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津市职业中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津市职业中专

津市职业中专学校创建于1984年9月。其前身是津市市第四中学。1992年,学校被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1996年被国家教委认定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1999年,经重新调整复评,学校再次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2002年8月,津市市委、市政府以职业中专为龙头,组建成立了津市职业教育集团,使学校走向了集团化的发展之路。

基本内容

中文名:津市职业中专

简称:津职专

所属地区:湖南省常德市

建筑面积:45088平方米

英文名:JinShi Vocational School

创办时间:1984年9月

前身:津市市第四中学

办学规模

学校分南、北两个校区,校园共占地100924平方米,建筑面积45088平方米,有400米标准运动场。学校拥有图书藏量6万多册,实验室23个,实验设备1200余台(套),其中新增500多台(套),总价值203万元。学校现有教师126人,其中中、高级职称82人。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300多人。开设有旅游服务、电工电子、计算机应用、服装设计、模具设计、文秘等专业,拥有教学班30个。

办学理念

近年来,学校紧贴市场办学,按需设置专业,按“定单”培养人才,提出了“升学与就业并举”,创新了办学理念。在办学形式上,走集团化办学的新路子,使教育教学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提出了“教师责任重于泰山”的要求,实施了校内“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绩取人,末位淘汰,形成了激励机制,调动了广大教师奉献职教的热情。与此同时,学校为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制定出了《关于加强“三高”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教师培训奖励政策,对获本科学历的教师奖励500元/人,获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加大了教学常规管理力度,推行了专家组进课堂制度,学校聘请了已退休的高级教师组成课堂教学评估小组,随意听课,当堂点评,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实行了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学生考试方法的改革,成立了专门的课改领导小组,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对侧重升学与侧重就业的学生实施三年级分流教学管理。与此同时,加大了旅游、电工电子、服装设计、计算机应用等骨干专业的建设,其中旅游服务和服装设计还被确定为常德市示范性专业。办学以来,学校不仅为社会和本地经济建设输送了3000多名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而且为高等院校输送了300多名优秀毕业生。近几年,学校还把联合办学作为做大做强的有力举措,采取“让学校走出去”、“把教授请进来”战略,拓展了办学空间。先后与江苏昆山电脑件集团、深圳硕民集团、长沙富丽华大酒店、美的集团、惠州华阳多媒体公司等12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地人才关系,并与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长江大学、三峡大学联合办学,取得了突出成绩,基本形成了联合办学网络。得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奖3000元/人,以增强教师队伍发展后劲,真正建立一支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三高”师资队伍。

就业空间

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提出“为三十岁当老板做准备”的号召,同时开展了“万千百十一”活动,即在校三年学习期间,要求每个学生跑一万里路,写一千篇日记,读一百本好书,投十篇新闻稿件,获一项以上的奖励。提高了广大学生适应市场的能力,使学生成为了供不应求的产品。学校坚持人才培养“多证书”制度,让每一个学生既学自己本专业的内容,又掌握其它专业的知识,达到“一专多能”。在实验实习课方面,学校严格按照理论课与实践课1:1的比例开课设节,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力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校拥有电工电子、缝纫、烹饪、客房等实验室23个。近年来,毕业生“双证”合格率达95%以上,就业率达95%以上。

办学条件

近年来,学校先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起了4个高标准的电脑室和2个多媒体教室,以满足各专业技能训练的需要。南北校区实行了网络化管理,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室的教学功能,逐步实行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手段。为进一步完善体育卫生设施,整治校园环境,学校先后投资近50万元,将困扰学校近20年的污水沟彻底清除,使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校内的绿化亮点。新建了校内透视围墙和2个蓝排球场,翻修了学生宿舍,改善了教室的采光条件和教师的办公条件。学校还投资100多万元新建了一栋学生宿舍,两个校内花园,美化了校道,重新改造了学生食堂,新建了锅炉房,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正投资10多万元修建学生厕所。此外,学校还加大了校园文化和绿化建设,提高了校园文化氛围,美化了校园环境,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所授荣誉

多年来,学校的发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学校的办学经验和举措不仅得到了肯定,而且得到了推广。2003年7月3日,《常德晚报》以图片新闻的形式刊登了我校学生技能竞赛活动照片,推介了学校技能训练的经验。2003年9月10日,《湖南日报》以专版介绍报道了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办学经验。2003年12月7日,《常德日报》教育周刊又以《职教,拓出一片新绿洲》为题,头版头条刊登了学校的办学经验,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发展前景

办学以来,学校坚持封闭式管理,开放式办学,为社会和本地的经济建设输送了3000多名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明显增强。再创佳丽,创造辉煌。

学校内部设有高考班以及就业班。高考班,和普通中学一样,参加高考,其选择学校方向广,选择学校多,并且和所学专业相匹配。就业班,学校与众多企业合作,为毕业后学生提供相应的工作。[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