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桥头车站 (台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桥头车站
图片来自随意窝

桥头车站位于高雄市桥头区,其台语名称以旧称“桥仔头”称之。为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高雄捷运红线铁路车站,其中高雄捷运所使用的站名为桥头火车站,代号R23。在中华民国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在2001年举办的“历史建筑百景征选活动”里,旧台铁车站站体被选为第22名。 [1]

历史

台铁桥头车站

  • 1901年5月19日:设立“桥仔头乘降场”。
  • 1920年10月1日:改称“桥仔头驿”。
  • 1955年3月1日:改称“桥头车站”。
  • 2008年3月18日:停用日治时期旧站房,迁入捷运共构新站。
  • 2013年9月30日:启用多卡通刷卡机。
  • 2018年8月23日:由于热带性低气压24W影响,造成冈山=桥头区间溪水超过警戒线双向停驶。首次有普悠玛号(北上136次)停靠,随后原班列车改南下133次普悠玛号返回潮州。

高雄捷运桥头火车站

  • 2007年:由美浓窑朱邦雄博士创作桥头站陶壁公共艺术“天工开物”,尺寸12公尺高 × 9公尺宽 × 6公分至45公分厚。
  • 2008年3月9日:随著捷运红线“桥头火车站小港”段正式通车而启用。
  • 2012年12月23日:红线自本站往北延伸通车至南冈山站

车站构造

  • 捷运红线车站的两个出入口目前已经正式通车。并配合捷运转乘,台铁停用旧站房并与捷运使用共构新站。
  • 台铁纵贯线:平面车站(旧站已停用),侧式月台岛式月台各一座。
  • 红线:高架车站,岛式月台一座。
  • 地上三层,共有两个出口。
  • 桥头捷运车站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二号出入口的巨幅陶壁作品《天工开物》,由台湾知名陶艺家朱邦雄制作。天工开物宽九公尺、高十二公尺,共由1311块陶板组成,制作过程中耗费的陶土超过70公吨。

车站出口

出口1位于车站东侧,出口2位于车站西侧,两出口均设有无障碍电梯。

  • 出口1:桥头糖厂
  • 出口2:台铁桥头站

营运状况

  • 台铁车站部分目前为三等站,仅区间车停靠。为往冈山路竹台南方向旅客两铁转乘站之一,捷运通车后业绩增长2倍、假日5.7倍。由于高捷免费搭乘结束,使台铁转搭高捷人潮锐减,台铁决定取消对号列车停靠,改停区间快车。
  • 台铁车站一楼站房已经停用,现在由与高捷共构的跨站式站房出入车站。
  • 台铁旧式闽南语站名广播依桥头旧名“桥仔头”发音,新式站名广播一度更改为“桥头”直接发音,2016年底将新式的站名广播由“桥头”改回“桥仔头”发音。
  • 台铁站内设有“铁路之旅-小站巡礼纪念章”之戳章,可供旅客盖戳留念。
  • 捷运桥头火车站由于月台前后没有横渡线,列车需经由南冈山-桥头间北机厂道岔调头,但在2012年12月23日南冈山站通车后,本站回复为一般的停靠站,原先的落客月台亦回复载客功能。
  • 高雄捷运所属的“桥头火车站”在南冈山站通车前为红线的终点站,代号R23。日均进出人次为,在高雄捷运系统中排名第名;目前最高纪录为2012年11月的10,733人次,最低纪录为2020年4月的2,967人次。在南冈山站通车前,由于是端点站,大冈山地区的接驳车均由桥头车站发车,因而使用率较高,为高雄捷运高架车站中之第一名;南冈山站通车后,大部分公车客运改至南冈山站发车,且南冈山站有广大腹地以做停车场等,桥头车站运量大幅下跌至四千馀人次。2018年底,中央政府决定在桥头车站、桥头糖厂站东侧高速公路一带设立南科桥头园区,完工后运量应能得到挹注。
  • 本站是纵贯线南段停靠车次最少的车站。但因仍有高雄捷运的缘故而无影响到乘客权益。
  • 本站开放使用电子票证付费:

车站周边

1号出口:

2号出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