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游文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游文富创作--冬羽春雪,于智原科技,by Tzuhsun Hsu,来自 flickr

游文富(1968年),台湾艺术家。出生于云林斗六,于南投竹山长大。原为职业军人,退伍后专心于艺术创作,特色是以羽毛和竹子这两种乡土自然素材,打造独具个人风格特色的作品。曾在澎湖国际地景艺术节、美国旧金山贺德兰艺术中心、法国巴黎西堤艺术村、2020台湾灯会等展出作品。

经历

在云林斗六出生,之后随父母迁居南投竹山,因父亲当时开竹工艺厂,游文富也常常牺牲假日帮忙做竹编;他在1983年开始就从事墨水画创作,但家境不好的他之后进入军校就读当职业军人,曾是飞行员的他,在从军9年后,于1999年毅然退伍,决心专职做个艺术家[1]

他在英国待了一年,曾在英国艺术学院短暂学习,回国后以羽毛为主题创作,2000年重回故乡南投竹山定居[2]

2001年,文化建设委员会推动“铁道艺术网路计画”,邀请驻村艺术家,游文富便是其中之一,他以羽毛创作的计画提案,获选成为第一批进驻“20号仓库”的新秀艺术家,踏上了专业创作的生涯旅程[3]。同年他在首届澎湖国际地景艺术节展出“让山飞行”走入装置艺术,在澎湖一座绵延的山丘上,以一根根羽毛打造一道白色曲线,如飞翔中的白龙,又像老天爷拿著毛笔一挥而就,成为他的成名作[1]

2002年受邀至旧金山展出,2004在纽约驻村,2006年至2007年则在台北国际艺术村驻村[2]

2009年,他为景美人权园区“美丽岛事件30周年纪念展”创作,在汪希苓软禁区创作了地景公共艺术作品〈墙外〉,但屡次遭施明德的妻子陈嘉君破坏,当年艺术界人士为抗议施明德及陈嘉君毁损艺术作品,于文建会前发动十分钟的快闪抗议行动,游文富最后甚至愿意提前撤展并邀请社会大众及受难者与其家属们共同参与拆除[4]

以羽毛为主题创作后五、六年,约在2011年起,他自述进入“归根”阶段,希望扎实地把竹艺文创产业带向国际,成立国际筑山文创[5],之后陆续以竹子为主题创作。

2015年,游文富以巨幅竹编,把整个台北当代艺术馆都包围起来,作品名叫“竹工凡木”[1]

2018年他重回澎湖国际艺术节,打造“海的向量”,透过竹签、当地的自然素材,以及如农事插秧般不断弯腰站直的劳动经验、回应在地人与海、风的相处之道,将竹签直接插入土地,然后有部分澎湖村民无法理解其创作[6]。同年受邀至台东参加“南方以南│南回艺术计划”,同样以“竹”、“羽”这两种乡土媒材,偕同南田部落族人共同交织出迷人的“南方向量”作品[7];并为台东打造新的国际地标《向阳树》,以原本钢构造型为基础,将树、山、海等意象呈现台东之美,夜间并搭配灯光、音乐[8]

2019年受邀“2019 壮围沙丘地景艺术节”,以十万根竹签创造出打卡热点《坡白留青》[9]

2020年在台湾灯会中,配合鼠年设计了《有天森林掉下一块起司-鼠来堡》,是由竹编制成,高7公尺、长14公尺的起司,观众穿梭其中就如同老鼠一样;另外还以白、紫色竹签相间,打造了《春雪后》,有如走进迷幻森林奇境之中[10]。在4月“桐花祭”中,游文富在台湾文化馆外阶梯打造“夏雪”地景艺术,让民众可以顺著阶梯自由走入地景拍照,犹如走入桐花林[11],并在与桐花祭合作的手机游戏《1930浪漫谭》中,神还原游文富的夏雪景色[12]

创作风格

游文富善用自然素材,“羽毛”和“竹”是自他生活经验中所得来的灵感。在读空军军校期间,在飞行中追求速度与高度,也追求梦想,所以羽毛是他最先采用的素材,曾经有段时间,大家都叫他“羽毛先生”,而他的创作也必须如飞行般从远景看,之后则回归到自小接触的竹子,打造无数“数大便是美”的竹子地景艺术,每根竹签都是徒手一根一根插进土里的[1],创造出与基地适性融合的地景艺术设置,给民众全新的视野震撼。

影片

街道美术馆PLUS艺术家短访.游文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