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明二题(李先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清明二题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清明二题》中国当代作家李先帅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清明二题

一 清明插青

今年的倒春寒和年后长期多阴少晴,气温迟迟没有达到正常的温度春天似乎来的太迟,但清明节却如期而至。三月二十六 日我陪同九十高龄的二姨和表弟表妹们回老家给逝去的亲人扫墓、插青。

早上八点钟,我们一行 十多 人,分别乘三辆车从小溪塔出发,顺宜秭公路前行到黄花上宜巴高速,经美丽的晓峰风景区,在新坪白步梯宜巴高速与张太高速的汇通的立交桥上朝右边驶入张太高速,约五分钟的车程在张家口使出收费站,然后沿宜秭路顺河而上,到黄花镇中岭村委会进入村级公路五公里处,便到了目的地,我的老家。休息了片刻,先去给我的父亲母亲、爷爷、婆婆及先祖扫墓、插青。然后前往我外公丶外婆的墓地。外公丶外婆的墓地离我老家约五、六里路,除坐车外还得走一里路的山路。

我外公、外婆是十分勤劳且老实巴交的农民,解放前靠租种大户人家的稞田养家糊口,解放后是生产队的种田行家。二老不仅勤劳、节俭,还十分重视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养育了我的舅舅丶我的母亲和我的二姨丶小姨。而今,外公、外婆的内孙、外孙也都有了孙子,可谓是儿孙满堂,人丁兴旺。舅舅和我的母亲前几年相继去世了,去世时都是八十八岁的高龄。健在的二姨今年已九十岁了,小姨也有八十二岁了。

由于舅舅、二姨、小姨很早就离开了家 乡,在外地工作和居住,但每年的清明时,他们总会雷打不动地带领大家回老家给外公、外婆扫墓、插青。

因我小姨今年在海南还没回来,原本是与表弟、表妹们相约一起回去给外公、外婆扫墓、插青的,但我二姨非要与我们一同去,大家执拗不过她,只好随她的愿。二姨虽然九十了,仍眼不花,耳不背,头不昏,手脚利索得很,上山下坡走山路轻松自如,看不出是九十高龄的老人。

给外公、外婆扫墓、插青结束后,二姨带我们一行看了她曾经生活、居住过的地方,虽然她原来居住过老屋己不存在了,地形地貌也不是从前的模样了,但她仍很兴奋、亲切。她一会儿在老屋的石头台阶上坐一坐,一会儿在老屋旁的古树的树杆上摸一摸、一会儿在老水井里用双手捧起泉水喝上一口……仿佛回到了童年,格外开心。随后又带大家去拜访了族亲、乡亲。族亲丶乡亲们都非常热情,紧紧握着二姨的手,久久舍不得松开。临走时,大家依依不舍,相互拥抱,互道珍重,有的送老母鸡丶土鸡蛋,有的送腊猪腣丶腊肉,有的送青莱或土特产等等,浓浓的族亲、乡情难于言表,让人十分感动。

我老伴和我小妹在我四弟家准备了一桌地道的农家菜,像凉拌折耳根、凉拌春天芽、野韭菜炒土鸡蛋、香蒿蒸菜、蒜苔炒腊肉、春卷、春饼、鱼丸子等。午歺时,因人多、歺桌小,只能坐的坐、站的站,十七.八个人将歺桌围成一个大园圈,热闹极了。腊肉香蒿蒸菜特逗人吃,有的甚至当饭吃,滿满的一大蒸笼一会儿就吃了个净光.。午歺后,有的去山坡、田边、水沟去寻香蒿、折耳根,有的晒太阳聊天。吃过晚歺后,大家才高高兴兴地返回。

(2024年4月1日于小溪塔)

二 清明断想

清明节 是一个慎重追远的节日。清明祭奠祖先,追思、缅怀逝去的亲人是中华文化传统,属清明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每逢清明节,人们都要给先祖、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去扫墓、插青。插青寓意插亲,也有插祭、插记之说,不管是哪种说法,都是表示生者对逝者的追思、缅怀、祭奠。

听老一辈人讲,过去清明节时,由族内的富户人家或是族内有威望的老人牵头,招集族人集中举办清明祭祀活动。即请几个的鼓锣班子或民间乐师在一起敲锣击鼓、奏乐和唱,叫“打清明会”。并在先祖的坟墓前诵读祭文,焚香烧纸,磕头插青。清明会是一年之内族人举行的一次最热闹大型活动。现在,由于有的进了城,有的常年在外地打工,人口的流动性大,难于再组织在一起了。但到清明时,仍有很多人会相约一起共同祭祖。

清明扫墓、插青是祭祖的一种形式,有约定俗成的礼仪和程序。一般是上午进行,在墓地不能嬉戏、不能大声喧哗。先要把墓地周围的杂草、地稞子清理干净;接着就是焚香、烧纸钱、摆鲜花和祭祀品:然后在坟墓上插上用各种颜色扎成的纸青(即清明吊)或在竹箆棒上用各种颜色绑缠的棒棒青;最后是心无杂念,双膝下跪三磕头。有的在磕头时还会和逝者唠叨些家常,许个愿,祈求逝者的护佑。整个过程庄严、肃穆,以䖍诚敬畏之心纪念逝去的亲人、先祖。若亲人、先祖墓地周边还有其他另零星的坟墓,也应插上一.二支棒棒青,烧二.三张纸钱,以表示对逝者尊重。清明节是活着人们对先祖、亲人的追思、缅怀感恩、祭奠的节日

清明节是家庭教育的最好方式,能起到受教育和教育后代的效果。我从小时候记事起,每年清明节我爷爷提着自己制作的棒棒青、火纸等祭祀品并带上我去给先祖们插清,那个时候的清明吊、棒捧清市场上是买不到的,都是靠自己制作。由于纸的颜色也单一,又不鲜艳,难于做出现在市场上的花样,甚至有时连彩色纸就难买到,只好旧报纸涂上红或蓝的颜色后做成简单的棒棒青。虽然自制的祭祀纸品颜色单调,制作粗糙,但对逝者是敬畏的、虔诚的。在插清的时候,爷爷还会教我念墓碑上的碑文,并告诉我墓里的是谁?他在世的故事,与我是什么关系等等。饮水思源,让我弄清了祖辈延续的脉络。

清明节祭祖有助于族亲、乡亲的凝聚力。清明回乡祭祖,绕不过同宗的族人,避不开乡邻乡亲,每年的清明时节,在外地的工作、生活的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贵贫寒都会相约回老家,除祭祖外,还借此机会走亲串户,拜见族人,走亲访友,看望乡邻。大伙相互问候,唠嗑家常,互通信息,显得格外亲切、温暖、和睦。

感动清明,感悟清明,饮水思源,不忘根本。清明祭祖,修的是自己之身,积的是子孙之德,传承的是清明文化。

(2024年4月1日于小溪塔)[1]

作者简介

李先帅,出生1952年3月,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曾任过中学校长,县委党校理论教员丶讲师丶副校长,县政府研究室研究员、副主任,县房改办主任,房管局局长等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