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江苏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课程)原图链接来自 江苏海洋大学 的图片

江苏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源于1985年建立的食品工程系,由原无锡轻工业学院对口援建,1988年食品工程系与化学工程系合并组建食品化工学部,并于当年开始在校本部招收食品科学与工程、发酵工程专业1-2个本科或专科班。1992年更名为食品与化学工程系,1997撤销食品与化学工程系,恢复食品工程系建制,在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先后增设了海洋技术、生物工程本科专业和中国烹饪专科专业。2003年与海洋与水产学院组成海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协调发展,2016年更名为海洋生命与水产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年3月,在学校成功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后,根据学校新的办学定位、总体战略和发展要求,按照学科重组、结构优化、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原则,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独立设置。

目录

专业简介

学院现有三个本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和动植物检疫,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江苏海洋大学品牌专业。一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食品加工与安全。设有食品工程、生物工程[1]、动植物检疫3个系和1个实践教学中心。

教师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44人,其中专任教师35人。专任教师中,正高专业技术职务8人,副高专业技术职务12人,博士23人,硕士生导师19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青蓝工程”[2]培养对象4人、“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3人,连云港市“52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0人,10多名教师先后赴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新西兰等国家进行访问学者的研究或攻读学位,师资国际化率达35.2%。

学院依托江苏自贸区和海洋强国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区位优势,鱼虾蟹贝藻及特色农产品丰富的区域资源优势,聚焦海洋食品工程、特色农产品加工、食品营养与安全学科方向,坚持校企联合办学,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拥有江苏省海洋类优势学科“海洋科学”、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生物工程”、校级重点学科“水产品加工”等3个学科。形成了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食品微生物技术、农产品综合利用、食品检验检疫等稳定的学科团队,近5年来主持国家级科技项目12项,省部级科技项目23项,到账科研经费超过1000万元。发表SCI论文6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6件,获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2项,市级科技奖项10余项。

科研平台

学院现有教学科研用房4000余平方米,拥有江苏省科技厅的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发改委的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质量安全控制工程中心等4个省级科研平台,连云港市泥鳅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连云港市海洋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沿海特色水产加工研究开发中心等市级平台,连云港肉制品研发中心等校企共建平台,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4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以及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加工实验室等7个中央地方共建实验室,建有啤酒生产线、多功能饮料生产线、鱼糜制品生产线、肉制品生产、生物发酵生产线、粉状产品成套设备、焙烤食品实训生产线、智能感官鉴评系统等工程化实践实训装备,拥有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系统、超临界水氧化装置、超高压食品处理系统、液氮速冻机、高速旋转压片机、胶囊充填机、全自动杀菌釜等关键设备,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分析仪、质构仪、流变仪、蛋白质测定仪等分析测试仪器,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与企业共建22个校外实践基地,构建了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始终坚持“培养上手快、后劲足、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基层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方向,遵循“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的教育理念,逐步形成了学院人才培养特色。近5年,学院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近25%的毕业生考取国内外各高校研究生,其中不乏江南大学南昌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著名高校,考研率位居全校前列。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第二、三届江苏省科协青年会员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等奖项。

办学35年来,累计培养2000多名毕业生,超过65%的毕业生服务于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食品、生物工程及动植物检疫相关行业。毕业生具有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等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多数学生已成为各自领域的技术骨干。

视频

江苏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相关视频

《逐梦深蓝》——江苏海洋大学形象宣传片
2020江苏海洋大学毕业典礼

参考文献

  1. 专业介绍|生物工程专业,搜狐,2018-12-20
  2. 青蓝工程方案,道客巴巴,2015-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