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屈氏庄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泸县屈氏庄园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文物遗址年代判定为清代、民国。2007年6月1日公布为四川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庄园简介
屈氏庄园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起始于当时任知事的屈应选,经过几代人的双手营造,到了屈应选孙辈屈恒升的时候,整个庄园建筑达到日臻定然整的地步。整座庄园共占地30多亩,内外有围墙3层,庄园内有大小花厅、天井48个。共有房屋180余间,园内设有戏台、佛堂、金银库、凤凰井(原叫荷花井)、内花园、外花园、前花园、吞花园、水池、凉亭、钓鱼台、网球场、跑马场等。 该庄园以其规模大,建造豪化而甚称川南老大,庄园的主人们在建园之初,颇费了一番脑筋,既要考虑宅基与人相生相克,又要考虑防匪防火功能[1]。整个建筑以中堂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既分散又集中,4座雕楼分布建筑4角,登楼即可俯瞰整个庄园,又象四雄狮坐镇把守。一处有事,只要在雕楼上鸣枪,喊话,点烽烟,其他地方即可救应。解放前夕,闹土匪最凶时,屈恒升还高价从外地买回5门电话机,可随时在任何一角坐镇指挥,打击来犯之敌。
屈氏家族在屈恒升时代已经是富甲一方的大地主人,同时也达到了顶峰。屈家共有土地3500多亩,主要分布在泸县、隆昌、荣昌三县的10多个乡镇,每年收租粮达63万多公斤,他还拥有轮船两艘,往返于重庆、武汉和上海之间;打米水碾1座;酒精厂1个;铁业铺1个;汇同钱庄一座;玉堂村餐厅1个;会馆2座,建在成都市区;办有启明中学1所,园内藏书2万余册;同时园内还养有轿夫、马夫、丫环、奶妈、厨师、伙夫、花匠、裁缝、更夫、家丁等40余人。屈家可谓盛极一时。
历史的见证
屈氏庄园体现了近代社会上层在四川生活的形式和风貌。屈氏家族从清代道光年间至1916年,历经几代人的营造,建成占地30余亩的屈氏庄园。庄园及庄园遗存的实物和文献资料,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集中反映了近代泸县(泸州)的社会经济状况、社会发展和变迁,是近代中国农村的一个侧影,是屈氏家族物化了的生活方式,因此,在近代史学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为认识和研究四川近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建筑民俗提供了重要的解析场所。屈氏庄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伦理思想。庄园共一房间180间,它的布局凸显了清末民初四川地区的尊卑之礼、长幼之序、男女之别、内外之分等宗法伦理思想[2],为研究中国传统的宗法制度提供了生动的实物资料。屈氏庄园体现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由于民族之间的大融合,北方经济逐渐南移,中原文化开始注入南方,长江流域文化在吸收北方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文化,屈氏庄园正是这种文化在建筑上的体现,建筑群南北兼融、中西结合,形成自己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观,它是中国多元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构成了传统民居文化的繁华。
风水理论
屈氏庄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理论。庄园坐西南向东北,后靠五仙山,侧依濑溪河,整体布局似一艘大船,后花园花山如船尾,前花园为船头,石牌坊如巨帆,寓意“一帆风顺”。屈氏家族当年选择在此地安居,是期望通过住宅与地形地物的某种暗合,获得通达顺利的运道。庄园内处处体现一种天井文化,天井既排水、采光、通风,又有风水理论中拔风聚气之功效。庄园体现的风水理论对研究泸县(泸州)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视频
泸县屈氏庄园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屈氏庄园:始建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星座网,2019-09-06
- ↑ 泸县屈氏庄园被誉为“川南民间建筑精粹”,豆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