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閔子騫墓
濟南閔子騫墓,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山大路街道閔子騫路,濟南百花公園西門北側的崇孝苑內,為孔子弟子、孔門十哲之一的閔子騫的衣冠冢。
前487年,閔子騫病卒於長清縣內。該墓葬建於北宋時期,位於原歷城縣城東五里處,傳開鑿小清河時於華山腳下挖到其石棺,其後人們抬着石棺經過此地時繩子斷裂,於是依照習俗就地埋葬。墓前祠堂最早建於熙寧七年(1074年),後屢建屢廢。
墓園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為正門大殿、墓祠和墓冢,位於正中位置的墓冢殘高約3米,封土直徑約5米,周圍以青石矮牆環繞,東側新建有碑廊,用以安放集自濟南各處的有價值的碑刻[1]。該處曾一度荒廢為臨時倉庫,1999年開始整修,預計至2010年10月開放,除恢復紀念先賢的功能外,亦將用於展示書法和石刻文化,園內將劃分為石匾、畫像、石像生和石碑四個展區。
目錄
簡介
地點1:閔子騫墓位於濟南百花公園西鄰的濟南孝文化博物館。進大門,迎面是一處新建的仿古廟堂,牆上有一個寫有「濟南孝文化博物館」的牌子,北側立着一塊刻有「閔子騫墓」字樣的石碑,上面還有第一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說明。上世紀60年代前,閔子騫墓規模還很大,當時墓區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200米,墓堆封土直徑有七八米,高約十幾米,周圍還有合抱粗的古樹30餘棵,歷代碑刻十餘尊。但後來「文革」時,整個墓區遭到嚴重破壞,祠堂被拆掉,碑刻被毀,古樹被砍,僅剩兩棵,封土被挖去燒磚瓦。近年來,隨着許多市民要求恢復保護閔子騫墓地的呼籲,和文物部門的努力,在市政府的支持下,他們先後投資180多萬元,對墓園進行了修膳。墓園西側的南北向道路命名為閔子騫路。歐陽中石題字。再沿着廟堂往北走,20多米處就是一座突起的墳墓。只見該墳墓高約3米,封土直徑約5米,呈圓形,四周有多尊石羊、石馬、石獅、石龜等石像,還有兩棵古樹。
地點2:閔子騫墓,位於范縣東南22公里閔子墓村,,冢高1.5米,周長8.4米,占地面積約20平方米。墓地瀕臨黃河,時被沖毀,范縣歷代官吏、儒生曾多次捐資修整。據《范縣誌》載:「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縣令陳奎初曾出資修墓建祠。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縣令唐晟秀修墓祠,墓傍植有翠柏,山東督糧道孫星衍部撰《重修閔子墓》碑文。墓北原有閔子坊,一九六六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壞[2]。
人物
閔子騫(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損,字子騫,中國春秋末期魯國人,孔子高徒,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回並稱,為七十二賢人之一。他為人所稱道,主要是他的孝,作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稱讚說: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元朝編撰的《二十四孝圖》中,蘆衣順母即鞭打蘆花的典故,就出自閔子騫。
視頻
濟南閔子騫路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秋風蕭瑟,冷雨初起,閔子騫墓園裡落葉飄零,搜狐,2019-11-06
- ↑ 閔子騫墓不只是濟南所獨有,「鄰居」身份也不一般,齊魯壹點網, 201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