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曾侯乙编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曾侯乙编钟,编钟是我国古代的礼乐重器,历史悠久,不仅用于祭祀天地、宴宾奉祖、祈安颂福,而且用于育人、教乐。

古代统治者每逢盛大或重大庆典,都冶铸钟或鼎器,以示威严祥和,故而编钟又称和钟,鼓钟之乐成为王侯帝豪的特权。

春秋战国时期编钟风靡一时,和其它乐器如琴、笙、鼓、编磬等成为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而曾侯乙墓编钟可以说是代表目前已出土同类乐器的最高水准。

曾侯乙编钟由65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称之为“稀世珍宝”。

曾侯乙墓编钟的铸成,表明中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它是中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文明古国”的历史辉煌。

曾侯乙编钟,高273CM长748CM宽335CM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文物,也是早期的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于1978年在中国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现存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学界为之震惊,也印证了中国是制造使用编钟最早的国家。因为在2000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出土经过

1977年9月,湖北随州城郊的一个小山包上,沉睡于地下2430年后,曾侯乙编钟得以重见天日。

随州城郊擂鼓墩驻军扩建营房过程中, 偶然发现了曾侯乙墓。这是个面积达220平方米、比长沙马王堆汉墓大6倍的“超级古墓”[1]。 这是中国文物考古音乐史和冶铸史上的空前发现。

当勘测小组赶到现场时,部队施工打的炮眼距古墓顶层仅差80厘米,只要再放一炮,这座藏有千古奇珍的古墓就会永远不复存在。

1978年5月22日凌晨5时,墓室积水抽干后,雄伟壮观的曾侯乙编钟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所有在场的人都被这座精美绝伦的青铜铸器惊呆了:历经二千四百多年,重达2567公斤的65个大小编钟整整齐齐地挂在木质钟架上。

结构特点

编钟出土后,文化部的音乐家黄翔鹏王湘等人赶到现场,对全套编钟逐个测音。检测结果显示:曾侯乙编钟音域跨越5个半八度,只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全。

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最上层3组19件为钮钟,形体较小,有方形钮,有篆体铭文,但文呈圆柱形,枚为柱状字较少,只标注音名。中下两层5组共45件为甬钟[2],有长柄,钟体遍饰浮雕式蟠虺纹[3],细密精致,外加楚惠王送的一枚镈钟[4]共65枚。钟上有错金铭文,除“曾侯乙作持”外,都是关于音乐方面的。

在鼓中部和左面标出不同音高如宫、羽、宫曾等22个名称,另一面铸有律名、调式和高音名称以及曾国与楚、周、齐、晋的律名和音阶名称的对应关系。另有一件镈钟,位于下层甬钟中间,形体硕大,钮呈双龙蛇形,龙体卷曲,回首后顾,蛇位于龙首之上,盘绕相对,动势跃然浮现。器表亦作蟠虺装饰,枚[5]扁平。镈钟上有铭文,记述此镈钟楚惠王赠送的殉葬品。

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横梁木质,绘饰以漆,横梁两端有雕饰龙纹的青铜套。中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以头、手托顶梁架,中部还有铜柱加固。铜人着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以之作为钟座,使编钟更显华贵。

名称由来

因编钟中,45件甬钟上有铭文“曾侯乙乍𠱾”,因此得名曾侯乙编钟。

形制

曾侯乙编钟数量巨大,完整无缺。编钟的钟架高大,由长短不同的两面木架垂直相交组成,长面位于墓西,长7.48米,高2.65米;靠南的一面长3.35米,高2.73米。在木架中有7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6个铜铸佩剑武士和8根圆柱承托住整个编钟,形成上、中、下三层。钟架及挂钩有246个。铜人著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

分类

曾侯乙编钟共65件,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

上层三组为钮钟,19件。形体较小,有方形钮,有篆体铭文,但文为圆柱形,枚为柱状字较少,只标注音名。

中层三组为甬钟,33件。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

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甬钟,12件。有长柄,钟体遍饰浮雕式蟠虺纹,细密精致。

钟上有错金铭文,除“曾侯乙乍𠱾”外,都是关于音乐方面的。在鼓中部和左面标出不同音高如宫、羽、宫曾等22个名称,另一面铸有律名、调式和高音名称以及曾国与楚、周、齐、晋的律名和音阶名称的对应关系。

另有楚惠王送的镈钟,1件。楚王酓章镈钟位于下层甬锺中间,形体硕大,钮饰为两对蟠龙对峙,其下一对回首卷尾,其上一对引颈对衔。钲部两侧以浮雕龙纹为衬地,并有五个圆泡形饰呈梅花状排列,器表亦作蟠虺装饰,枚扁平近于椭圆,口平。正面钲间铸铭:“隹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阳,楚王酓章乍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阳,其永𠱾用享”。记述此镈锺乃楚惠王赠送的殉葬品。楚惠王得知曾侯乙去世的消息之后,于在位第56年(公元前433年)特制镈锺用作祭祀。这为编钟铸造和该墓下葬年代提供了可考的依据。

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千克;最小的1件通高20.2厘米,重2.4千克;钟体总重2567千克,加上锺架(含挂钩)铜质部分,合计4421.48千克,是中国出土的最大的青铜编钟

悬挂

编钟的悬挂有三种方式:下层锺用环挂式,挂钩为爬虎套环和双杆套环两种中层锺用钩挂式,挂钩为框架钩焊钩两种;上层锺用插挂式,是以插销入挥、串钩锺钮。

锺及架的装饰,取有人、兽、龙、花、几何形等多种题材,采用了圆雕[6]浮雕阴刻雕绘线描等多种技法。加之精巧的布局和细微的刻划,达到了极好的美化效果。整架编钟,宏观巍峨庄重,微观精美华丽,是耐人观赏的艺术佳作。

钟上均铸有篆书铭文,共2828字,其内容全面地反映了战国时期乐律学达到的高度水平,对研究战国历史、音乐冶铸技术等,都有着极高的价值。

演奏

曾侯乙编钟的击奏工具共有八件。六件7字形小木槌,当由三人各执一对,分别掌奏中层的三组锺,并兼顾上层钮锺,主奏旋律。两件长215厘米、粗6.6厘米的彩绘大棒,由两人分执,掌奏下层大钟,可配以和声,或烘托气氛。

这套造型壮观、配备齐全、音列充实、音频准确的大型编钟,堪数中国古代编钟之最,并以其数量之多,铸造之精,保存之好,音律之全,音域之广,音色之美,乐律铭文之珍贵,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观”,是“精神世界的圣山”,“文明古国的象征”。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一套编钟。

铸造

曾侯乙编钟的铸造,有造型、浇铸和铸后加工。

铸型是由陶范组合而成,其中甬钟的铸型需要136块范、芯。

浇铸上层钮钟,中层甬钟是倒置浇铸而成;下层甬钟是正置浇铸而成。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金有六齐(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曾侯乙编钟的合金含量73.66%~78.25%;含量为12.49%~14.46%;含量一般小于2%;其他金属元素含量小于1‰。曾侯乙编钟的铜与锡的比例大约6:1。

实验证明,当含锡量为5.76%~12.48%时,钟的第二分音较强,声音尖锐单调;当含锡量大于13.03%时,钟的基音和第三、五分音较强,音色丰富悦耳;而当锡含量高于18%~20%时,青铜会脆而不经敲击。少量含铅(<3%)可以让声音变短,而含铅量高又会时声音干涩。

大多钟在铸后进行了磨砺加工。一方面,减少了铸造的缺陷;另一方面,进行了调音。调音时的磨砺是对称的。

音域

曾侯乙编钟深埋地下二千余年,至今仍能演奏乐曲,音律准确,音色优美,称得上是“天下第一乐器”。这套编钟音域宽广,自C2(64.8Hz)至D7(2329.1Hz),共有五个八度音程,又一大二度。


中心音域内具十二半音,可以旋宫转调,演奏五声、六声和七声音阶的音乐作品,音色十分优美。每个钟可以敲出呈三度音程的两个乐音(即正鼓音、侧鼓音。音差:小三度41个,大三度23个),且互不干扰,亦可同时敲击产生和声。全套编钟可以发出低音中音高音三种声音,下层的大钟,声音低沉浑厚,音量大、余音长;中层较大的钟,声音圆润明亮,音量较大、余音也较长;中层较小的钟,声音清脆、嘹亮,音量较小、余音较短;上层钮钟声音透明纯净,音量较小、余音稍长。

曾侯乙墓中还有敲击编钟的工具,中上层编钟用T字形木槌敲击,下层的大型甬钟用长圆木棒敲击。这种演奏方式在墓中出土的彩漆鸳鸯盒的彩绘上得到了印证。

音列

曾侯乙编钟(以及曾侯乙编磬)上,丰富的文字资料,让人们对先秦的乐学体系有了更深的认识。

曾侯乙编钟采用了十二音位体系(是十二律体系的变种),这十二个音可以分为三组,“基”、“角”、“曾”。“四基”即四个基础音:徵、羽、宫、商。它们分别有两个变化音:“角”为基音上方大三度,“曾”为基音上方两个大三度。这样,十二个音可以包含在这三音组之中了。

按照“姑洗”为宫标音

音位 G A♭ A B♭ B C C# D E♭ E F F#

基 徵 羽 宫 商

角 徵角 羽角 宫角 商角

曾 宫曾 商曾 徵曾 羽曾

曾侯乙编钟中,大多铭文标音都是以“姑洗”为宫。平均来看,姑洗为宫的音,比A440标准音的音高,要低35音分。而姑洗宫标准音,是甬钟(中 · 二 · 8)的正鼓音,频率为256.4Hz。

同时,很多铭文阐述了不同阶名的对应关系。比如“兽钟之下角,穆钟之商,姑洗之宫,浊新钟之终”。

曾侯乙编钟的低音区的音密集;高音区的音比较稀疏。

上层钮钟甬钟不同均。甬钟是以姑洗为宫进行标音。上层二、三组钮钟以无铎为宫的音列(无铎均),上层一组钮钟,属于浊文王均。它们可能来自于其他钟组,同时,三组钮钟均五音不全。

中、下层甬钟是曾侯乙编钟的主体。

中层甬钟,三组钟构成相互重叠的三个音列。如果三组钟正鼓音、侧鼓音相互补充,可以在C4到G5之间,构成完备的半音阶序列。中、低音部分,正鼓音按照徵、羽、宫、商、角重复排列。高音部分正鼓音、侧鼓音构成六声音阶:宫、商、角、羽曾、徵、羽(即 C6, D6, E6, F6, G6, A6, C7)。

下层甬钟,两组钟的侧鼓音不明显,正鼓音可以构成七声音阶(下徵音阶)。

视频

曾侯乙编钟相关视频

曾侯乙墓考古发掘视频
纪录片片段:曾侯乙编钟演奏《东方红》
简单的曾侯乙编钟介绍

参考文献

  1. 曾侯乙墓:敲醒华夏正统之音 音乐篇,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10期 作者: 王子初
  2. 你知道甬钟、钮钟、编钟的区别吗?到这里边看展览边学习吧,网易2019-06-21 · 坚韧的不拔
  3. 蟠螭纹和蟠虺纹的区别?,雅昌艺术网,2016-11-24 16:37:17
  4. 祀孔大典祭祀乐器——镈钟 编钟(图),北方网,2004-11-09 09:51
  5. 我国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编钟上突起的这些东西叫什么?,微思
  6. 圆雕,收藏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