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染疫4关键症状,这四种人快去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染疫4关键症状,这四种人快去筛

台湾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大爆发,国内已连续10天本土确诊病例破百,短短10天本土累计3102例,本岛只剩下台东县苦守净土,确诊仍维持0。面对疫情严峻时刻,许多民众人心惶惶,身体一有不舒服就深怕自己是不是染疫。

对此,卫福部疾管署网站整理出几大主要症状,若民众有出现类似症状,加上有遇到其他3项状况,请依照规定前往医院快筛。

新冠肺炎主要症状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研究团队曾在研究中指出,新冠肺炎主要症状包含以下14种:发烧咳嗽腹泻、精神混淆、肚痛、胸痛、喉咙痛、严重呼吸急促、无食欲、严重疲惫、嗅觉改变(丧失)、头痛、不寻常的肌肉酸痛、声音沙哑。

对此,根据疾管署网站资料显示,重症个案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并进展至严重肺炎、呼吸道窘迫症候群或多重器官衰竭、休克等。 除上述症状外,亦有部分个案可能出肠胃道症状(多数以腹泻症状表现)或嗅觉、味觉丧失(或异常)等。

如何判定需不需要去快筛

如何判定需不需要去快筛,基层医疗协会理事长林应然就建议在医疗量能负荷吃紧的情况下,如果你是有接触史、到过高风险足迹、收过细胞警讯和有相关症状,这四种人建议快筛,如果在非热点区,无症状建议自主健康管理,否则只会更消耗医疗量能,没办法把资源留给需要的人。

卫福部疾管署网站整理出几大主要症状,若民众有出现类似症状,加上有遇到其他3项状况,请依照规定前往医院快筛。[1]

这四种人建议快筛

如果你是有接触史、到过高风险足迹、收过细胞警讯和有相关症状,这四种人建议作快速筛检[2]

曾与接触者有接触史

本土疫情频传,各地超商、卖场开始实施实联制。对此,网路传出讯息指,只要与确诊者同一时间去过超商、大卖场等地,就会被通知成为密切接触者?要居家隔离7天?事实查核中心表示,此为“部分错误”消息。

“TFC 台湾事实查核中心”今日PO文表示,中央疫情流行指挥中心副指挥官陈宗彦指出,“密切接触者”的定义为未配戴口罩,且在近距离与确诊者有15分钟以上的接触。民众若被匡列为密切接触者,必须居家隔离14天,这是由疫调人员去认定,传言称“同一时间去超商、大卖场就会被列为接触者”、“居家隔离7天”,是错误的讯息。[3]

到过或身处高风险足迹

我跟确诊者去过同一个地方,代表我染疫的风险很高吗?

疾病管制署防疫医师苏家彬,详解:指挥中心公布足迹的地点,若与确诊者接触时间很短、非近距离等,理论上染疫风险相对低;但因不能确定跟确诊者接触的型态,如双方口罩是否戴好、有没有打喷嚏或咳嗽等状况,仍可能有风险。

在疫调中,确诊者在传染期间,长时间密切接触的家人、职场同事等,均会被列为“居家隔离”对象;有些接触者没密切接触,如同一栋办公大楼但不同楼层、或有接触但只擦身而过,风险较低,则要求“自主健康管理”。[4].

收过细胞警讯

4/20-5/19赴高风险区停留较久将收细胞简讯 [健康资讯]

[5].

有相关的症状

发烧咳嗽腹泻的确是要注意,但不是只要符合一项就一定要去快筛,基层医疗协会理事长林应然说:“如果是在比较不是热区的地方,那边感染的人不多的地方,其实也不尽然一定要这样去快筛。”

如果是在比较不是热区的地方,那边感染的人不多的地方,其实也不尽然一定要这样去快筛,自觉有症状才到快筛站的民众,以发烧、喉咙痛、咳嗽、腹泻最多,如果在高风险区无症状 最好的方式就是居家隔离,基层医疗协会理事长林应然说:“在家里尽量准备,一些可以预留的房间,如果可以的话预留给你的亲人”

想做快筛要怎么做?

指挥中心医疗应变组副组长罗一钧说,快筛阳性不会立刻作为确诊标准,还要做 PCR 筛检才会确诊,不过只要是快筛阳性,都会认为高度怀疑的病例,会马上让他们到医院进行隔离;如果没有隔离病室的话,就会到防疫旅馆、集中检疫所。

目前因应疫情日益严峻,全台各县市陆续设置快筛站中,多数医院都可以进行筛检,若有社群风险高的区域地方政府也会另外设置快筛站。想要快筛的人可以确认自己是否有符合底下的几个条件:

1. 谁可以去筛检:曾去过高风险区域。

2. 什么时候可以去快筛:详见每个快筛站营运时间,板桥医院有提供 13:00 开始发号码牌的服务。

3. 快筛费用:免费。(部分风险低的县市采自费)

4. 什么时候可以知道结果:快速抗原检测15分钟,然而准确度比较低;RT-PCR 则需 1-2 天。

5. 等待结果时要怎么办:建议回家做居家隔离,高风险者到集中检疫所。

指挥官陈时中也在 5月19日也别呼吁大众无接触史、活动使且无症状者,就没有筛检的必要,否则反而容易接触到其他感染者,暴露在染疫风险当中。[6].

疫情要降到二级警戒,每天本土病例必须是10个以下,短期之内太难做到,只希望民众能够做好自我防护,缩减社区传播链。

视频

谁该快筛? 医师:有症状+高风险接触史|华视新闻 20210525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