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泡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网络 的图片

泡参,原名:丝裂沙参

别名:南沙参沙参泡沙参, 南沙参泡参泡沙参白参知母羊乳羊婆奶铃儿草虎须

拉丁学名 Adenophora stricta Miq.

中文学名 沙参 , [1]

二名法 Adenophora stricta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

拉丁文名:Adenophora capillaris Hemsl. 桔梗科、沙参属茎单生,无毛或有长硬毛。

茎生叶常为卵形,卵状披针形,少为条形,顶端渐尖,全缘或有锯齿,无毛或有硬毛,

花序具长分枝,常组成大而疏散的圆锥花序,少为狭圆锥花序,更少仅数朵花集成假总状花序,

花序梗和花梗常纤细如丝。产湖北西部、陕西(秦岭以南)、四川、贵州。生长林缘或草地中。

形态特征

茎单生,高50厘米至1米余,无毛或有长硬毛。茎生叶常为卵形,卵状披针形,少为条形,顶端渐尖,

全缘或有锯齿,无毛或有硬毛,长3-19厘米,宽0.5-4.5厘米。花序具长分枝,常组成大而疏散的圆锥花序,

少为狭圆锥花序,更少仅数朵花集成假总状花序,花序梗和花梗常纤细如丝。

花萼筒部球状,少为卵状,裂片毛发状,下部有时有1至数个瘤状小齿,偶尔叉状分枝,

伸展开或反折,长 (3) 6-14 (20) 毫米;花冠细,近于筒状或筒状钟形,

长11-18毫米,白色、淡蓝色或淡紫色,裂片狭三角形,长3-4毫米;花盘细筒状,

长2-5毫米,常无毛,花柱长20-25毫米。蒴果多为球状,极少为卵状,长4-9毫米,直径4-5毫米。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1400-2800米的林下、林缘或草地中。

地理分布

产湖北西部(鹤丰、巴东、神农架)、陕西(秦岭以南)、四川(西至康定、小金、平武、西南至布拖、越西)、贵州(纳雍、毕节)。

泡参的功效:

泡参为桔梗科沙参属植物四叶沙参杏叶沙参或其同属植物,以根入药。

别名南沙参、沙参、泡沙参,清热养阴,润肺止咳。

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补气,化痰。时珍曰∶人参甘苦温,其体重实,

专补脾胃元气,因而益肺与肾,故内伤元气者宜之。沙参甘淡而寒,

其体轻虚,专补肺气,因而益脾与肾,故金能受火克者宜之。

一补阳而生阴,一补阴而制阳,不可不辨之也。

南沙参根呈圆锥形或圆柱形,略弯曲,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

顶端有一至数个芦头,根上部多有深陷黄纹呈断续环状,并有残留的粗皮,

下部有纵纹及纵沟。体轻质松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有裂隙。无臭,味微甘。以粗细均匀、肥壮、色白者为佳。

南沙参与北沙参虽是不同科属的两种植物药材,但一般认为两药功用相似

但细分起来,南沙参偏于清肺祛痰,而北沙参偏于养胃生津。在煮粥时可辨证选用。

南沙参补充信息: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南沙参、蜜南沙参,

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蜜南沙参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南沙参适合人群:风寒咳嗽者忌服。

南沙参食疗作用:南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体轻气和,升而微降

具有清肺化痰,养阴润燥,益胃生津的功效。

主治阴虚发热,肺燥干咳,肺痿痨嗽,痰中带血,喉痹咽痛,津伤口渴。

南沙参食物相克:南沙参恶防己,反黎芦。

参考来源

  1. 泡参-功效与作用,-中药药用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