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

地理位置;重庆市武隆县境内

占地面积;平方公里

开园时间;2004年4月25日

重庆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是位于重庆武隆县境内,地处长江支流乌江下游。2004年3月国土资源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公园由两个园区组成,以岩溶地貌最具特色,溶洞群、天坑群、天生桥群、竖井群、峡谷、地缝、石林、石芽、峰丛、峰林、地下伏流、间歇泉、温泉等分布广泛,组合完好,种类齐全。有四大奇观:芙蓉洞溶洞群、武隆天生三桥、武隆中石院天坑、武隆天星竖井群。[1]

重庆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重庆市东南部武隆县、彭水县境内。地理坐标在东经107°44′35″~107°55′20″,北纬29°01′53″~29°28′51″之间,地处重庆“一圈两翼”的交汇点,自古有“渝黔门屏”之称。公园总面积211.57平方公里,包括天生三硚和芙蓉江芙蓉洞两个地质遗迹园区。

气候

公园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不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湿度较大。年均日照数1160.5小时(年际变化为1024.6~1276.6小时);年平均气温17.9℃,极端最高温度41.7℃,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5℃;年均降水量1082.17毫米,年际变化大,且受季风环流影响,季节分配不均,降雨多集中在5~10月,降雨量可达725.9mm,占全年降水量的67.1%,11~翌年4月,降水量252.94mm,占全年降水量23.37%。季节分配是春季(3~5月)降水量318.12mm,占全年的29.4%,夏季(6~8月)降水量438.01mm,占全年的40.5%,秋季(9~11月)降水量为278.84%,占全年的25.8%,冬季(12~翌年2月)降水量47.30m,占全年的4.3%;年均蒸发量约500毫米;无霜期在海拔500m以下的乌江河谷地带大于300天,在海拔1200m以上的中山地带则为230天左右。

地质概况

公园地处云贵高原大娄山与武陵山系相交的褶皱地带,岩层破碎,又受乌江水系深度切割,山峰林立,沟谷纵横,坡陡谷深,山脊海拔多在1200~2000m之间。公园内地貌类型可分为深切割中山地貌、深切割低山地貌、中山山原地貌和岩溶槽谷地貌。

公园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以及第四系。天生三硚园区出露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等时代较新的地层,出露面积占天生三硚园区面积95%以上,地层多呈环状展布;而芙蓉江芙蓉洞园区内主要出露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等时代较老的地层,其初露面积占芙蓉江芙蓉洞园区面积85%以上,所有地层都呈条带状近南北向展布。

区域上,武隆地区的大地构造雏形形成于燕山期第二幕,属新华夏构造体系和南北径向构造体系,川黔南北构造带,江口等少部分地区属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县境内分布着一系列褶皱、断裂构造。构造线呈南北向展布的褶皱背斜,核部出露地层多为二叠系、三叠系,少数为寒武系,向斜轴部为三叠系中上统,褶皱构造形态多为短轴构造,两翼岩层倾角差异较大。构造线呈北东向展布的褶皱背斜,核部出露地层多为二叠系、三叠系,向斜轴部多为侏罗系,也有三叠系,构造形态多为短轴构造,轴向北东25~40°,两翼岩层倾角差异大,一般北西翼陡,南东翼缓,呈不对称褶皱。武隆地质公园内的构造形迹均属于北北东—北东向构造系列。

资源情况

重庆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类型与数量

摘要:公园内发育各类地貌景观,以岩溶地貌景观为主兼有地质构造、地层剖面和水体景观,在十分有限的区域内集中了如此丰富的地质现象,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都极为稀有。且自然状态完好,科学系统完整,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公园内发育各类地貌景观,以岩溶地貌景观为主兼有地质构造、地层剖面和水体景观,在十分有限的区域内集中了如此丰富的地质现象,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都极为稀有。且自然状态完好,科学系统完整,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公园内有72个地质遗迹景点,对其进行定量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原理和方法,对各园区内的地质遗迹景观进行打分、评比,最后形成公园地质遗迹的综合价值等级评价结果。评价指标选定为科学价值(K)、美学价值(M)、历史文化价值(H)、典型性(D)、稀有性(X)、完整性(W)、系统性(F)七个,通过专家评分分别给出权重。地质遗迹评价因子中的每个评价指标按 100 分计数,每15 分为一个级差,划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档次。其中Ⅰ级:全国性的,遗迹评价综合得分100~85 分,属国家级;Ⅱ级:区域性的,遗迹评价综合得分85~70 分,属省级;Ⅲ级:地区性的,遗迹评价综合得分70~55 分,属地市级。

定量综合评价结果如下:

(1)公园内有国家级地质遗迹点11 处,点总数的15.28%,有岩溶洞穴(芙蓉洞)、天生硚(天龙硚、青龙硚、黑龙硚)、天坑(中石院天坑)等。

(2)省级地质遗迹点24 处,点总数的34.72%,主要有天坑(青龙天坑、神鹰天坑)等。

(3)省级以下级地质遗迹点37 处,占总数50.00%,有泉(一线泉、灵泉、三叠泉)、瀑布(龙孔飞瀑、飞天悬瀑)以及天坑(贺家坨天坑)、岩溶洼地(大岩脑洼地、燕子坨洼地)等。

重庆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区域地质背景

摘要:公园内发育各类地貌景观,以岩溶地貌景观为主兼有地质构造、地层剖面和水体景观,在十分有限的区域内集中了如此丰富的地质现象,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都极为稀有。且自然状态完好,科学系统完整,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公园内发育各类地貌景观,以岩溶地貌景观为主兼有地质构造、地层剖面和水体景观,在十分有限的区域内集中了如此丰富的地质现象,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都极为稀有。且自然状态完好,科学系统完整,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公园内有72个地质遗迹景点,对其进行定量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原理和方法,对各园区内的地质遗迹景观进行打分、评比,最后形成公园地质遗迹的综合价值等级评价结果。评价指标选定为科学价值(K)、美学价值(M)、历史文化价值(H)、典型性(D)、稀有性(X)、完整性(W)、系统性(F)七个,通过专家评分分别给出权重。地质遗迹评价因子中的每个评价指标按 100 分计数,每15 分为一个级差,划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档次。其中Ⅰ级:全国性的,遗迹评价综合得分100~85 分,属国家级;Ⅱ级:区域性的,遗迹评价综合得分85~70 分,属省级;Ⅲ级:地区性的,遗迹评价综合得分70~55 分,属地市级。

定量综合评价结果如下:

(1)公园内有国家级地质遗迹点11 处,点总数的15.28%,有岩溶洞穴(芙蓉洞)、天生硚(天龙硚、青龙硚、黑龙硚)、天坑(中石院天坑)等。

(2)省级地质遗迹点24 处,点总数的34.72%,主要有天坑(青龙天坑、神鹰天坑)等。

(3)省级以下级地质遗迹点37 处,占总数50.00%,有(一线泉、灵泉、三叠泉)、瀑布(龙孔飞瀑、飞天悬瀑)以及天坑(贺家坨天坑)、岩溶洼地(大岩脑洼地、燕子坨洼地)等。

主要景点

烟囱泉

在芙蓉江左岸陡崖上的直立溶隙中泉水析出的钙华形成三截圆管,状如烟囱,现今泉水又从这三截“烟囱”中间穿过,饶有趣味,为季节泉。

玛瑙飞泉

位于芙蓉江右岸,泉水自高处溶隙中飞洒而下,宛若珠帘银屏,阳光照耀下,彩虹飞架,彩练当空,蔚为壮观。流量估约2~10L/s。因富含过饱和的CaCO3的岩溶地下水出露地表后压力降低导致CO2逸出,CaCO3在谷壁上逐渐沉积下来,泉华不断往江边生长而突出呈⌒型,青苔漫布,生机盎然。

江口刨面

武隆地质公园芙蓉江园区江口镇附近基岩出露较为完整,典型剖面——江口地层剖面。该剖面为四川省地质局107地质队在1976年开展1∶20万南川幅区调时实测。剖面构造简单,层序清楚,古生物化石丰富,门类齐全,控制层位为古生代奥陶纪-二叠纪地层15组

芙蓉江断层

出露于芙蓉江园区内芙蓉江西岸,地表形态特征出露一般,局部地段不易辨识。断层呈南北向纵贯芙蓉江园区,延伸21km,断层在少数地段出露明显,断层标志明显。

坟天口断裂带

断裂带东西宽约2.5km,发育多条断层,断裂带内岩层产状变化较大,岩石破碎,断层地表形迹一般,走向近南北,呈波状变化,在月亮山等高处远观,各断层形迹依稀可辨,延伸长度不等。断裂带为江口—旧城褶断带的一部分,断层发育于背斜轴部,构造运动使本地区的地层岩性变化较大,从寒武系到二叠系均有出露,但出露宽度较窄,地层呈条带状近南北向展布。

朱子溪小背斜构造

出露于芙蓉江朱子溪河段,由江水切割了寒武系后暴露于地表,背斜发育于寒武系灰岩之中,芙蓉江两岸均有出露,背斜枢纽近东西向延伸,背斜面南西翼岩层产状较缓,倾向为225~240°,倾角为25~30°,北东翼岩层产状近于直立。两翼灰岩岩层层清晰可见,与水中折射倒影一起构成以水面为对称的对称图影,别有一翻风味。

开发建设

旅游可开发性

摘要:公园地处重庆市东南部,乌江下游,交通便利,客源较广。公园内各类地质遗迹众多,生态环境优良,不乏科研价值和美学价值都很高的地质遗迹景观,对它们进行科学有序的适度开发,不仅可以使之成为重庆市甚至是全国乃至世界岩溶研究的基地,而且还能使之成为一颗地质旅游之星。

公园地处重庆市东南部,乌江下游,交通便利,客源较广。公园内各类地质遗迹众多,生态环境优良,不乏科研价值和美学价值都很高的地质遗迹景观,对它们进行科学有序的适度开发,不仅可以使之成为重庆市甚至是全国乃至世界岩溶研究的基地,而且还能使之成为一颗地质旅游之星。

综上所述,重庆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丰富完整的地质遗迹既能为人们提供一个高品位的观光游览、科学研究、教科普及和文化娱乐场所,又对促进武隆旅游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美学欣赏价值

摘要:公园内各种地质遗迹除具有上述科研价值外,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例如:天生三硚岩溶残余地貌,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芙蓉洞溶洞群,钟乳密布,琳琅满目,各类钟乳、晶花造型奇特,似禽似兽,栩栩如生;龙水峡地缝,岩层裸露,沟狭崖陡,瀑布深潭相间分布,景色迷人;天星乡竖井(

公园内各种地质遗迹除具有上述科研价值外,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例如:天生三硚岩溶残余地貌,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芙蓉洞溶洞群,钟乳密布,琳琅满目,各类钟乳、晶花造型奇特,似禽似兽,栩栩如生;龙水峡地缝,岩层裸露,沟狭崖陡,瀑布深潭相间分布,景色迷人;天星乡竖井(落水洞)群,洞深口窄,各具形态,直上地下,直通地底等等。诸如此类的地质遗迹,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观赏价值,因而公园也是旅游观光、美学欣赏的好去处。

科研、科普价值

摘要:公园内出露广泛的碳酸盐岩地层,岩溶地貌极为发育,天生硚、溶洞、溶蚀谷、洼地、竖井、石牙、石柱等岩溶地貌遍布园区,它们是天然的地质学、岩溶学、自然地理学的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科学考察基地。公园是一座进行岩溶地貌发展的宏观变化及微观机理研究、进行国际岩溶地质对比的

公园内出露广泛的碳酸盐岩地层,岩溶地貌极为发育,天生硚、溶洞、溶蚀谷、洼地、竖井、石牙、石柱等岩溶地貌遍布园区,它们是天然的地质学、岩溶学、自然地理学的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科学考察基地。公园是一座进行岩溶地貌发展的宏观变化及微观机理研究、进行国际岩溶地质对比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地质遗迹丰富多样

在 211.57km2 的有限空间内融合了多种类型的地质遗迹,自然状态完好,系统完整,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都极为稀有。

有以岩溶洞穴、洞穴堆积物、天坑、峰丛洼地和天生硚为代表的岩溶地貌景观;有以芙蓉江峡谷、龙水峡地缝等为代表的流水侵蚀地貌景观;有以老岭沟正断层、芙蓉江断层为代表的中小型构造;有以江口剖面为代表的典型沉积岩相剖面;有以芙蓉江温泉、三叠泉、芙蓉江重庆段和龙孔瀑布为代表的温泉、冷泉景观、风景河段和瀑布景观。

总体来看,公园内的地质遗迹包括地貌景观、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和水体景观四大类。

品牌建设

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武隆县境内,地处长江支流乌江下游,由两个地质遗迹园区组成:位于县城北面的天坑三硚地质公园园区和位于县城东南面的芙蓉洞、芙蓉江地质公园园区,分别位于乌江的北岸和南岸,总面积454.7km2。 2004年,武隆成功申报并由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岩溶地质公园”,该公园属全国罕见的大型岩溶地质公园。

公园内的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以碳酸盐岩溶地貌最具特色,其溶洞群、天坑群、天生桥群、竖井群、峡谷、地缝、石林、石芽、峰丛、峰林、地下伏流、间歇泉、温泉分布十分广泛,组合十分完好,种类十分齐全,在全国目前发现的喀斯特地貌奇观中实属罕见,享有“中国地质奇观旅游之乡”的美誉。在2007年6月27日新西兰召开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武隆喀斯特景区被列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也是重庆市唯一的一处世界自然遗产。

在这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土地上,孕育了举世罕见的世界四大奇观与秀美神奇的山水风光:世界最大的溶洞群——芙蓉洞溶洞群;世界最大的天生桥群——武隆天生三桥群;世界口部面积最大的天坑——武隆中石院天坑;世界最大的竖井群——武隆天星竖井群和享有“川东九寨沟”的芙蓉江、“南国第一牧原”的仙女山、亚热带“生物基因库”的白马山、天险“乌江画廊”,形成美景托奇观,尽在山水间的完美格局。

为了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地质遗迹及风景资源,发展武隆地方经济,武隆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创建国家及世界地质公园领导小组。由武隆县国土资源局牵头,原武隆县芙蓉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协助,原重庆汇邦旅业有限公司具体实施,从2001年起开始申报,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投入资金近300万元,在2002年1月被重庆市国土资源局专家组评定为第一个市级地质公园。同年,项目业主委托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与成都地质遗迹评价中心的专家课题组到公园内考察,编制了《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地质景观资源调查评价报告》与《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并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地质专家卢耀如,中国旅游学地质研究专家陈安泽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地质公园办公室主任赵逊,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作为武隆岩溶地质公园的顾问和技术指导,全方位打造武隆岩溶地质景观。

管理建设

(一)加强重点遗迹保护,全力申报武隆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

为进一步加强武隆喀斯特地质遗迹的保护,当地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并由县喀斯特公司申请和落实专项保护经费,全面完善地质公园内的标识、标牌及碑文系统,其重点完善了天坑三硚地质公园园区水资源保护,环境绿化,芙蓉洞洞内环境的综合整治与保护。几年来,累计投入专项保护经费达1200万元。同时,积极申报武隆岩溶世界地质公园和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

(二)大力加强地质遗迹的评价工作

自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开园揭碑以来,2004年底,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开发地质遗迹资源及普及岩溶科学知识,我们委托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课题组,对武隆岩溶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和地质遗迹、旅游资源调查探测与评价,并分析研究重要岩溶现象的成因与演化规律,由陈伟海朱德浩黄保健朱学稳等编著,并由地质出版社出版了《重庆武隆岩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形成与评价》一书,此项工作为保护和管理好武隆岩溶地质公园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的依据。

(三)邀请国内外著名岩溶专家实地考察武隆岩溶地质公园

2005年10月中旬,我们邀请了国际岩溶科学考察团实地考察武隆岩溶地质公园,有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斯洛文尼亚和我国等国际著名岩溶学家、洞穴学家、水文地质学家等一行17人,实地踏勘武隆岩溶地质公园各地质遗迹景观,专家团考察后,对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和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四)建立科普环保教育实习基地

从2004年开始,我们已将天生三桥和武隆地缝景区申报并建立为重庆市大中学生环境教育实习基地,每年假期,均有1—2个学校近300名学生到基地实习。

基础设施建设

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累计投入地质遗迹保护经费1200万元,其中国家财政专项补助经费290万元,地方自筹910万元,项目完成情况如下:

(一)完成地质公园标识系统,主碑1座,分碑2座,碑文石刻33块,完成投资80万元。

(二)完成芙蓉洞洞体保湿复辉及危岩加固整治,完成投资160万元。

(三)完成两大园区植树造林绿化500亩,完成投资130万元。

(四)完成地质公园史迹保护项目——《武隆天坑三硚古驿站复建工程》,在公园内抢救复建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古驿站1座,仿唐古典园林建筑,现已完成项目勘察、建设用地、地灾、环评、设计、施工等全部工作,完成投资280万元。

(五)完成地质公园重要景观保护项目——《天坑三硚之天龙桥桥顶建筑物拆除项目》,为有效保护世界罕见的天然石拱桥——天龙桥,我们现已全部拆除桥顶上所有房屋建筑4幢(含职工宿舍1幢,办公楼1幢,商贸服务中心1幢,旅游公厕1幢),拆除房屋及设施建筑面积达3000㎡,完成投资180万元。

(六)完成天坑三硚地质科学博物馆改造项目——改造博物馆大厅600m2,新建地质公园模拟沙盘展示1座,增加地质公园实物标本展示、图片展示、新建多媒体演示厅100m2。完成投资80万元。

(七)完成天坑三硚园区河道治理工程——天龙桥至黑龙桥地质遗迹河道治理,护坡及堡坎工程(2公里)。完成投资140万元。

(八)完成地质公园核心区保护项目——《搬迁天坑三硚景区内客运观光索道项目》,我们现已将天坑三硚景区核心区内客运观光索道1条搬迁至天坑三硚核心区外,该项目投资为150万元。

五、建园以来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自建园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

(一)芙蓉洞、天坑三硚两大地质园区游客量以每年15%的速度逐年递增,园区旅游业已逐渐成为当地的主要支柱产业。

(二)通过地质遗迹项目保护,武隆喀斯特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园区基础接待服务设施档次明显提高。

(三)通过植树造林绿化500亩,园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四)公园园区直接解决就业人员300余人,并带动当地贫困山区2个乡镇、6个村9个社近5000村民脱贫致富。

一、航空(仙女山支线机场)

拟建的武隆仙女山旅游支线机场按飞行区指标为4C,跑道2800米×45米建设,投资估算为8.3亿元。该机场建成后,可承担波音系列民用飞机、直升机、小型救灾飞机的起降。建设武隆旅游支线机场,是全面提升武隆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能级,有效对接周边的张家界、九寨沟、桂林等著名旅游目的地,借助这些一级平台迅速融入国内国际大市场的战略选择。通过空间连接,能尽快形成“张家界——三峡——武隆”旅游金三角,通过区域合作强化重庆市长江上游旅游中心的功能。至2009年获国家民航局批准,2020年建成武隆仙女山旅游支线机场并投入使用。

目前,全国各地的旅客可乘坐航班到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再乘坐火车或汽车到达武隆。

二、铁路

渝怀铁路贯穿武隆全境,在武隆境内49.82公里,东连西引分别与重庆、怀化两大城市贯通。重庆到武隆的铁路里程167公里,在武隆境内设有6个车站(白马、羊角、土坎、武隆、中嘴、黄草),每天经停武隆的列车有13对;在重庆火车北站乘火车,特快车约2小时,普快车约2.5小时。铁路里程167公里,列车停靠武隆县县城火车站,车站在县城内,主城到武隆单程只需2个小时左右。2015年以前,渝怀铁路在“十二五”规划中纳入复线建设,南涪(南川至涪陵经武隆鸭江、平桥)铁路基本建成。

三、公路

1.高速公路

渝湘高速公路横贯武隆全境,境内67公里,东南与长沙相接。重庆到武隆只有139公里,单程只需70分钟。

2.干线公路

(1)国道319线。国道319线贯穿武隆全境,现以全面改扩建为高等级公路。目前重庆市到武隆公路里程为180公里,含渝涪高速公路115公里、涪陵滨江公路及319国道涪武二级公路65公里;从重庆朝天门汽车站出发,汽车每隔1.5小时发车一班,单程需3个小时左右。

(2)武务公路。武隆至贵州务川,共105公里,二级公路。

(3)垫道公路。垫江至道真,共82公里,二级公路。

(4)S409水白公路。武隆白马至南川水江,共40公里,三级公路。

武隆主要干线公路横跨东西,南北纵越,从四面八方都可以到达武隆。

四、水路

武隆处于乌江的下游,乌江横穿武隆全境,境内79公里。乌江航道随着三峡电站蓄水水位的提高,航道条件的改善,水路运输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黄金水道的优势凸显。武隆港区部总体规划为一个旅游客运作业区,即朱市坝旅游客运作业区;四个主要货运作业区,即肖家湾、白马、中嘴、土坎货运作业区。计划用15年左右的时间,将武隆港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高效优质服务的专业化港口和重庆市重点港区,以适应武隆县和黔北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中白马工业园区的白马港处于三峡库区深水位段,1000吨级轮船能长年进入。

内部交通

公交车

在武隆汽车站乘班车前往

旅游信息

门票信息:【收费】门市价:芙蓉洞:旺季(3月1日~10月31日):120.00元 淡季(11月1日~2月28日):65.00元芙蓉江:120元天生三桥:旺季(3月1日~10月31日),135.00元(含40.00元环保车转车费) 淡季(11月1日~2月28日),95.00元(含40.00元环保车转车费)龙水峡地缝:旺季(3~10月):115.00元 淡季(11~2月):85.00元

推荐路线

A线芙蓉洞、仙女山、天生三桥、黄柏渡漂流三日游

第一天上午由渝至武下午漂流黄柏渡 ,宿武隆或仙女山 。第二天上午游仙女山下午游天生三桥——宿武隆或新华农庄第三天上午游芙蓉洞中餐后返渝 。

B线芙蓉洞、仙女山、天生三桥(黄柏渡)二日游

第一天上午由渝至武下午游芙蓉洞或漂流黄柏渡—宿武隆或仙女山。第二天上午游仙女山下午游天生三桥后返渝 。

历史人文

2002年,建立芙蓉江、芙蓉洞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函(2002)40号);同年,由重庆市国土资源局评为“重庆市级地质公园”并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完成并编写的《重庆武隆天生硚-洞穴岩溶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

2004年,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重庆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国土资发 110号)。

2006年,芙蓉江、芙蓉洞国家风景名胜区与天生三硚风景区共同为国家质量评定为“AAAA”级景区;

2007年,武隆喀斯特地貌正式被31届世界遗产大会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2009年由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完成重庆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项目2010度实施方案。

2010年由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完成重庆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项目2011度实施方案4)根据调查研究成果,按《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国土资发89号)文件要求,进行《重庆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的编制工作。

2011年,升级成为国家“AAAAA”级景区;同年,武隆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建立重庆武隆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

游客之声

摘要:“我们这次到铁矿乡避暑纳凉,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民俗接待,体验到了山乡群众的热情好客。”7月中旬,一位重庆团市委老干部在“印象武隆,幸福铁矿”乡村旅游季到铁矿乡百胜村作客后,满怀感慨地说道,在那七天时间里,玩得充实、耍得开心、住得舒适、吃得放心,真正过了一段难忘

“我们这次到铁矿乡避暑纳凉,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民俗接待,体验到了山乡群众的热情好客。”7月中旬,一位重庆团市委老干部在“印象武隆,幸福铁矿”乡村旅游季到铁矿乡百胜村作客后,满怀感慨地说道,在那七天时间里,玩得充实、耍得开心、住得舒适、吃得放心,真正过了一段难忘的“神仙日子”。

独辟蹊径选路子

今年,铁矿乡党委、政府在认真贯彻实施县委、县政府两大战略,加速绿色崛起,推进“中国武隆公园”建设的实践中,通过对全乡自然优势、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和区位情况等乡情作客观分析后,确立了“独辟蹊径走新路,以乡村旅游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发展思路。

该乡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森林覆盖率达80%;多数村社海拔在1100至1500米之间,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夏、秋高温季节气温保持在20至24度之间,是人们避暑、纳凉、消夏的理想之地。近年来交通条件也有了较大改善,主城游客到铁矿,乘渝湘高速在南川水江下道,最多只需2个小时车程即可到达。境内雄峰峻岭巍峨,小溪清泉纵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被誉为锦绣画廊的大洞河、神秘壮观的大佛崖、秀美清丽的穆杨沟,具有传奇色彩的焦王寨、苍翠蜿蜒的大梁子等等。另外,乡土文化内涵也十分厚重,多姿多彩的农耕生产文化、绚丽壮观的山水文化、古朴淳厚的民俗文化各具特色。因此乡里决定乡村旅游以“纳凉、避暑、观光、体验”为主,打出特色牌,调浓文化味,以独有的方式展现铁矿魅力。

精心策划抓特色

为了不照抄照搬别人的东西,彰显铁矿自身的特色,乡里请了有关人士进行了精心策划,紧紧围绕“迎客、待客、送客”三个板块做文章。

首先在迎客进山时下足功夫。按照当地千年的民俗,举行了隆重的迎客进山的欢迎仪式,组织群众敲锣打鼓迎接,备好自产的糯米酒,并由村中青年男女唱起情意浓浓的酒歌,请客人喝“进山酒”、“洗尘酒”和“迎宾酒”后,再接到农家乐里住下来。

其次根据客人停留的时间,安排好每天的活动,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待承好客人。这期间,不光要求各村各社的农家乐主人注意室内外环境卫生,更要在居住、就餐上服好务。乡上村里还通过周密策划,在白天组织客人参观农耕器具展览,走访农户体验一些田间劳作,或欣赏大洞河优美壮丽的自然风光,或上山认识野菜,采摘中草药等活动。晚上,还要放映露天电影,举行猜灯谜、打糍粑和烧烤晚会,让客人过得充实,耍得开心。

植入文化强魅力

为了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魅力,该乡通过深入发掘乡土文化,并经提炼后植入旅游接待的全过程。

除按当地民风民俗,在迎接客人进山时高唱酒歌请喝进山酒,办酒宴时唱祝酒歌外,还建起农耕器具展览庭院,向客人展示了铁矿乡千年的农耕文化。在大佛岩下搭建观景平台,展示悠远的佛教文化。由当地老中医带队,组织客人上山采中草药,让他们认识强身、健体、养颜的药物,了解底蕴厚重的中草药文化。请村中的老年人讲述穆杨沟、焦王寨等神奇的传说故事。举办具有浓郁地域风情的摄影作品展览和特色食品加工、野菜宴的加工制作。加强与客人进行互动,组织了联谊联欢活动,由乡里、村上和团队客人排练文艺节目进行演出。让客人们在一次次活动和欢声笑语中了解铁矿,认识铁矿,加深对铁矿的印象,体验到这里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村民纯朴善良热情好客,不但享受了清凉世界的惬意和愉悦,还感受到来此乡村旅游的丰富多彩,有滋有味,从内心中产生来年重返铁矿的念头。

相关视频

武隆天生三桥世界自然遗产,《满城尽带黄金甲》曾在此取景!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