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珊·班尼蒂瑪 |
---|
導演 |
---|
原文名 |
Rakhshan Bani Etemad |
---|
國籍 |
伊朗 |
---|
出生 |
1954年4月3日 伊朗德黑蘭 |
---|
職業 |
導演、編劇、製片人 |
---|
代表作品 |
憂傷的娜葛絲、藍色面紗、我們的時代、靜脈注射、故事 |
---|
獎項
第7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奧賽拉獎-最佳編劇獎
第55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特別提及
第4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銅豹獎
第23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金聖喬治獎
第8屆亞太電影大獎評審團大獎 |
|
洛珊·班尼蒂瑪(Rakhshan Bani Etemad),1954年4月3日出生於伊朗德黑蘭,伊朗導演、編劇、製片人。
1986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Kharej az Mahdudeh》。1992年,執導劇情電影《憂傷的娜葛絲》,她憑藉該片獲得德黑蘭Fajr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1995年,自編自導愛情電影《藍色面紗》,該片獲得第4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銅豹獎[1] 。1998年,由其自編自導的劇情電影《五月夫人》上映。2002年,執導劇情電影《我們的時代》,該片獲得第55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特別提及。2006年,執導劇情電影《靜脈注射》,她憑藉該片獲得亞太電影獎最佳導演獎。2010年,洛珊·班尼蒂瑪獲得文森斯國際電影節亨利-郎路瓦獎。2014年,執導劇情電影《故事》,該片獲得第8屆亞太電影大獎評審團大獎。2017年,擔任第7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評委[2]。2019年,與墨塔巴·米塔瑪斯博聯合執導紀錄片《وران خانم》。
演藝經歷
1984年,開始拍攝反映伊朗社會現實的短片。
1986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Kharej az Mahdudeh》。
1988年,擔任劇情電影《Zard-e Ghanari》的導演。
1989年,執導劇情電影《Pul-e Khareji》。
1992年,執導劇情電影《憂傷的娜葛絲》,她憑藉該片獲得德黑蘭Fajr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1995年,自編自導由Golab Adineh、Afsar Asadi、Jamshid Esmailkhani聯袂主演的愛情電影《藍色面紗》,該片講述了一個年輕的工人女孩和一個年長男人私通的故事,獲得第4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銅豹獎。
1998年,由其自編自導的劇情電影《五月夫人》上映,該片講述了離婚的中年婦女在伊朗社會中的不平等地位和艱辛的生活。
2001年,執導劇情電影《爛心城市》,該片獲得第23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金聖喬治獎。
2002年,執導劇情電影《我們的時代》,該片獲得第55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特別提及。
2006年,執導劇情電影《靜脈注射》,該片講述了一個是癮君子的準新娘被媽媽帶到戒毒所戒毒的故事,她憑藉該片獲得亞太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2008年,被授予倫敦大學榮譽博士學位[3]。
2010年,洛珊·班尼蒂瑪獲得文森斯國際電影節亨利-郎路瓦獎。
2012年,擔任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的評委。
2013年,擔任第18屆釜山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4]。
2014年,執導由哈比·禮薩伊、穆罕默德·雷扎福坦、邁赫迪·哈什米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故事》,該片獲得第8屆亞太電影大獎評審團大獎,她憑藉該片入圍第8屆亞太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5],獲得第7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奧賽拉獎-最佳編劇獎[6]。
2017年,擔任第7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評委。
2019年,與墨塔巴·米塔瑪斯博聯合執導紀錄片《وران خانم》。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9年 |
《توران خانم》 |
紀錄片
|
2014年 |
《故事》 |
電影
|
2006年 |
《靜脈注射》 |
電影
|
2005年 |
《吉拉妮》 |
電影
|
2002年 |
《我們的時代》 |
電影
|
2001年 |
《爛心城市》 |
電影
|
1999年 |
《Baran-O-Bumi》 |
電影
|
1998年 |
《五月夫人》 |
電影
|
1995年 |
《藍色面紗》 |
電影
|
1992年 |
《憂傷的娜葛絲》 |
電影
|
1989年 |
《Pul-e Khareji》 |
電影
|
1988年 |
《Zard-e Ghanari》 |
電影
|
1986年 |
《Kharej az Mahdudeh》 |
電影
|
編劇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4年 |
《故事》 |
電影
|
2006年 |
《靜脈注射》 |
電影
|
2005年 |
《Gilane》 |
電影
|
2001年 |
《爛心城市》 |
電影
|
1995年 |
《Rusari Abi》 |
電影
|
製作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4年 |
《故事》 |
電影
|
2009年 |
《Heiran》 |
電影
|
2002年 |
《Ruz-egar-e ma》 |
電影
|
2001年 |
《爛心城市》 |
電影
|
獲獎記錄
影視類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獲獎結果
|
Dec-14 |
第8屆亞太電影大獎評審團大獎 |
故事 |
獲獎
|
Oct-14 |
第8屆亞太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
故事 |
提名
|
2010 |
文森斯國際電影節亨利-郎路瓦獎 |
|
獲獎
|
2006 |
亞太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
靜脈注射 |
獲獎
|
1991 |
德黑蘭Fajr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
憂傷的娜葛絲 獲 |
獎
|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獲獎結果
|
2014 |
第7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奧賽拉獎-最佳編劇獎 |
故事 |
獲獎
|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獲獎結果
|
2002 |
第55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特別提及 |
我們的時代 |
獲獎
|
1995 |
第4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銅豹獎 |
藍色面紗 |
獲獎
|
1995 |
第4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豹獎 |
藍色面紗 |
提名
|
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獲獎結果
|
2001 |
第23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金聖喬治獎 |
爛心城市 |
獲獎
|
人物評價
洛珊·班尼蒂瑪是伊朗電影界的女性領軍人物,《憂傷的娜葛絲》《藍色面紗》《五月夫人》《我們的時代》等影片都關注於家庭倫理問題,尤其是婦女問題。在電影《故事》中,伊朗女導演洛珊·班尼蒂瑪中的表現十分缺乏想像力與執行力,該片由數個故事組成,大多張力欠奉,整體也沒有構建合理的情緒流轉[7]。而且,故事之間顯得有些層次不齊,其中一些更為有趣的故事感覺過於急促,沒有時間更加完整地展開。同樣,一些幽默元素也顯得刻意,諷刺的對象也過於簡單[8](1905電影網、鳳凰網娛樂綜合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