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武陵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武陵镇

中文名 : 武陵镇

所属地区:重庆市万州区

武陵镇是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生态镇、国家级环境优美镇、三峡库区全淹全迁移民一类重点集镇、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示范中心镇、重庆市中心镇、重庆市卫生镇。

武陵地处万州区西南部,位于万州、忠县、石柱三区(县)交界处。东与新乡镇隔江相望,南连忠县石宝镇,西接郭村镇龙沙镇,北邻瀼渡镇。距离万州主城(双河口)58公里,水路37公里。全镇幅员80.7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4.6万。城镇建成区面积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7235人(2017年)。

武陵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为郡县治所。北周时期(公元557年)设南都郡和源阳县,建德四年(公元575年)改为怀德郡和武宁县,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并入万州,设武陵巡检司。"武陵"一词沿用至今,历史上享有"小万县"的美誉。境内遗址众多,"武陵遗址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出土文物达2万余件,其中汉阙、虎钮𬭚于王等为国宝级文物。苏洵苏轼黄庭坚、王周等名家均在武陵作诗留赋。[1]

乡镇概况

武陵镇位于万州区西南部,地处万州、忠县、石柱三区(县)交界处,是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生态镇、国家级环境优美镇、市级卫生镇,三峡库区全淹全迁移民一类集镇,也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统筹城乡改革示范镇和市级中心镇,距离万州主城陆路73公里,水路37公里。

武陵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史遗存丰富。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居住(据最新考古发掘可上溯至旧石器时代),春秋时期(约2500年前)曾为巴国都城。西晋泰始二年(公元266年)为晋武陵郡驻地,太康元年(公元280)迁并于临沅所置武陵郡(今湖南常德)。北周时期(公元557年)设置南都郡和阳源县,后(公元575年)改为怀德郡和武宁县。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怀德郡,武宁县隶属南州(后改名万州)。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省武宁县入万州,设武宁巡检司;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万州降为万县。清乾隆时期,武宁更名为武陵,延续至今。武陵在近代历史上享有"小万县"的美誉。境内遗址众多,"武陵遗址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出土文物达2万余件,其中武陵汉阙为国宝级文物。宋代诗人苏洵、苏轼、黄庭坚、王周等均在武陵作诗留赋。

全镇幅员80.7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4.6万人。城镇建成区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7235人(2017年)。建有中小学4所、中心卫生院1所、市级示范敬老院1个。森林覆盖率达56%,城镇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完善,街道宽敞明亮,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经济社会发展

2014年完成镇乡生产总值57948万元,同比增长15.4%;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71.8万元,同比增长13%;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996元,同比增长13.6%。筹集3亿余元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安全饮用水、集镇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镇公路硬化里程达156公里,新造林1.2万亩,3.5万人实现了安全饮用水;武郭公路油化、片区敬老院建设、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示范点建设等29个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沿江公路升级改造工程、生态龙眼产业园、集镇移民安置小区帮扶等8个项目纳入了三峡后续规划。完成农村建设用地复垦1200亩,增加村集体收入3050万元。先后引进重庆雁谷、重庆如美、重庆万俱、重庆权科等8家农业企业,流转土地10000亩,栽植桂圆5000亩,血橙、花卉、中药材5000亩,引导群众栽植蜜柚8000亩,积极打造"万州桂圆"和"万州蜜柚"品牌。解决长达17年涉及500移民群众的征地遗留、垃圾填埋场建成后长达6年未启用等历史遗留问题56个,盘活国有存量土地300余亩,消化历年债务3000万元,率先信访三级终结2件;板凳龙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积极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完善镇级公共服务中心1个、村级便民服务大厅16个;采取"三推两考两公示"办法选拔村级后备干部205名,按照"两推一选"办法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转化后进党支部3个、新建"两新"党组织5个,基层班子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

视频

重庆市万州区武陵镇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