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母亲(马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母亲
图片来自创意悠悠花园

《母亲》中国当代作家马莉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母亲

我写过好几个人物,奶奶、父亲、姨妈、表妹…,对于自己最亲近的母亲,却一直难以下笔,不是写不出来,只是母亲的恩情太重、太大,让我无从下笔。

母亲十一岁以前,生活富足且无忧无虑。那时的姥姥姥爷家是真正的地主,虽然有些没落,但仍住着祖上留下的高墙大院,穿着绫罗绸缎。慈爱的姥爷对聪明的母亲疼爱有加,不仅让母亲上学念书,还非常关心支持母亲的学业。每天晚上,母亲趴在书桌上写作业,姥爷盘腿坐在旁边,母亲写秃一只铅笔,姥爷给削一只。母亲没有辜负姥爷的期望,一直都是班上的优等生。如果不是后来的变故,我相信母亲绝对会是一个学业有成的“公家人”。

只可惜,幸福的日子总是很短,母亲十一岁时,姥爷得了严重的肺病去世了。那个年代,男人就是家里的顶梁柱,男人倒了,家也就倒了。姥姥用她那双小脚辛苦劳作、变卖物品支撑了一段时间,奈何四个舅舅们渐渐到了娶媳妇的年纪,家里越来越窘迫。母亲被迫辍学了,学校的老师来家里做姥姥的工作:“这个孩子学习成绩非常好,又聪慧,不上学太可惜了!”

“没办法啊,我们没有闲钱供。”

“孩子天赋极好,只要上学,总是会有一个好的前程的。”

“家里她大哥马上要娶媳妇,用钱的地方多,再说,等她嫂子进门了,我不能让儿媳妇干农活,让自己的闺女到外面上学去。”

老师摇着头,连连说着“可惜了!可惜了!”叹息着走了。

本来有着无限可能的母亲就这样在孩童时代被父亲的早逝、家庭的败落改写了人生轨迹。

虽然没有继续上学,但是仗着过去殷实的底子,以及慈爱的姥姥和四个舅舅照料着,母亲童年、少年过的轻松、自在,更没有缺衣少食。

在家务农到十七岁,母亲被同族大爷做主嫁给了从未谋面的父亲。要说之前母亲的生活有缺憾,那只是没有继续上学,嫁到父亲家后,才真正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父亲有兄弟姐妹七个,父亲是老大。母亲嫁过来时,我众多的叔叔和姑姑们都还小,干活还不太指得上,家里的大小家务、农活,全靠父母亲。那会父亲时不时就被派出去干活,母亲一个女人被当成壮劳力,挖沟、拉重车、上房泥、重活、累活全干了个遍,回到家还得赶紧收拾做饭,做好饭喂孩子,往往是等她喂完孩子,做好的饭早已被小叔子和小姑子吃的锅底朝天。这让在娘家没怎么受过苦、没挨过饿的母亲受不了了,委屈的跑回娘家哭诉一通,完了回来继续操持那一大家子的人和事。

后来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因着地主身份,母亲白天被安排干最脏最累没人愿意干的农活,晚上被戴上高筒帽,揪到台子上挨批判。

长期的超负荷劳动,受欺负、打击,又吃不饱,摧垮了母亲的身体。

记得在我上小学时,经常都是大姐在家照顾我们,因母亲心脏病、肺病、胆囊萎缩等疾病时不时就被救护车拉走了。母亲提起那段艰难的岁月时,总是泪眼婆娑:“如果不是舍不下你们姊妹几个,妈那会真挺不过去了。”

到八九十年代,随着包产到户,母亲好强坚韧的性格发挥到了极致。自己的田地,规划好,播了麦子种玉米,收了麦子种蔬菜、大葱、瓜果。反正是不让地荒着,啥值钱种啥。自然人更不得闲,天天爬在田间地头,侍弄着她的庄稼,将一年到头赚来的钱都花在培养她的子女上学上。到九十年代末时,我们姊妹五个除了大姐因听力问题初中辍学外,其他四个人均考上学并成为“公家人”。当时,每户农家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而我们家出了四个,这种情况在方圆几百里每每被人提起,大家都是啧啧称赞。

经历了几十年的艰难困苦,苦难的日子总算熬过去了,坚韧的母亲迎来了属于她的幸福生活。

现在,七十四岁高龄的母亲,生活自理,每月领着将近两千块钱的养老金,经济独立。仍然表现出爱生活爱学习的秉性,用着智能手机,玩着微信,给做出成绩的儿女点赞。在冬季,在家看抖音视频,学着做各种美食,每到周末,召唤她的儿女去品尝她的新食品。到夏秋时节,买来年轻时不曾穿过的花裙子,和她同龄的姐妹到处游玩,拍下美照,制作成音乐相册,发给我们欣赏。连二姐都说:“老妈的生活比我们年轻人的都精彩!”给姨妈看,姨妈连连说:我这个妹妹,从小脑子就好使,我们跟她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每到周末,我们去父母家,带上适合他们吃的糕点,陪父母坐坐、聊东聊西,说到有趣的地方,母亲脖子微微一缩,双手一拍,哈哈大笑起来。那一刻,即使你的心情再灰暗,都不由得裂开嘴巴,跟着笑起来。母亲就是一台电暖器,不断散发着热量,温暖着亲近她的每一个人。

经年往复,岁月轮换。祝福我亲爱的母亲--健康长寿![1]

作者简介

马莉,石嘴山电厂职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