樞密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樞密院 中國古代中央機構。封建時代中央官署名,五代至元的最高軍事機構,唐始設樞密使,掌文書,以宦官任之[1]。
後唐改稱樞密院,樞密使輔佐宰相,分掌軍政。宋設樞密院與"中書"分掌軍政大權,號稱"二府"。遼代按南北面官設北樞密院和南樞密院。元代,樞密院主管軍事機密事務、邊地防務、併兼禁軍。明代,朱元璋廢之,改設大都督府統軍。樞密院的設置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帝對軍權的直接控制。
演變
樞密院萌芽於唐朝中後期,經發展,鼎盛於五代,宋代時雖機構漸趨於完備而龐大,但權力已大大下降。
樞密院的建立與發展,經過了幾大變化:一變於僖、昭宗時期掌樞密之宦官"堂狀後貼黃",奪宰相之權;再變於後梁更用士人;三變於後唐專用武將,"任重於宰相,宰相自此失職";四變於晉宰相兼樞密使,二者合一;五變於樞密使兼宰相再領節度使,自此樞密使權力達到它的全盛時期。
由此可以說,唐末、五代樞密院權力的增長,除本身地位的特殊外,還得力於兩種情況,一是唐末惡性膨脹的宦官政治,再是五代軍閥割據的武官政治[2]。故北宋結束軍閥割據局面後,為防止藩鎮割據的重演,改變了樞密兼宰相、節度使這一制度,規定文武分治,樞密院只管軍事,且脫離實際指揮兵權的具體事務,它雖與宰相同為二府,但實際已降到副相的地位了。
職能
樞密院掌軍國機務、兵防、邊備、戎馬之政令,出納密命,以佐邦治。凡侍衛諸班直、內外禁兵招募、閱試、遷補、屯戍、賞罰之事,皆掌之。以升揀、廢置揭帖兵籍;有調發更戍,則遣使給降兵符。除授內侍省官及武選官,將領路分都監、緣邊都巡檢使以上。大事則稟奏,其付授者用宣;小事則擬進,其付授者用扎。先具所得旨,關門下省審覆。面得旨者為錄白,批奏得畫者為畫旨,並留為底。惟以白紙錄送,皆候報施行。其被御寶批旨者,即送門下省繳覆。應給誥者,關中書省命詞。即事干大計,造作、支移軍器,及除都副承旨、三衙管軍、三路沿邊帥臣、太僕寺官,文臣換右職,仍同三省取旨。
縱觀唐初樞密院只有掌機要文書一人,到宋代成為一個龐大機構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中國古代具體制度在人治與法治鬥爭的狹縫中發展變樣的經過。同時也可說明,在根本制度沒有改變的情況下,任何具體制度無論初設時的主觀願望多麼良好,其最後結果總是事與願違,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已經邏輯地證明了這一點。
視頻
樞密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古代官署和官位名稱,個人圖書館,2019-11-19
- ↑ 五代:政治文化轉型的關鍵時期 ,搜狐,201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