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林载爵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林载爵

图片来自联合新闻网
英文名 Linden Lin
性别
出生 (1951-06-16) 1951年6月16日(72岁)
台湾 台东县太麻里乡三和村
教育程度
  • 东海大学历史系学士毕
    (1973年)
  • 东海大学历史系硕士毕
    (1975年)
  • 剑桥大学历史系博士肄业
    (1984─1986年)
  • 哈佛大学访问学人
    (1986─1987年)
职业 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人
配偶 文庭澍
奖项
  • 金鼎奖杂志编辑奖(与吴翎君合领)
    (1989年)
  • 金鼎奖杂志出版奖人文社会类
    (1990年)
  • 台东县荣誉县民
    (2005年)
  • 金石堂书店年度出版风云人物
    (2010年)
  • 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骑士勋位
    (2011年)
  • 金鼎奖图书类特别贡献奖
    (2012年)

林载爵(1951年6月16日),出生于台湾台东县太麻里乡三和村。台湾著名出版人,现任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人。在担任台北书展基金会董事长期间因在台推广法国文学并促进台法之间的文化交流,于2011年2月9日受法国政府颁赠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的骑士勋位,为台湾出版界获此殊荣之第一人[1][2]。近年来致力于东亚出版圈的联系与交流,与日本、韩国、中国大陆、香港等五地出版人共组“东亚出版人会议”(East Asia Publishers Conference),展开实质的合作计画。

从台东到东海

林载爵祖籍今天的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旧镇镇锦江村,祖先于1835年来台,在宜兰县五结乡利泽简落地生根。其祖父林朝钦于1930年代南下花东海岸经营定置渔场,1937年来到台东县太麻里乡三和村,带起该地定置渔业和柴鱼产业,而他就在这个眺望著太平洋的环境出生长大,并就读附近的华源国小。十三岁念完台东中学一年级后,他们全家搬到了台南市居住,长荣国中毕业后他顺利考取台南一中,高三时念的是当时整个年级只有一班的文组。并加入《南一中青年》社开启编辑的人生,并且以“土戈车”的笔名发表了许多文章。在这里他结识了一群关心国事、思想前进的青年,于1968年3月28日他与同学林瑞明、苏元良、郑梓等人成立了爱国社团“丹心社”[3]。1969年林载爵考取东海大学历史系,并成为校园刊物《大度风》与《东风》的主编与社长。他也是在这里认识他未来的人生伴侣文庭澍女士。1972年也就是他大三那年的三月,他发现了台湾文坛的左派前辈杨逵在学校对面的东海花园隐居耕读。之后他便时常去找杨逵老先生访谈并阅读他的作品,不久后更以这些访谈为基础陆续发表了〈访问杨逵先生-东海花园的主人〉与〈台湾文学的两种精神-杨逵与锺理和之比较〉两篇文章[4],展开他评论日据时期台湾文学的写作生涯。在念东海大学历史系硕士班时,关心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他选择以谭嗣同作为其研究主题。1975年他以《谭嗣同评传》作为其硕士毕业论文,1978年被收录于王寿南教授编的《中国历代思想家》系列中。除了台湾文学以及中国近代思想史之外,林载爵亦热心投入东海大学校史的编纂。为庆祝东海大学建校25周年,他于1981年完成了《东海大学校史(民国四十四年至六十九年)》的撰写。1995年创校40周年,他又担任了《东海风:东海大学的历史》的执行主编。

联经出版公司

林载爵在军旅生涯期间即开始投稿甫创刊的左翼杂志《夏潮》,1977年退伍后被当时《夏潮》的总编辑苏庆黎女士吸收担任编辑,以历史的角度剖析台湾文学。1978年十月开始,他在连续四期的《夏潮》中开辟了“台湾史料选读”专栏,主笔介绍并以政治经济学的角度重新解读日治时代的“台湾文化协会”、“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新台湾联盟”和“社会问题研究会”[5]。同年年底他离开《夏潮》加入了联合报创办人王惕吾先生创立的联经出版公司,并在不久后于东海大学历史系任教,开始台中台北两地奔波的工作生涯。1981年时,王惕吾希望能编一套供一般读者阅读的中国文化史书籍,于是从美国请来刘岱教授担任主编,并找到当时海内外文史社会科学领域一时之选的学者,以文化的根源与拓展、历代的学术、典章制度、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思想、文学、科技、艺术及宗教礼俗等十个层面为论述范畴,从1981年到1983年底,完成了一套13册的《中国文化新论》。其中林载爵除了撰写〈天道变易,世运终始-历史思想中的发展观念〉、〈人的自觉-人文思想的兴起〉两篇文章外,所有学者的联系协调工作,都由他一人包办,而《中国文化新论》也在1983年获得金鼎奖的肯定。之后王惕吾决定栽培这位年轻人,提供他三年的奖学金出国深造。林载爵于是在1984年申请上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博士班,主攻维多利亚时代的自由主义思想。在奖学金的第三年时他决定去美国哈佛大学当访问学人。1987年回国后,林载爵继续在东海大学历史系教书,同时也开始担任联经出版公司的总编辑。2000年之后联经越来越需要林载爵全心的投入,于是2001年,为报王惕吾先生栽培之恩[6],他毅然决定放弃再过六年即可获得的东海大学退休金,辞去教职成为全职的专业出版人。2004年5月4日他从刘国瑞先生手中接下联经出版公司发行人的位置,并继续担任总编辑的工作[7]。2012年获得第36届金鼎奖图书类特别贡献奖的殊荣[8]

与黄仁宇之友谊

林载爵于1988年与著名的中国史学专家黄仁宇结识,1993年第二次碰面时他们已成为好友。1996年他到台湾的时候,林载爵邀请他到东海大学去作一系列的演讲。那是他第一次到台湾的大学作有系统性的演讲,总题是〈中国近代史的出路〉[9]。借由这份联系,联经出版公司也在台湾经销其名著《万历十五年》,并发行他包括《中国大历史》和《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在内的许多作品。其中最富意义的莫过于黄仁宇于1998年八月亲口托付林载爵要在自己过世后出版的英文回忆录。2000年1月8日黄先生去世,其夫人Gayle Huang女士随即寄出书稿给林载爵,交给联经翻译出版。隔年2001年联经便发行了这长达40万字的钜作:《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然Gayle Huang女士不幸于2000年11月20日往生,未能见到他先生回忆录的问世[10]

出版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在林载爵担任联经出版公司总编辑期间,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事情莫过于在高行健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两位文学家分别于2000年与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联经即已出版翻译了他们的作品。其中高行健的《灵山》从1990年出版到2000年之前,总共还卖不出三千本,但在2000年十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截至2001年二月初台北国际书展结束后,共卖出多达十六万本,而联经所出版高行健的其他系列的作品也跟著受到青睐,包括《一个人的圣经》大卖七万本,剧作《八月雪》也热卖了一万五千本。

著作

  • 1978 《谭嗣同》,王寿南编,《中国历代思想家》,第四十八册,台北:商务。
  • 1978 《中国近百年经济史,1890-1949》,Albert Feuerwerker著,台北:华世(翻译)。
  • 1981 《东海大学校史(民国四十四年至六十九年)》,台中:东海大学。
  • 1981-83 《中国文化新论》系列,台北:联经(执行主编)。
  • 1991 《台湾发展图录,1951-1990》,台北:联经(执行主编)。
  • 1995 《东海风:东海大学的历史》,台中:东海大学(执行主编)。
  • 1996 《台湾文学的两种精神》,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参考资料

  1. 联经发行人林载爵 荣获法国文艺勋章
  2. Dedicated Taiwanese publisher named Knight of the Arts and Letters
  3. 《青春之歌:追忆1970年代台湾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华》郑鸿生著。台北市:联经,2001年
  4. 《中外文学》第二卷第七期,1973年12月
  5. 〈当代台湾历史论述的双重挑战〉王晴佳著。《思想》2期,2006年
  6. 林载爵:高品质出版如何影响时代
  7. 林载爵接任联经出版公司发行人. [2011-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8. 第36届金鼎奖入围名单公布 林载爵、殷允芃获特别贡献奖
  9. 林载爵:高品质出版如何影响时代
  10. 〈编者说明〉林载爵著,于《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黄仁宇著,张逸安译。台北市:联经,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