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的傳說故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檳榔的傳說故事
縣令窮困氣盛飽,飽時悵然易消吹。
金盤捧上醒慚愧,紅潮登頰綠玉催。
行氣破積殺蟲效,沉魚落雁慶幸歸。
逢人先敬宿砂仁,益智巴戟南四魁。
黃朱蘇紅詩有典,字裡行間殺蟲威。
傳說故事
《南史·;劉穆之傳》記:穆之少時家窮,好酒食,多見辱,劉妻常勸不聽。一次劉妻兄辦喜事,妻勸劉不要去,劉猶往。酒足飯飽,向妻兄要檳榔消食,妻兄諷刺說:「君常飢餓,不得飽食,何須檳榔消食。」後穆之做了丹陽尹,將設宴召妻兄,妻謝。劉說:「我不記仇。」等到妻兄歡飲將醉,劉令廚人用金盤滿裝檳榔捧上,妻兄甚感羞愧。
宋代黃庭堅詩云:
蠻煙雨里紅千里,逐水排痰肘後方。
莫笑忍飢窮縣令,煩君一斛寄檳榔。
宋代朱熹詩云:
憶昔南遊日,初曾面發紅。
藥囊知有用,茗碗詎能同。
蠲疾收殊效,修真錄異功。
三彭如不避,糜爛七非中。
古時有一個叫蘭香的姑娘,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勤勞賢惠。與本寨岩峰相親相愛。正在似漆如蜜時,蘭香肚子漸大,岩峰疑她不貞,要和她斷絕往來。蘭香父也認為她女兒做了丟人的事,又氣又恨,拿出一些檳榔要她快將其吃掉,到林間一死了之。蘭香含冤吞食了全部檳榔,泣不成聲地說了一句:「爹爹,保重。」奔向樹林,過了一些時候,蘭香自林中走出來,腹平如常,人們進林子一瞧,啊!原來她拉出一堆小蛇般的蟲子。這時大家才明白,姑娘得了蟲症,而檳榔能殺腹中所有的蟲。 [1]
《和漢醫考》中記:東印度和馬來西亞半島土人,常以檳榔切細,包以葉食之,口頰鮮紅,齒黑,海南至今有此習,食後面頰紅似醉酒。
宋代蘇東坡詩云:
兩頰紅潮增嫵媚,誰知儂是醉檳榔。
《紅樓夢》描寫吃檳榔,把檳榔、砂仁、豆蔻共放荷包中細嚼着吃。其中有《竹枝詞》一首即是描寫這種情況的。詞云:
檳榔名號聚都門,口袋盛來緊系身。
打子平金花養巧,逢人先教宿砂仁。
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講:嶺南人喜嚼檳榔以代茶,可預防瘴氣。羅本人初到嶺南時一點也不能吃,後由少吃變成離不開了。他總結其作用有四:一是使清醒的人變醉,二是喝醉的人變清醒,三是飢時食其能充飢,四是飽後食之能助消化。
南北朝梁人陶弘景將檳榔收入《名醫別錄》,稱其「除痰癖,殺三蟲」。
明代繆希雍《本草經疏》云:「檳榔人手足陽明經。足陽明為水谷之海,手陽明為傳導之官,二經相為灌輸,以運化精微。二經病則水谷不能一時消化,羈留而生痰癖,或濕熱停久,則變成諸蟲,此藥辛能散結破滯,苦能下泄殺蟲。」
《日華子本草》記載:「檳榔除一切風,下一切氣,通關節,利九竅,補五勞七傷,健脾補調,除煩,破癥結,下五膈氣。」
《本草綱目》稱:「治瀉痢後重,心腹諸痛,大小便氣秘,痰氣喘急,療諸瘧,御瘴癘。」
以上都說明人們在養生實踐中對檳榔喜好、讚譽,及其殺蟲的威力。不僅如此,連清朝宮廷中也受到影響。
光緒十一年七月.慈禧太后有兩種「法制檳榔片」。第一種:黨參60克,丁香、木香各6克,黃芪、白朮、竹茹各30克,厚朴15克,砂仁18克,燈心草9克。
共煎汁,加入檳榔片120克,煮透熬干,曬乾,再用鹽水炒成黃色。嚼食。益氣和中,醒脾開胃。第二種:橘皮、厚朴、蒼朮、鬱金、砂仁各60克,竹茹45克,石菖蒲15克。共煎汁,入檳榔片120克,再煮曬乾,用鹽水炒。化痰開竅、理氣解郁。
黎、傣二族有食檳榔之習俗,稱為「中國式的口香糖」。民謠日:「高高樹上結檳榔,誰先採到誰先嘗。」[2]
神話傳說
古時候炎帝有個女兒叫賓,她的郎君聰明英俊,在同妖魔相鬥中不幸被殺死,葬於崑崙石下,化成為一片樹林,結出果實。賓將果實裝在茶包里,帶在身旁,以示紀念。據說人們吃了這種果實就不怕妖魔作惡了。在古代將檳榔視為兩種外形不同的檳和榔,其實就一種。 相傳,遠古海南一妖名三彭,無惡不作,上帝派來賓與三彭鬥了七天七夜,三彭抵擋不住逃到五指山。恰遇一挑夫喝泉水,三彭變小蟲順水潛入挑夫腹中。三彭師母三姑趕來幫三彭打敗了賓,且用大石壓在五指山下。賓為了拯救人民,變成檳榔樹,葉形掃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