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汉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广

【原文】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①;

汉有游女②,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③,不可方思④。

翘翘错薪⑤,言刈其楚⑥;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⑦。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⑧;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

①休:休息,在树下休息。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②汉:指汉水。游女:在汉水岸上出游的女子。

③江:指长江。永:水流很长。

④方:渡河的木排。这里指乘筏渡河。

⑤翘翘:树枝挺出的样子。错薪:杂乱的柴草。

⑥楚:灌木的名称,即荆条。 ⑦秣(mo):喂马。 ⑧蒌(lou):草名,即蒌蒿。

【译文】

南山乔木大又高,
树下不可歇阴凉。
汉江之上有游女,
想去追求不可能。
汉江滔滔宽又广,
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
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错杂生,
用刀割取那荆条。
姑娘就要出嫁了,
赶快喂饱她的马。
汉江滔滔宽又广,
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
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错杂生,
用刀割取那蒌蒿。
姑娘就要出嫁了,
赶快喂饱小马驹。
汉江滔滔宽又广,
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
乘筏渡过不可能。

【读解】

一位砍柴的樵夫,路遇一位即将出嫁的女子,顿生爱慕之情。他明知这是不可能如愿以偿的单相思,便以一首山歌唱出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 这当中很有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

性爱总是自私的,并且常常是功利的。男子见到漂亮女子总会动心,女子见到英俊男子也会动情。由动心、动情想到占有、嫁娶婚姻,这便是功利的态度。再进一步,当得知自己所倾慕的人将为或已为别人占用时,便会妒忌,吃醋,甚至采取行动做出蠢事来。

单相思的心境固然可以理解,但如果换个角度,把自己所欣赏的异性对象当作审美对象;摆脱功利的目的和眼光,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她或他,不也是一种选择吗?

单相思的失望和所谓痛苦,实际上是功利欲求遭到否定后的结果。也就是说,一方在事实上不可能把对方拒为己有,自己的欲求注定了不可能实现,在心理上遭受了挫折,于是便以某种方式来作心理上的转移和排遣。

凡胎肉身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很难在两性关系中完全摆脱功利目的的左右,很难采用一种纯粹的、无关功利的审美态度对待另一方。男女双方,要么是情人、恋人、夫妻,要么是陌生人、仇人、敌人。是私欲使恋爱中的人变得狭隘、自私,甚至心理变态。这大概也是两性关系固有的特点?

是的,谁都不愿去培植不开花、不结果的植物。耕耘是为了有所收获。为耕耘之后一无所获而哀歌,完全值得同情。况且,这种哀歌有时竟会很动人,很伟大。[1]

简介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中,它原来的文学性质就变成了同政治、道德等密切相连的教化人的教科书,也称“诗教”。[2]

《诗经》中的三百零五篇诗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分为“大雅”(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和“小雅”(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一共有一百零五篇。“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诗经》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天文、地理、外交、风俗、文艺各个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3]

《诗经》编辑成书的年代约在春秋后期,据说孔子曾经删定过〈诗经〉。到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齐国辕固所传的《诗》叫《齐诗》,鲁国申培所传的《诗》叫《鲁诗》,燕国韩婴所传的《诗》叫《韩诗》,鲁国毛亨所传的《诗》叫《毛诗》。东汉时,《毛诗》得到了官方和学者们的认同,逐渐盛行,齐、鲁、韩三家《诗》逐渐衰落以至亡佚。现在我们见到的《诗经》,就是毛亨传下来的,我们这里选录的《诗经》,原文主要依据清代阮元校订的《十三经注疏》,并广泛参考了其他研究《诗经》的专著。 [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