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此条目需要编修,以确保文法、用词、语气、格式、标点等使用恰当。 (2019年9月20日) |
李焕之(1919年1月12日——2000年3月19日),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原籍福建晋江,1919年出生于香港,少年时代在厦门度过。[1]
李焕之创立了中央民族乐团,历任中央歌舞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央民族乐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他创作的合唱曲《保卫祖国》、《青年颂》、《我们齐声歌唱》、《社会主义好》,交响乐《春节组曲》、《第一交响曲》等在我国广为流传。[2]
简介
在鲁迅艺术学院师从冼星海学习作曲指挥,毕业后留校任教员。抗战胜利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新中国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团团长、中央歌舞团艺术指导、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创作的《春节组曲》已成为我国春晚必演曲目;《社会主义好》高度颂扬了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的人民新中 国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繁荣景象,唱出全国人民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教育和影响了新中国几代人的思想和成长。[3]
1936年入上海音专从师于萧友梅。抗战爆发后,在厦门、香港等地从事革命歌曲创作。1938年就读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结业后留校任教,并主编《民族音乐》。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联大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活跃在音乐战线上,历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团长、中央歌舞团艺术指导、中央民族乐团团长等职。
自1954年起,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音协创作委员会主任,《音乐创作》主编等职务。1985年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四十余年来,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除了传唱一时的《民主建国进行曲》、《新中国青年进行曲》、《社会主义好》等歌曲外,主要有管弦乐《春节组曲》、《第一交响乐——英雄海岛》,古琴弦歌合唱《苏武》,古筝协奏曲《汨罗江幻想曲》,独幕歌剧《异国之秋》等,还编有《作曲教程》,并撰写了三百余篇论文,部分收入《音乐创作散论》一书。
李焕之自幼爱好民间音乐,热心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1935年后,即开始创作歌曲,作有《牧羊哀歌》(郭沫若词)、《黄花曲》(蒋光慈词)等。[4]
合唱指挥
李焕之在合唱指挥、理论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在革命战争时期,他曾多次指挥大合唱《黄河》、歌剧《白毛女》的演出。1957年在第6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上,他指挥北京青年业余合唱队的演出获得金质奖章。他的音乐理论著作有:《作曲教程》、《怎样学习作曲》、《音乐创作散论》、《民族民间音乐数论》、《论作曲的艺术》等。
大事记
1934年,李焕之在泉州培元中学念高中。
1936年春,李焕之考进上海国立专科学校,跟著名音乐教育家肖友梅学习和声。他聪颖好学,不久就显露出艺术才华。年方16岁时,就创作了曲谱《牧羊哀曲》,这是他的第一部音乐作品。
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李焕之在香港加入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抗战青年社,投入抗日文艺活动。
1938年7月,年方18的李焕之,终于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刚进入而立之年的李焕之便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团长、中央歌舞艺术团指导。
1957年,李焕之带领并执棒指挥的北京青年民歌合唱团赴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合唱比赛,荣获金质奖章,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1958年10月,李焕之参加首都文化界慰问团来到阔别22年的厦门前线,心情非常激动。海防前线军民的英雄气概激励他创作了《第一交响乐--英雄海 岛》。希扬作词、李焕之作曲的合唱《社会主义好》在全国广为传唱。李焕之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创作和声配器的管乐总谱。
1960年,李焕之担任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进入不惑之年的李焕之,创作的激情如江河汹涌,新作源源而出。
1981年,李焕之作为中国作曲家的首席代表,赴香港出席“亚洲作曲家大会与音乐节”。他根据古琴曲《离骚》为素材,创作的古筝协奏曲《汨罗江幻想曲》,在开幕式上首演,受到亚洲各国音乐界人士的交口称赞。在这次大会上,李焕之还作了《当代中国音乐创作概述》的报告。
1983年6月,李焕之和我国音乐界知名人士来泉州、厦门采集有关祖国统一的音乐题材。
1984年7月29日,他创作的《开始曲》寄到了厦门电台。
1986年9月29日,这支音调轻快、色彩鲜明、抒情优美的《开始曲》在厦门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
1985年2月6日晚上,首都民族文化宫灯火辉煌,这里正举行李焕之和夫人李群的作品音乐会。在这场演出中,李焕之、李群伉俪向听众献上20余首动人心弦
的歌曲和乐曲。66岁的李焕之还登台指挥,把音乐会推向高潮。
1987年初,李焕之应香港中乐团之约,创作了为箜族、大合唱与民族管弦乐协奏的《箜簇引》,4月份在香港中乐团首演,轰动香江。
1987年,中国音协成立了《当代中国》丛书音乐卷编辑部,时任中国音协主席的李焕之担任主编。他的工作作风十分深入细致,全书共60余万字,一些难度
高、问题复杂的章节,他都反复修改,对文稿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的表述和改动甚为精妙,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政治智慧和深厚笔力绝难达此境界。
1989年,厦门与北京音乐界共同筹划拍摄一部歌颂鹭岛儿女为主题的电视音乐片《白鹭女神之歌》,由厦门歌词作家朱家麒先行写出一组声乐套曲的歌词(共
9首)。邀请李焕之和夫人李群分别为主题歌《白鹭女神之歌》和儿童歌曲《快乐的小白鹭》谱曲,两位老人欣然应允。
1997年,当李焕之一收到香港诗人王一桃的歌词《香港回归曲》,便欣喜若狂,“情不自禁地一口气地谱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