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園養兔記(張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杏園養兔記》是中國當代作家張杰的散文。
作品欣賞
杏園養兔記
父親和母親在村外承包了一處杏園。每年的四月份,正是杏花盛開的時節。這時候的杏園,便成了美麗的童話世界。杏花之美,美在花形。薄薄嫩嫩的花瓣,亭亭玉立的花蕊,給人清新脫俗之感。杏花之美,美在花色。或是純白,像棉花,像白沙,給人純潔無瑕之感。或是粉紅,白中透粉,粉中透紅,像剛搽過胭脂一樣俊亮。
父母在杏園裡養了兔子。我們先是挖了一些的兔舍,然後把兔子放了下去。 兔舍為什麼要挖在地下?你可能有這樣的疑問。之所以挖在地下,一來可以防暑保暖。二來,主要考慮的還是成本。在地下挖洞,不需要專門的兔籠,可以節略開支。再說,兔子還有一個嗜好,那就是會在沒事的時候打洞。既擴大了居住的空間,又鍛煉了身體,何樂而不為呢!
兔子的主要食物應該是牧草和兔糧。幼兔應以苜蓿草和提摩西草為主,成兔則以提摩西草和成兔糧為主。但在當時,是沒有這樣的條件的。記憶中兔子的食物除了草,再就是些乾的樹葉啥的。有時候,也可以餵食菜葉子。等到太陽升高了,晶瑩的露水被陽光帶走之後,我們才開始用鐮刀去割草。帶着露水的草是不行的,兔子吃了會鬧肚子,減了體重。兔子的食物都是相對固定的,而且是些容易消化的東西。每天要餵到五六次,
每天,父母總是握着兔子的長長的耳朵,把兔子從洞裡提出來,讓它們在地面上活動。一來可以尋些吃的,二來也可以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曬些太陽,保證身體健康。
杏園裡來了幾個不速之客,是女兒侄女和外甥。外甥最大,女兒在中,侄女最小,他們彼此相差了十個月。兔子膽小,看見陌生人來了,便都躲得遠遠地。瞪着通紅的眼睛,小心翼翼地看着他們。孩子們天性喜歡兔子,便去追趕起來。兔子們見狀,便都跳回自己的洞裡,嚇得不敢出來。
「我們進洞去抓。」女兒提議說。她是東道主,自然不能敗了客人的興致。說着,便要探身入洞,父母忙小聲喝止。
「小兔子膽小,你們會嚇着它們的。不如這樣,等明天的時候,我給你們草,你們去餵兔子,這樣兔子就和你們慢慢地熟了,就不再往着自己害怕,你們就可以和它們玩了。」父母一面忙着手頭的活,一面和孩子們小聲商量着。
「要不,你們仨去樹底下找找,看看有沒有掉下來的杏。自己掉下來的杏,很甜的。」孩子們便輕易地被動員走了。父母拿了草去安撫兔子們,它們警惕地藏在洞裡,眼中滿是驚懼。從小,兔子們還沒有見過這樣的陣仗,它們嚇壞了。
第二天,父母去地頭割草去了。回來去餵兔子,竟然少了好幾隻小兔子。「莫不是讓東西給叼直了。」母親有些擔心起來。「不會吧。昨天晚上,我還起來了好幾次,給它們添草,數着沒少呀。」兩人也一時沒有了頭緒。
進了屋,孩子們已經起炕了。他們自己穿好了衣服,貓在炕腳上,看到我們進來,都把眼睛看向了我們,眼中似乎有種不可告人的神情。被子沒有疊,鼓鼓囊囊地,似乎是有人還睡在裡面。
「我們少了幾隻小兔子,你們看見了嗎?」我問。
孩子畢竟是孩子,心裡是藏不住東西的。只見外甥猛地一掀被子,天呀,被子裡面有三隻小兔子正在裡面吃着䓍呢。我們都笑了。
「讓它們到外面來吧。在被子裡面仔細憋着它們。」我說。話還未完,三個孩子便一個人抱了一隻兔子,從炕上溜了下來,瞬間便滑到了杏園裡。小兔子對三個孩子給予了充分的信任,還在孩子們的懷抱中吃到草。眼睛紅紅的,嘴角上揚着,幸福得很。孩子們聚在一起,圍着三隻小兔子,在看它們吃草,嘴巴抖抖地。
等兔子們長大了,父母便留下幾對成年的兔子,其它的兔子便拿到集市上去賣。兔子都是成對賣的,集市上的人買回去,也是回家自己養的。等養大了,也便拿到集市上去賣。這樣,家庭日常的開支便有了。也有農家養雞的,養鴨的,養鵝的,無一不是用於家庭小的開支的。那時候的家庭家家都開了家庭銀行,銀行里的流水便是這些雞呀,鴨呀,鵝呀什麼的。這樣,父母的杏園裡,便有了雙份的收入。雖不是收入很多,可是自己的辛苦和汗水換來的收入,也是讓人倍感欣慰和溫暖。可是,每當有了收入,父母的笑容便會掛在臉上,許久才會退去。便也有了自我的鼓勵,鉚足了幹勁,又去奔生活了。世間的平常的人們,絕大多數過得都是和我的父母一樣的生活。即使生活再怎麼辛苦,可是他們覺得有奔頭;雖然生活不易,可他們卻視為日常。
杏花不僅美麗,而且生命力頑強。雙是一年的四月,又是杏花盛開的時候,夜裡下了一夜的雨。父親穿了雨衣,一晚上起來了好幾趟。一會兒去看兔舍,看看是不是進了水。一會兒又去園子裡轉,看看杏花是不是被打落了。就是回了小屋,也睡不着,於是便索性坐在了炕邊,聽着外面的風雨響成一片。母親雖然躺在小炕上,可也擔心着兔子和杏花,一夜沒有合眼。
第二天天剛放晴,父母便急急地穿了衣服,出了小屋去查看自己的心頭念。兔舍都安然無恙,兔子在裡面正在吃着昨晚的青草呢。風雨之後的杏花上面,還帶着昨晚的雨水,晶瑩剔透,閃着光亮。我想,所謂杏花帶雨便是如此了。雨後的杏花,顯得更加精神抖擻,一朵朵傲然挺立,明亮奪目,攝人心魄。
作者簡介
張杰,中學高級教師,從教30餘年,牢記「立德樹人」的理念,自覺把理論學習貫徹落實在工作中。多年擔任高中語文學科組長,協調同事做好教學常規的落實工作。
參考資料
- ↑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