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松山港 |
---|
![]() 图片来自国土交通省 航线名称 日本偏港 |
松山港(日语:松山港/まつやまこう Matsuyama-kou)是一个位于日本爱媛县松山市的港湾,管理者是爱媛县。在港湾法上被列入重要港湾,在港则法上被指定为特定港。松山港自古就是濑户内海重要的交通据点,万叶集中的熟田津被认为就是松山港中的古三津。现在松山港也是有众多渡轮和货船停泊的重要港口。在松山港停靠的大多数客运渡轮使用港区中的松山观光港部分[1]。
日本商港。位于四国西北濑户内海岸临伊予滩,港市之西。西北至广岛港40海里,至岩国港37海里,西至北九州门司港区94海里,至九州东北部别府港69海里,有轮渡航线连接,至丰后水道连接点53海里,东北至今治港31海里,也有轮渡航线相连;港区分布南起重信川口,北至白石岬,伸展10多公里,中心港区是松山港区,这里有:丸善码头,长400米,水深12米,可泊靠5万吨级油轮; 第一码头,长370米,水深10米,可泊靠万吨级油轮;第二码头,长230米,水深5.5米,为3000吨级轮渡码头。北部高滨港区有两个栈桥泊位,一个水深13米,另一个6-8米,外兴居岛为屏障。南部为西恒生港区ZAIMOKU码头,长370米,水深10米,可靠泊1.6万吨级船只。
历史
松山港位于四国西北部爱媛县中部,是发展成为重要港口之一的港口。[2]
1890年,被称为松山象征的Botchan列车的开通和阪神航线的开通,使松山港成为了港口。
松山港的整修工程于1918年由爱媛县开始,最初以内港交通为重点,主要开发高滨地区和三滨内港地区,但随著港口力量的发展,我们开始开发1945年的外港区,从2014年开始,我们一直把它作为国家直接控制的项目进行推广。1945年8月,三滨町与松山市合并,港名更名为松山港。1951年被指定为重要港口,1954年爱媛县成为港口管理者,被指定为开放港口。1960年以来,以翁山港港口计划为基础,以今出地区和外港地区为中心,推进了港口设施的开发,包括交通省直管项目。
此后,随著腹地工业活动的进展,吉田滨、外港和高滨地区的设施开发和扩建,港口力量逐年增加。
1993年3月,松山港后面的松山港区被指定为FAZ(进口促进区),外港的新码头集装箱旨在形成四国和濑户内经济区的贸易基地。码头等港口设施正在开发用于大型集装箱船。
视频
参考文献
- ↑ 松山観光港ターミナル(会社概要)
- ↑ 关于松山港,爱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