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是以学校东湖校区为依托,按植物园与校园“两园合一”的建设思路同步规划。植物园始建于2002年5月,2003年制订了“校植物园发展规划纲要(2003-2020)”,并加入了国际植物园组织(BGCI)。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和BGCI秘书长彼特先生分别为本园题写了园名。2011年制订植物园“十二五”建设规划(2011-2015),全面推进植物园建设,为建设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植物分类
本园收集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三大类,以被子植物为主(包括木兰和百合2个纲,木兰亚纲、蔷薇亚纲等11个亚纲);其中蕨类植物区按秦仁昌分类系统排列、裸子植物区按郑万钧分类系统排列、被子植物区按克朗奎斯特分类系统排列进行植物收集与配置。
专类园和特色园
面积1330亩。其中专类园有松柏园、木兰园、蔷薇园、金缕梅园、槭树园、杜鹃园、桂花园、山茶园、翠竹园、果木园、棕榈园、盆景园、天目园(含天目山特色植物、珍稀植物、药用植物等)、农作园(农作物标本园)等14个;特色园有水景园、香花园、名花园、名茶园、文学花园、文化林(含院士林、领导专家林、国际友谊林等)、森禾园、温州园等。为使全园形成稳定的植物生态群落,植物园的植物配植,按照森林生态学和园林美学理论,在专类园和特色园中多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建群树种作上层配置[1]。
植物收集
本园主要收集区域植物、特色植物和我校学科重点研究的植物,规划至2020年收集植物3000种(含种下等级),现已完成25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130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银缕梅、天目铁木、普陀鹅耳枥、百山祖冷杉、羊角槭、夏蜡梅、珙桐、南方红豆杉、金毛狗、天目木姜子等60余种,其它珍稀植物有细果秤锤树、西南蜡梅、鸦头梨、堇叶紫金牛、天目瑞香、玉兰叶石楠、北美红杉等100余种[2]。
植物园采用生态规划、生态建设和生态管理,全园主要树木已进行定位并建档,数字植物园系统也在建设中,该系统包括植物园管理信息系统、植物园网络展示系统、数字植物标本馆、数字木材标本馆等,通过植物园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视频
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浙江教育报》:浙农林大植物园吸引400种鸟类,搜狐,2019-05-31
- ↑ 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植物名录,豆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