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浮山」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浮山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省境西南部。 2013年,浮山县总人口13万人,主要有回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分布。2014…”)
 
行 1: 行 1:
浮山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省境西南部。
 
  
2013年,浮山县总人口13万人,主要有回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分布。2014年浮山县有2镇 、 7 乡,面积946平方公里。
+
'''浮山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省境西南部。
 
+
 
 +
2013年,浮山县总人口13万人,主要有[[ 回族]] [[ 白族]] 等少数民族分布。2014年浮山县有2镇 、7 乡,面积946平方公里。
 +
 
 
2019年5月,浮山县退出贫困县。
 
2019年5月,浮山县退出贫困县。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浮山县远古时属冀州地。
+
 浮山县远古时属[[ 冀州]] 地。
  
 春秋属晋,战国属韩,秦属河东郡,汉为嘉陵地,北魏置葛城,北齐入擒昌,北周设郭城,隋归襄陵县,唐武德二年置浮山县,曾改名为神山县、忠孝县,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
 春秋属晋,[[ 战国]] 属韩,秦属河东郡,汉为嘉陵地,北魏置葛城,北齐入擒昌,北周设郭城,隋归襄陵县,唐[[ 武德]] 二年置浮山县,曾改名为神山县、忠孝县,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以临浮公路为界,分为青城县和浮山县,公路北为浮山县,南为青城县。
+
[[ 民国]] 三十一年(1942年),以临浮公路为界,分为青城县和浮山县,公路北为浮山县,南为青城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青浮合并,复称浮山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青浮合并,复称浮山县。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浮山城解放,1949年县民主政府改为人民政府。
+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浮山城解放,1949年县民主政府改为人民[[ 政府]]
  
1958年,临汾、襄汾合并为临汾县,1959年11月改为浮山县至今。
+
1958年,[[ 临汾 市|临汾]] 、襄汾合并为临汾县,1959年11月改为浮山县至今。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浮山县有2镇:天坛镇、响水河镇,7乡:东张乡、槐埝乡、米家垣乡、张庄乡、北王乡、北韩乡、寨圪塔乡。   
+
 截至2014年浮山[[ ]] 有2镇:天坛镇、响水河镇,7乡:东张乡、槐埝乡、米家垣乡、张庄乡、北王乡、北韩乡、寨圪塔乡。   
  
 
==位置境域==
 
==位置境域==
 浮山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临汾盆地东缘。地理坐标:北纬35°49′至36°06′,东经110°41′至113°13′。西接临汾、襄汾,南临翼城,东连安泽,南毗沁水,北接古县,东西长51.7公里,南北宽31.8公里,总面积946平方公里。
+
 
 +
 浮山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临汾盆地东缘。地理坐标:北纬35°49′至36°06′,东经110°41′至113°13′。西接临汾、[[ 襄汾 县|襄汾]] ,南临翼城,东连安泽,南毗沁水,北接[[ 古县]] ,东西长51.7公里,南北宽31.8公里,总面积946平方公里。
  
 
==风景名胜==
 
==风景名胜==
  
 
*天圣宫古遗址
 
*天圣宫古遗址
 天圣宫古遗址 位于浮山县城南20公里的贯里村,为唐皇所建的宗庙。唐皇视老子为先祖,武德三年建词 ,开元十四年(726) 诏改庆唐观,御书额及碑文赐之,命高力士重修。前老君殿,次三清殿,再次三皇殿。内有六圣御容。后唐长兴中增修。宋景德二年二月甘露降殿柏,百鹤来翔。敕建前后三门道院及行廊大小三百余间。
+
 
 +
 天圣宫古遗址 位于浮山县城南20公里的贯里村,为唐皇所建的宗庙。唐皇视[[ 老子]] 为先祖,武德三年建词 ,开元十四年 (726) 诏改庆唐观,御书额及碑文赐之,命高力士重修。前老君殿,次三清殿,再次三皇殿。内有六圣御容。后唐长兴中增修。宋景德二年二月甘露降殿柏,百[[ ]] 来翔。敕建前后三门道院及行廊大小三百余间。
 
 
 
*铁牛山汉代冶铁遗址
 
*铁牛山汉代冶铁遗址
 +
 
*古郭城遗址
 
*古郭城遗址
*桥北新石器时代及汉代遗址
+
 
 +
*桥北[[ 新石器时代]] 及汉代遗址
 +
 
 
*北西河新石器时代遗址
 
*北西河新石器时代遗址
*史家坡古脊椎动物化石遗址
+
 
*齐 、唐造像碑
+
*史家坡古[[ 脊椎动物]] 化石遗址
*摩崖造像碑
+
 
 +
*齐、唐造像碑
 +
 
 +
*[[ 摩崖造像]]
 +
 
 
*老子八十一化线刻图碑
 
*老子八十一化线刻图碑
 +
 
*文庙大成殿
 
*文庙大成殿
 +
 
*清微观
 
*清微观
 +
 
*徐家安子战斗遗址
 
*徐家安子战斗遗址

於 2020年3月25日 (三) 04:59 的修訂

浮山縣,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位於山西省境西南部。

2013年,浮山縣總人口13萬人,主要有回族白族等少數民族分布。2014年浮山縣有2鎮、7鄉,面積946平方公里。

2019年5月,浮山縣退出貧困縣。

歷史沿革

浮山縣遠古時屬冀州地。

春秋屬晉,戰國屬韓,秦屬河東郡,漢為嘉陵地,北魏置葛城,北齊入擒昌,北周設郭城,隋歸襄陵縣,唐武德二年置浮山縣,曾改名為神山縣、忠孝縣,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以臨浮公路為界,分為青城縣和浮山縣,公路北為浮山縣,南為青城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青浮合併,復稱浮山縣。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浮山城解放,1949年縣民主政府改為人民政府

1958年,臨汾、襄汾合併為臨汾縣,1959年11月改為浮山縣至今。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浮山有2鎮:天壇鎮、響水河鎮,7鄉:東張鄉、槐埝鄉、米家垣鄉、張莊鄉、北王鄉、北韓鄉、寨圪塔鄉。

位置境域

浮山縣位於山西省中南部,臨汾盆地東緣。地理坐標:北緯35°49′至36°06′,東經110°41′至113°13′。西接臨汾、襄汾,南臨翼城,東連安澤,南毗沁水,北接古縣,東西長51.7公里,南北寬31.8公里,總面積946平方公里。

風景名勝

  • 天聖宮古遺址

天聖宮古遺址:位於浮山縣城南20公里的貫里村,為唐皇所建的宗廟。唐皇視老子為先祖,武德三年建詞 ,開元十四年(726)詔改慶唐觀,御書額及碑文賜之,命高力士重修。前老君殿,次三清殿,再次三皇殿。內有六聖御容。後唐長興中增修。宋景德二年二月甘露降殿柏,百來翔。敕建前後三門道院及行廊大小三百餘間。

  • 鐵牛山漢代冶鐵遺址
  • 古郭城遺址
  • 北西河新石器時代遺址
  • 齊、唐造像碑
  • 老子八十一化線刻圖碑
  • 文廟大成殿
  • 清微觀
  • 徐家安子戰鬥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