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穆拉比法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汉穆拉比法典 | |
---|---|
出生 | 公元前1762年 |
国籍 | 古巴比伦 |
别名 | “石柱法” |
知名于 | 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
《汉谟拉比法典》(The Code of Hammurabi)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 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282条,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
《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语言丰富,词藻华丽,充满神化、美化汉谟拉比的言辞,是一篇对国王的赞美诗。正文包括282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中文名:汉谟拉比法典
外文名:code of Hammurabi
别名:“石柱法”
时 期:古巴比伦
地位1:古代东方成文法典代表
地位2:楔形文字法集大成者
现藏地:卢浮宫
法典文字:楔形文字
完成时间:公元前1762年
历史背景
1、汉穆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巴比伦的前五位国王花了将近六十年的时光积蓄力量,逐渐地控制了整个阿卡德地区。公元前1792年,巴比伦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汉穆拉比(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
汉穆拉比从他父亲辛•穆巴里特手中接过的只是大约128公里长、32公里宽的小国,周围强敌林立。他首先致力于巩固内部、发展经济,积蓄了一定的力量后,才开始对外扩张。在他统治的第38年,汉穆拉比创建了一个从波斯湾到地中海的奴隶制大国,两河流域得到了空前的统一。汉穆拉比自称"强大之王,巴比伦之王,阿穆鲁全国之王,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世界四方之王"。
2、古巴比伦王国国力强盛;汉穆拉比实行中央集权,集司法、行政、军事和宗教大权于一身,并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常备军。与此同时,积极致力于兴修水利设施,发展农业生产,提倡畜牧业,奖励工商业,不仅为其统治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也促进了两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3、有各国的法律作为基础
4、楔形文字的通行
《汉穆拉比法典》是汉穆拉比留给后人最重要的历史遗产,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得益于楔形文字而保留下来的古代宝贵文献。制定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法典镌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又有《石柱法》之称,顶端浮雕的内容为汉穆拉比正从太阳神沙马什手中接受权标的情景,隐喻法典来自神授。1901年被法国考古队发现于伊朗西南部古城苏萨,现存于巴黎罗浮宫。[1]
内容简介
《汉穆拉比法典》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前言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神化王权,宣扬其权力来自神授;其二,炫耀他的伟大业绩;其三,表明他的立法目的,即"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在结语中,汉穆拉比主要宣扬他的法典之"公平"与"正义",希望垂之后世,并诅咒敢于破坏法典之人。正文共282条,内容涉及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土地管理、租佃、雇佣、高利贷、债务、买卖奴隶、合伙经商、婚姻家庭、继承,以及行医、建筑等技术性劳动。
《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比较清楚的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法典保留了诸如神明裁决、同态复仇等原始习惯法的部分内容,同时也否定了血亲复仇、私人报复、抢婚等原始风俗的合法性,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法典一再强调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严禁奴隶逃亡及藏匿奴隶、盗卖奴隶的行为,充分显示出法典的时代特征。
《汉穆拉比法典》(片段)
19.倘藏匿此奴隶于其家而后来奴隶被破获,则此自由民应处死。
21.自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处死并掩埋之。
22.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25.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瞅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将它占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
196.如果一自由民毁坏一贵族的眼睛,他应将自己的眼睛弄瞎。
198.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平民的眼睛或打断他的骨头,该凶犯应赔偿一米纳白银。
199.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骨头,应折半赔偿。[2]
通过阅读《汉穆拉比法典》片段,对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的了解:
社会阶级关系:当时的巴比伦王国已形成自由民与奴隶的阶级对立,自由民中又形成平民与贵族的等级区分。古代巴比伦已确立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存在奴隶反抗逃亡等现象。
阶级特征:巴比伦国家运用国家权力维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一再强调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严禁奴隶逃亡及藏匿奴隶、盗卖奴隶的行为;对不同人量刑程度不一,明显保护贵族利益。
处于文明早期的时代特征:法典对犯罪行为惩罚严酷;保留了诸如同态复仇等原始习惯法的部分内容,带有"以牙还牙"报复原则的遗痕。
文明程度:从法典本身来分析,法律条文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并否定血亲复仇等原始风俗的合法性等特征,说明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发展已经具有相当的水平。
历史意义
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也是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中央集权强大的标志之一,它消除了原来各城邦的立法,把全国法令统一起来。古巴比伦王国时灌溉系统进一步发展,改善了扬水工具。耕犁有所改进,附设有播种漏斗。青铜工具普遍使用,手工业生产提高。制砖、缝纫、宝石匠、冶金、刻印工、皮革工、木匠、造船工和建筑工等,可见手工业的分工已经相当细。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国内外的商业贸易也有了发展。巴比伦、西帕尔等城都是重要的商业中心,王室经济的商业代理人垄断着国内外的大宗贸易,经理国家税收,并进行高利贷活动和土地经营。此外还有许多奴隶主私人经营商业。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较为完整的继承了两河流域原有的法律精华,使其发展到完善地步。
它公开确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对各种法律关系作了比较全面的规定,特别是有关债权、契约、侵权行为、家庭以及刑法等方面的规定所确立的一些原则:如关于盗窃他人财产必须受惩罚,损毁他人财产要进行赔偿的法律原则以及诬告和伪证反坐的刑罚原则,法官枉法重处的原则等,均对后世立法具有重大影响。
《汉谟拉比法典》不仅被后起的古代西亚国家如赫梯、亚述、新巴比伦等国家继续适用,而且还通过希伯来法对西方法律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中世纪天主教教会法中的某些立法思想和原则便渊源于该法典。[3]
相关视频
1、009汉穆拉比法典
2、汉穆拉比法典——奴隶制法的代表
参考来源
- ↑ 法律——《汉穆拉比法典》,学科资源网
- ↑ 法律——《汉穆拉比法典》,学科资源网
- ↑ 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快资讯网,201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