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曾祖母的嫁妆(席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曾祖母的嫁妆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曾祖母的嫁妆》中国当代作家席洁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我最初看到它的时候,是在老家一间旧物间里。

它被弃置在一只同样落满灰尘的旧木架上,和生锈的压面条机一同顶着沾满灰浆的复合肥袋,旁边几只农药罐,七零八落地滚在一处,但它身上轧制的精致花纹和铜饰的古朴造型,以及因年代久远而呈现出的暗褐色,透过一层厚厚的尘土,显示出它的来历不凡。

这是一只旧皮箱。

我小心地把它从高处取下来,搬到院子里阳光充足的地方,轻轻地掀起云状的锁扣,一股尘封的潮湿霉味散了出来:里边是一些旧针线,几块布头鞋样,锈掉的顶针,还有一张第一代身份证。

上面是一位年老的妇人,出生于1931年——她是堂叔的母亲,我见过几次,是祖父的嫂子,我叫大奶奶的,已故去十多年了。

问了堂叔方知道这箱子并不是大奶奶的,而是我祖父的母亲当年的嫁妆。

我用软布将它细细擦拭干净,凝神端详。

它长约一尺三寸,宽七寸,高五寸五,箱子通体轧有立体牡丹花纹饰,有着旧时年画的风格,古朴写意,是花开富贵之寓意,两边铜质的半弧形双耳提手,厚重无华,沉稳有力。

内外均以黄牛皮紧紧裹制,里面设有皮质小夹层,用苎麻线细细缝制边缘,表面似是刷了层水漆,确保防水防蛀。

箱盖内侧有一方纸片,不足巴掌大小,因年代久远呈土黄色,蝇头小楷的墨迹清晰可辨,从右至左竖书:“高州怡兴,本店专××皮箱衣帽×盒等,××或近有无耻之徒,冒高州名目,请为辨别,铺在粤东省城隍庙前左边坐南向北,第六间开张,同治元年。”(其间并无标点,为易读加之)

面对这张小小的,如被陈茶浸染过的一方字迹,令我一时陷入久远而陌生的历史长河中。

“粤东省”是广东省古时的别称,林则徐查禁鸦片,奏折中有:“伏查粤东地处海滨,番舶络绎……”

高州由原茂名县发展而来,现为高州市,至于城隍庙,古时各地皆有,既是古代农耕文明发展而来的原始民间信仰,亦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源发地和传播地。

“同治元年”,这最后的落笔让我暗吃一惊。

同治元年是1862年,祖父生于1925年,前面有两个哥哥。

那时的女子十五六就出嫁了,故曾祖母最多差不多1905年前后嫁入曾祖父家,这皮箱却要比她大了近半个多世纪

因此极有可能是母亲赠与女儿或祖母赠与孙女,从曾祖母往上算至少要三代人,如果说最初作为陪嫁而购买,那这姑娘应是1845年左右生人,正是因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的第三年,用历史教科书上的定义是:“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我仅知曾祖母姓马,若她母亲或祖母赠予这皮箱作为陪嫁,那最初用这箱子的姑娘姓甚名谁已无可考。

更难以揣测的是祖父祖上一直在中原南部一个闭塞落后的小山村中,世代以天为食、以地为生,时至今日,堂弟的两个孩子都未去过距此不到五百公里的省城,在当时交通贸易更不发达,且又兵荒马乱的年代,那粤东高州海边的姑娘如何嫁入北方这连牛车都少见的山坳的?

也许一开始是在南方成的亲,后因战乱、饥荒或是求学、做营生,随夫北上,历经半个多世纪辗转流落至此?

查了下资料,这种皮箱在当时差不多要五个大洋,当时物价很难考证。

老舍先生笔下的“骆驼祥子”拉一个月黄包车才挣三个大洋,那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再向前推半个世纪呢?——这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农家所无法承受的。

况且南方重男轻女的思想也很严重,嫁女儿都是为了少张嘴吃饭,收些聘礼,有哪户庄稼人会给女儿买只中看不中用且价格昂贵的皮箱呢?

有箱子自然要放东西,衣物,首饰,贴身细软。

想想南方水田里顶着毒辣辣日头的姑娘们,恐怕连鞋子都没得穿,哪里来的这些劳什子,还得装进考究的皮箱子里?!

钱先生的《围城》里有个新女性孙小姐,她倒是有只皮箱来着。

窃以为能用这箱子的姑娘,必定是读过书认得字的。

这古老的皮箱在午后阳光中反射着陈年普洱的色泽,它历经同治、光绪、宣统、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新中国成立。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间无数战争灾荒,目睹了多少人间生离死别,爱恨情仇,它曾承载过一个个待嫁姑娘们的这辈子最体面的一身新嫁衣,往来家信,抑或出嫁前一晚母亲手腕上脱下的玉镯,或是为将来出世孩子打制的银锁……

母亲的陪嫁送给女儿,做了母亲的女儿又将自己这唯一的信物给了明天就要远嫁今晚还要赖在自己床头睡最后一夜的最小的丫头。

那些年方二八的姑娘们,生命还未绽放,便颠着小脚同这箱子,一并过了门和她们从未谋面的男人们过生活,为人妻人母。

受穷也好,受气也罢,挨打挨饿都得忍了,细心伺候公婆,照顾小姑小叔,和妯娌们和睦相处,最后所有的委屈终在一个大胖小子的呱呱坠地中得以释放,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

无论男女,只要兴旺。

曾祖母一生有过八个孩子,四个夭折,那些姑娘们怕也是如此,最美的季节全在照顾一个个先后出生的孩子身上,直到不能再生。

她们一生都没有名字,只是在夫君家的姓前加一个“氏”。

现在它空空如也,一言不发,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炽烈的感情,那些彻心的悲伤,那一生都没有机会再回去的故乡,那未见得最后一面的生养自己的双亲,唯有在深夜抱着怀中待哺的幼子,仰望清冷的月夜,暗自垂泪。

抑或连这些也没有,只是或平淡或麻木,颠沛流离的生活,常空空如也的腹肠,还有日复一日毫无目的的等待和期盼,都随着开启箱盖那一瞬间,化作一股湿冷的潮气,消散在五月立夏刺目的阳光里。

如今,她静静地躺在我书房的一角。

我将祖父生前的日记、手稿、照片,祖母的线板、木梳,帕子放进去,闲来打开翻看一二,在古老的皮革气味的氤氲中,回到美好童年的旧时光……[1]

作者简介

席洁,虽是理工科出身,却始终爱好文学及历史、哲学,喜欢运动,旅游,摄影并将其变成文字以抒怀,“读万卷书,更需行万里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