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洪以南

洪以南

洪以南(1871年-1927年),台湾知名士绅,台北艋舺人,一名文成,字逸雅,号墨樵无量痴者达观楼主。历任办务署参事、艋舺保甲局副局长、台北协会台北支部评议员、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嘱托、台北厅参事、淡水区长、淡水街长等职。著有《妙香阁集》。

简介

祖籍福建泉州泉安,祖父洪腾云,移居台北经商有成,是当时知名的米商。见以南聪慧过人,聘请泉州名师龚显鹤孝廉教读,幼年能诵五经、三史,1895年乙未割台,以南到福建考取泉安秀才,后返台治产业,又迁居淡水,在淡水购买达观楼,收藏各地文物,自称达观楼主

因善作诗文,又能书法,专研颜真卿体字,亦善画图,家居创作不懈,与全台各地士绅唱和甚多,1909年与谢汝铨林馨兰等共创瀛社,召集北台诗人一百五十人,任第一任社长。

洪长庚,是台湾第一位眼科博士。 曾孙洪致文,为台湾铁道文化研究者气象学家。 [1]

七言绝句

过鸡笼杙
乘风破浪一回环,已入汪洋不见山[2]。大海茫茫天尺五[3],回头何处是台湾。

【题解】
本诗为七言绝句,收入《全台诗》第贰拾册。首见于《台湾日日新报》,约作于1907年。杙,音ㄧˋ,鸡笼杙,即基隆岛。洪以南此行目的在陪同长子留学京都,并顺道游览日本、参观东京博览会。此次航程由基隆港出发,到九州长崎上岸。此诗写诗人搭船从基隆港出海后,回望台湾的心情。诗人乘风破浪的出发,然而前方一片茫茫大海,没有目标;回头望向来时路,却又找不到故乡何在,仿佛前后无路、没有依靠似的。在叙述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淡淡的不安,或许因为航行海上、或许因为父子即将分离,短短四句透露出旅人不安的心情。

过太平洋
太平洋作不平鸣,浪涌云天山岳倾[4]。舟自横行人自畏[5],梦中怕听怒涛声[6]

【题解】
本诗为七言绝句,收入《全台诗》第贰拾册。首见于《台湾日日新报》,约作于1907年。1907年4月至8月间,洪以南陪同长子洪长庚留学京都,顺道游览日本、参观东京博览会。此行搭船由基隆出发,至九州长崎上岸,再由九州北上到东京,最后由神户出海返回台湾。当时客轮航行于太平洋上,从基隆到长崎约需四日,旅程并非如今日客轮一般的平稳舒适,洪以南即将抵达长崎时有诗〈远望长崎〉写道:“艰辛一路实难支,舐犊情殷强护持”。诗中提到旅程辛苦,若非父子相互扶持实难以支持。首句先以“不平鸣”写太平洋上汹涌翻腾的浪涛声之大,次以“云天”形容浪之高,以“山岳倾”写浪之强,接著写船上的旅客的心情,连在梦中都仿佛听到波涛怒吼的声音而担心害怕。此诗描写二十世纪初从台湾到日本搭乘客轮的情景,可藉以了解当时台日往来主要以海路为主,与今日交通便捷的景况大不相同。

参考

  • 《台湾历史辞典》.许雪姬 ISBN 9570174293
  • 《洪以南君略传》台湾日日新报 明治四十四年.元月卅日

[7]

对外连结

洪以南.台湾记忆

文献来源

  1. 洪以南诗词网
  2. 已入汪洋不见山:山,指基隆山,形似鸡笼,故旧名鸡笼山。本句写船离开基隆港进入太平洋。
  3. 大海茫茫天尺五:茫茫,广大而辽阔。天尺五,谓离天甚近。此句形容航行海上所见之景色,海阔而天宽。
  4. 浪涌云天山岳倾:云天,谓高空。倾,倾斜。此句描写太平洋上海浪高卷翻腾仿佛直冲入天,又仿佛足以倾倒山岳,形容浪之汹涌,船之颠簸。
  5. 舟自横行人自畏:横行,原指船偏斜,此处形容纵横驰骋。与唐韦应物〈滁洲西涧〉:“野渡无人舟自横”之“舟自横”所表现之幽闲静谧的情调迥然不同。畏,恐惧、害怕。此句承接上句,船只驰骋于汹涌的大海,而旅客则因颠簸的行程而畏惧。
  6. 梦中怕听怒涛声:此句再写旅人惊恐的心情,连在睡梦中都怕听到波涛怒吼的声音,与首句“不平鸣”相呼应。
  7. [https://so.gushiwen.org/search.aspx?value=%E6%B4%AA%E4%BB%A5%E5%8D%97 背诵 洪以南词兄招饮逸园]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