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文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林文采博士,马来西亚籍华人。著名萨提亚亲子婚恋专家。美国心理辅导学博士;[1] 美国临床辅导学博士;著名的萨提亚临床督导及课程导师;马来西亚萨

提亚中心首席导师;中国NLP学院首席萨提亚导师;由著名萨提亚大师约翰·贝曼JohnBanmen博士强力推荐萨提亚导师,从事辅导二十五年,担任广播电台心理

辅导节目主持人十五年。中国等地进行教学、辅导工作。因其以美国心理学博士的功底学习萨提亚模式,是不错的理论架构与个案治疗并重的萨提亚导师。

  • 中文名:林文采国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代表作品:《萨提亚亲子关系:孩子行为矫正版》、《心理营养》
  • 主要成就:美国心理辅导学博士、美国临床辅导学博士

人物简介

针对孩子的已经形成不良习惯,林文采老师独创了一套行之有效方法:《萨提亚亲子关系:孩子行为矫正版》专题工作坊。通过学习,能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走回正常的成长轨道,与父母重新恢复有效而亲密的沟通,赢回孩子的“心”。

分享

林文采:中国父母的特点是太过焦虑

做虎妈还是猫妈?

生活周刊: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的一本书《虎妈的战歌》使得西方社会对中国式严管教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对于虎妈还是猫妈的教育模式,您个人持哪种观点?哪种方式对孩子成长更有利?

林文采: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究竟是虎妈还是猫妈的教育方式好,主要还是要看孩子的个性,如果这个孩子的抗压能力很强,性格比较稳重,倒是可以考虑相对从严的管教方式。但是这种教育理论不能作为所有人的标准。对于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温和的教育方式可能对他们更加有利。我的观点,最好的方式是“温和与坚持并重”,用温和的方式管教,但是对于行为准则和道德底线的界限一定要坚持,让孩子懂得哪些事能做,哪些万万不能做,让其清楚其中的规则和底线。我坚信,孩子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6岁时,他们应该学会如何进行自我管理,父母应该花费更多时间去了解和观察孩子,而不是干涉孩子。

生活周刊:那您认为中国父母的教育方式值得肯定的多,还是否定的多?

林文采:说实话,我对很多中国父母的教育方式是不敢苟同的。在中国整个的文化背景里面,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亲往往扮演的角色投入程度很低,可能他们大多把时间放在为家庭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援。我更建议,父亲要抽出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待在一起,孩子在4-5岁阶段,是最需要得到父亲的认同和肯定的。再有,中国父母的特点就是太过焦虑,这种焦虑对孩子来说压力很大,对他们的成长非常不利。在中国,我发现很多父母特别喜欢攀比,比谁家的小孩有出息,学习好,读名校。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让孩子们能够快快乐乐地成长,做好他们自己。满足了他们不同阶段的心理营养,每个孩子都会成为出色的孩子,未来都会发挥得很好。 了解孩子的心理营养

生活周刊:您认为,不同的阶段父母需要满足孩子哪些“心理营养”呢?

林文采:在0-3个月的早期,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营养叫做“没有条件的接纳”。刚刚出生的婴儿非常脆弱,生活的一切都需要爸爸妈妈来帮助他、安慰他、照顾他,最需要的就是父母能够无条件地接纳他。同时,在这3个月还要让他知道妈妈把他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没有任何事情比他更重要。

视频

林文采博士视频课《从诞生到婚礼》试听课

萨提亚国际导师林文采博士视频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