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沈家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沈家煊
出生 1946年3月
上海市
国籍 中国
职业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知名于 获"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曾任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长。
知名作品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
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沈家煊卷
词典编纂"规范观"的更新

沈家煊[1] 1968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著名语言学家,籍贯浙江吴兴(今湖州市吴兴区),上海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委员、语言研究所前任所长(1999-2009)、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国际汉语学会会长、《中国语文》和《当代语言学》杂志主编、南开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师从赵世开先生。1982年毕业后留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工作至今。 曾担任过国外语言学研究室主任和《国外语言学》杂志主编。曾赴美国加州大学(洛衫矶)和荷兰莱顿大学进修语言学。1999年至2009年担任语言研究所所长,现为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国际语言学家常设委员会执行理事,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语文》和《当代语言学》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委,国际《话语研究》(Discourse Studies)杂志名誉编委,法国《东亚语言学报》(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编委。获“国家有特出贡献专家”称号和国务院特殊津贴。研究领域主要是语法与语义学,语言学理论,英汉对比。国内外发表论文、综述、书评等数十篇,主要有《“有界”与“无界”》、《汉语里的名词和动词》、《口误类例》等,专著《不对称与标记论》和《语法六讲》,主要译著《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现代语言学词典》。 曾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和荷兰莱顿大学进修语言学。现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当代语言学》杂志主编,1999年起担任语言研究所所长。国际《话语研究》杂志(Discourse Studies)咨询编委,《东亚语言学报》编委。获"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曾任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长。

研究领域

包括英汉比较语法、语法理论、汉语语法的语用和认知研究、口误的心理语言学研究等。国内外发表论文、综述、书评等数十篇,主要有《"有界"与"无界"》、《英汉介词对比》、《口误类例》等,专著《不对称与标记论》,主要译著《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现正从事基础理论课题"认知语法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并主持社科院重大科研项目"现代汉语口语语料库"。

学术兴趣

英汉比较语法、语法理论、汉语功能-认知语法、口误的心理语言学研究等。

学术职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委员

《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杂志主编

中国语言学会会长 国际《话语研究》杂志 Discourse Studies 名誉编委

科研项目

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不对称与标记论》,现正从事基础理论课题《认知语法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学术成果 著作类 2004年

《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主编),商务印书馆。

2002年

《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沈家煊卷》,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年

《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论文类 2005年

《也谈能性述补结构"V得C"和"V不C"的不对称》,《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商务印书馆,2005年11月。

《词典编纂"规范观"的更新》,《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3期。

2004年

《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4期。

《人工智能中的"联结主义"和语法理论》,《外国语》2004年3期。

《语法研究的目标--预测还是解释?》,《中国语文》2004年6期。

《规范工作和词典编撰》,《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2期。

《动结式"追累"的语法和语义》,《语言科学》2004年6期。

《再谈"有界"与"无界"》,《语言学论丛》第三十辑,商务印书馆2004年。

《说"不过"》,《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5期

2003年

《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从"分析"和"综合"看<马氏文通>以来的汉语语法研究 》,《马氏文通与汉语语言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复句三域"行、知、言"》,《中国语文》第6期,483-493。

2002年

《如何处置"处置式"--试论把字句的主观性 》,《中国语文》第5期。

《行、知、言 》,《论证》第1期。

2001年

《跟副词"还"有关的两个句式 》,《中国语文》第6期,483-493。

2000年

句式与配价 》,《中国语文》第4期,291-297。

《说"偷"和"抢"》,《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19-24。

《"认知语法"的概括性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29-33。

《语法中的"标记颠倒"现象 》,《语法研究与探索》第10辑,1-18。

1999年

《英汉方所概念的表达 》,载赵世开主编《汉英对比语法论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38-63。

转指和转喻 》,《当代语言学》第1期,3-15。

《语法化和形义间的扭曲关系 》,载石锋、潘悟云主编《中国语言学的新拓展》,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17-230。

《"在"字句和"给"字句 》,《中国语文》第2期,94-102。

《语法研究中的分析和综合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1-7。

1998年

《二十世纪的话语语言学 》,载刘坚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743-774。

《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 》,《当代语言学》第3期,41-46。

语用法的语法化 》,《福建外语》第2期,1-8。

1997年

《语用,认知,言外义 》,《外语与外语教学》第4期,10-12。

《词义与认知:<从词源学到语用学>评介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74-76。

《类型学中的标记模式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1-10。

(Shen,J.&Y.Gu),Conversation and sentence-hood. Text 17-4:477-490。

《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中国语文》第4期,242-250。

1996年

我国的语用学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1-5。又载许嘉璐等主编《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345-354。

《英汉对比语法三题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8-13。

1995年

《"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第5期,367-380。

《正负颠倒和语用等级 》,《语法研究与探索》第7辑,237-244。

1994年 《R.W.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国外语言学》第1期,12-20。 《"语法化"研究综述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17-24。

《"好不"不对称用法的语义和语用解释 》,《中国语文》第4期,262-265。

1993年

《句法的象似性问题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2-8。

A metalinguistic adverb hao 好 in Mandarin Chinese, In J.C.P. Liang and R.P.E.Sybesma eds.From classical fu to"three inches high":Studies on Chinese in honor of Erik Zurcher,Leuven/Apeldoon,Garant.141-152.

Slips of the tongue and the syllable structure of Mandarin Chinese. In Yau Shun-chiu ed. Essays on the Chinese Language by Contemporary Chinese Scholars, Editions Langages Croises, Centre de Recherches Linguistiques sur I' Asie Orientale, Ecole des Hautes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139-162.

"语用否定"考察,《中国语文》第5期,321-331。

1992年

《口误类例》,《中国语文》第4期,306-316。

1991年

《Hawkins<什么是语言共性>一书评介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65-68。

《<类型和共性>评介》,《国外语言学》第3期,25-28。

1990年

《语用学和语义学的分界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26-35。

1989年

《神经语言学概说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23-28。

《不加说明的话题--从"对答"看"话题-说明"》,《中国语文》第5期,326-333。

《"判断语词"的语义强度 》,《中国语文》第1期,1-8。

1988年

心理语言学述评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2-9。

《Simon Dik"功能语法"三部著作综合介绍》,《国外语言学》第1期,24-27。

《讯递和认知的相关性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62-65。

1987年

《Halliday<功能语法导论>介绍 》,《国外语言学》第1期,17-24,第2期,62-65。

<Subject function and double subject construc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 Vol. XVI, No.2, 195-211.

1986年

《汉语"也"、"还"、"倒"的英译 》,《中国翻译》第2期。

《1965年以来国外汉语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中国语文天地》第3期,32-33,25。

《"差不多"和"差点儿"》,《中国语文》第6期,442-456。

1985年

《雷·贾肯道夫的<语义学和认知>》,《国外语言学》第4期,19-22。

《英语中的歧义类型 》,《现代外语》第1期,26-35。

《英汉空间概念的表达形式 》,《外国语文教学》第4期,33-40。

《词序与辖域:英汉比较 》,《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96-104,又载杨自俭李瑞华编《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56-463。

1984年

《汉语"了"字跟英语相应的说法》,《语言研究》第1期,114-126。(赵世开、沈家煊)

《英汉介词对比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1-8。

1983年

《介绍<心理和语言--心理语言学导论>》,《国外语言学》第3期,40-45。

1982年

《国外汉语研究论文索引(英语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硕士论文。部分载《语文论集》1-3辑。

专著

  1.《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论文集:

  1.《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沈家煊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2.《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

  3.《语法六讲》,商务印书馆,2011年

  主编:

  1.《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

  2.(沈家煊、吴福祥马贝加)《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商务印书馆,2005年

  3.(沈家煊、吴福祥、李宗江)《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三)》,商务印书馆,2007年

视频

沈家煊探本溯源

主持课题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语法中不对称现象研究”。

  2.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现代汉语口语语料库”。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

获奖成果

  1.论文:《“有界”与“无界”》,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2.专著:《不对称和标记论》,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3.论文:《复句三域“行、知、言”》,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译著类

2000年

《现代语言学辞典》(D.Crystal: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商务印书馆。

1993年

(周流溪,林书武,沈家煊)《支配和约束论集--比萨学术演讲》(N.Chomsky: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The Pisa Lectures),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年

《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B.Comrie: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itc Typology),华夏出版社。

1988年

(沈家煊,周晓康朱晓农蔡文兰)《语言导论》(V.Fromkin & R.Rodman:Introduction to Language),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86年

(黄长著林书武,沈家煊)《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N.Chomsky: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视频

【前沿访谈】沈家煊——英语和汉语隐藏的惊天秘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