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清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清庙

清庙王以培 摄影/文字/录音

漓江出版社2017年6月版[1]

长江边的古镇有声读本

作者简介

王以培,当代采风人、独行者,诗人、作家,十多年来独自沿江采风、创作,记录保存神话传说、历史记忆。已出版"长江边的古镇"系列作品:《白帝城》《江有汜》《沉沙》《河广》《往生》,长篇小说《烟村》《幽事》《大钟亭》,诗集《寺庙里的语言》《采真》《荒凉石窟·醉舟》《敦煌繁露》《立体几何》,童话集《布谷鸟》《小猫菜花》,译著有《兰波作品全集》《小王子》等。清庙的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T010b75c86ae82d24a2.jpg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图、文、声并茂的方式,通过精心编排,将作家王以培十余年来行走长江沿岸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精华,以影像、文字和实地录音相交织的创新形式悉数展现。书名"清庙"二字出自《诗经 周颂》第一篇,隐喻精神的家园。散文诗般的文字,配合真实的图像记录,加上以二维码导入声音文件的方式,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了记忆与思索的世界;富于艺术感染力的排版设计,辅以与图文并行的声音文件设计,让读者在船工号子、沿江民歌以及作者王以培的配乐诗朗诵声中,在真实的声音与影像中,体会长江两岸民间文化的深厚传统与巨大精神财富,给读者带来了难忘的审美体验。本书在内容上与我社已出版的"长江边的古镇"系列相呼应,具有较高的欣赏与收藏价值。

推荐

江上汽笛把我们带到一个个古镇,一首首船歌与号子,令人忆起往日的时光。老人们口述的历史,从石沱、忠县,到白帝城,再到洛碛和新田,所有的故事串成一段关于长江边古镇的完整记忆。从中萌发的情愫化成诗句,仿佛慢行船缓缓驶来,载着我们去往故乡、进入往事,任江水流过心田。

长江边的古镇有声读本《清庙》,创造性地将作家王以培散文诗般的文字以图像、配乐诗朗诵与实地录音的形式呈现,在原汁原味地记录传说、民俗与往事的同时,将读者领入了一个充满真挚情感、深切思索与无限关怀的人文世界。

《清庙》在内容上与《长江边的古镇》系列的五部作品《白帝城》《江有泛》《沉沙》《河广》《往生》以及诗集《采真》极具关联性;在形式上,全书附有36个音频文件,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书中的二维码,聆听音声的记录,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心目中的长江边的古镇。

GucnP U64684T563097681506322276888.jpg

图文目录

鱼嘴开口

枯木新枝

长寿八景

江有沱

"君子之乡"

李渡守望者

涪陵旧城

洋渡半边街

GucnP U64684T563097681506322254720.jpg

赤溪村溜沙坡

玉帝眼中

忠县人家

"巴州西界"

大溪口

新田故里

云阳旧城

"龙去龙来游"

藕塘

奉节旧城

白帝城

T0143cd1f8221da63a5.jpg

清清黛溪

龙跑滩

巫山女神

声音目录

1.《序曲 江上汽笛》 作曲 张建夫

2.《船来了》 诗/朗诵 王以培 作曲 张建夫

3.《船歌》 方应洪 唱

4.《船歌》方应洪 唱

5.《房顶没了》《大地倾斜》《家还在》 诗/朗诵 王以培 作曲 张建夫

6.《石沱历史》 田茂祥 口述

7.《青梅赠钗》艾继赵 唱

8.《我寻苦难》 诗/朗诵 王以培 作曲 张建夫

9.《民间故事》 艾继赵 讲述

10.《从前》《跷跷板》《杨柳街》 诗/朗诵 王以培 作曲 张建夫

11.《一面小白旗的风波》艾继赵 讲述

12.《冯光珍姐妹的故事》艾继魏、艾清屏 讲述

13.《白帝城》诗/朗诵 王以培 作曲 张建夫

14.《忠县传说》艾继赵 讲述

15.《古井沉浮》 吴天发 讲述

16.《日月梦影印魂灵》 诗/朗诵 王以培 作曲 张建夫

17.《新田老歌》 冉振爱 唱

18.《紫藤》《走上去》 诗/朗诵 王以培 作曲 张建夫

19.《新田传说》冉振爱 讲述

T01688322dcc36517e3.jpg

20.《祭恩师陈永堂先生》 诗/朗诵 王以培 作曲 张建夫

21.《劳动号子》《哪里吃饭不要钱》 张远鑫 唱

22.《慢行船》 诗/朗诵 王以培 作曲 张建夫

23.《新田民歌》 幸正南 唱

24.《伐木歌》冉振爱 唱

25.《冬夜》《观星亭》《蝴蝶》 诗/朗诵 王以培 作曲 张建夫

26.《螃蟹歌》《一颗豆子圆又圆》《月儿弯弯照九州》 冉振爱 唱

27.《风土显灵》诗/朗诵 王以培 作曲 张建夫

28.《对门那个姐》《点兵歌》《孟姜女》 谭孝汉 唱

29.《杨忠乐自述》 杨忠乐 讲述

30.《孝歌》 黄本兴、吴启才 唱

31.《天光》《山水涅盘》《飞天下凡》《面壁》 诗/朗诵 王以培 作曲 张建夫

32.《劝郎歌》 佚名老人 唱

33.《川江号子》方应洪 唱

34.《长江流过洛碛》诗/朗诵 王以培 作曲 张建夫

35.《十二时辰》 谭孝汉 唱。

36.《尾声 川江号子》 方应洪 唱 / 张建夫 配曲

精彩书摘

王以培访谈

左奎星

左奎星:您的创作背景源自沿江居民的迁徙事件,而他们大部分都是祖辈生活、扎根于此;在记忆和生活方式的潜移默化下,他们今天的生活深受祖辈的影响,一些意识观念可能已深深植入他们的日常行为的细枝末节。那么,就您的观察来看,长江及其水系之于他们,在生活和观念里意味着什么?

王以培:意味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与我们有着不同价值观,生死观-不遇见他们,不知道什么是长江水系,什么叫血脉传承;不遇见他们,我还意识不到自己多么无知,离传统多远-不是我们抛弃了传统,而是传统抛弃了我们;与自身的传统一刀两断,其结果必然是与祖先"失联",与内心深处的"自我"失联;如此下去,一代人将成为孤儿,再强大的民族,也将成为一盘散沙。而反之,一切都可以逆袭反转。我不喜欢从概念说概念,从这个问题开始,我就以我亲身经历的故事,来回答你的所有问题。

左奎星:这可能吗?您还不知道我要问什么。

王以培:肯定的,我相信,因为这十七年来,我经历得太多,许多事情都刻骨铭心。比如在万州新田古镇,我曾去拜访一位民间画家陈永堂先生。陈先生曾跟我说起许多新田往事,神话传说,还亲笔给我画出了新田地势"九朵莲花三枝藕"。陈永堂老师无疑是我的恩师。直到有一次我又去新田,给陈先生打电话,电话里传来他女儿的声音,是用重庆方言说的:"不在了。"我当时就愣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来。随后我就意识到,要去给陈永堂先生上坟。于是我就按照当地习俗给陈先生祭祀扫墓,写袱子,烧纸钱,并在墓前洒酒。而我这才真正理解了这些习俗之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正如"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未知生,焉知死"- 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当时我心里就这样想:从前我去他们家里拜访陈永堂先生,而今,先生迁居土中,难道我就不再去看他了么?何况那"土房子"就在他们家后院的小山坡上。

这件事又让我联想到《史记·吴太伯世家》中的一个故事:季札开始出访时,曾北过徐邑。徐君(徐邑封君)喜欢季札的佩剑,却不敢开口。季札心里明白,但因为要出使上国,就没有将佩剑献出。等他回来再经过徐邑,徐君已死,于是季札解下他的宝剑,系在徐君坟前的树上才离去。随行人员就问:"徐君已死,您这宝剑还给谁呢?"季札说:"不然。当初,我已在心里将宝剑赠予他,岂能因为他已去世就违背我的初心呢?"

就这样,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理解了当地习俗,由这样的习俗亲近并理解的我的祖先,用神话学家坎贝尔的话说,就是"找到自己的专属神话",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幸运的。我日后愈发意识到,一个人一旦找到属于自己的专属神话,即可左右逢源,在人生荒漠中找到丰沛甘泉。

再比如我在新田,遇见文天祥的后代文素涵,他将他的父亲文润昆的遗作给了我,我在其中找到自己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新田历史掌故、神话传说。于是,一天傍晚,我就给文润昆老大人上坟并烧袱子,夕阳下,火光映红了新田白水溪。而当夜,我在一座废弃的老房子里,正对着新田白水溪创作,思如泉涌;凌晨时分,一只大蝴蝶扑楞楞径直飞进我敞开的窗口,那是一只我从未见过的金斑蝶,从前只在图片上见过;大蝴蝶睁大了眼睛,翘着花翅膀,停在墙上,又在屋里翩翩飞舞。直到我写累了,将蝴蝶捧起,搁在枕边。第二天醒来,它就消失不见了,化在清晨的阳光中。而当我把这神奇的经历告诉我在新田的老朋友冉振爱师傅,他对我说:"这有什么的,你给老人家烧袱子,他就来谢谢你呀。"我这才想起这一路自己听到的民间传说,人们看见蝴蝶就会问:"蝴蝶蝴蝶,你是哪位老人家?"

想想看吧,我的兄弟,这样的事,在所谓大城市,谁听说过?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古希腊人也认为人死后灵魂会化作蝴蝶。

的确,这些年,我经历得太多,以至于您说的"长江水系"已化成我的血脉,潜藏并分布在我的生命中,看似一切都还和从前一样,但我心里清楚,自己已然脱胎换骨,看似老了,却更充满生机--无他,只因祀神祭祖,而得到祖先和长江的祝福。

左奎星:但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传统必然与现实产生冲突,而传统不能回避被孤立这一事实。这种冲突有时会异常强大,传统面临着被异化或直接被摧毁的现实。人在其中的抉择,显得渺小进而衍生厚重的苦难。您常强调苦难背后的"生机",是看到或感觉到什么样的现象,让您觉得这些"生机"是具有人类史诗般的意义?

王以培:这些年的亲身经历告诉我,所谓传统与现实的冲突,往往是表面现象,其实我们并不了解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在我看来,与祖先及自然的关系,才是传统或文明的标志。而我们现在,真的比前辈懂得更多吗?很值得怀疑。还是讲个故事吧。2013 年8 月,我又来到新田老街,看见一位农妇正在荒山坡下的杂草丛中拔草种地。我去帮忙,她就一一告诉我这些野草的名字,记得有苦蒿草、野苏麻、白刺苋、狗尾巴草。问她种什么,她说种点儿白菜、点点儿豌豆、胡豆。而对眼前这些植物的名字及生长期,我一无所知,只知道这里原先是良田、屋舍,而即将兴建一座火力发电厂。记得这位农妇名叫卢章秀,新田人,丈夫原先是打石头的。她看好荒山脚下的这片草丛,要赶在火力发电厂建成之前,种一些蔬菜,这让我敬佩不已。这就是传统。这个故事,我记在《往生》第七章中。我想,这就是您所说的"人在其中的抉择,显得渺小进而衍生厚重的苦难吧"。-至今我都还记得她拔草的沙沙声,和四周盛夏的蝉鸣,还有地里钻出的成群的蚂蚁,直接爬到腿上、胳膊上。

再说这些"生机",何以具有人类史诗般的意义?话就从《神曲》的作者但丁的《论俗语》说起。简言之,在但丁看来,相对于"罗马人所谓的文学语言",俗语,即不经过学习、天然就会的"元初的语言"更高贵。怎么说?还是讲故事吧。

比如,我在万州新田认识一位移民朋友,老人家风烛残年,体弱多病。我问他身体如何,他用重庆方言说:"酸坛子,破箩缸,敲也盎么,是不敲也盎。" 我问他今后怎么打算,他说:"路死路埋,沟死沟埋,老虎吃了,得个肉棺材。"这样的语言,他张嘴就来;我只有搬个小板凳,拿个笔记本,给他斟酒、点烟。

正如神话是文明的根基,人类的精神家园;俗语,或元初的语言,是人类古往今来创作的源泉。思如泉涌,如今在我是一种常态,就是这么来的。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