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曙光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曙光桥
图片来自时光旅人 Time Traveler

曙光桥原铁路桥,紧临中山桥,建于日治昭和十二年(民国二十六年),名为“日出桥”,光复后改为今名“中山桥”。旧名为“米仑溪桥”,是位于台湾花莲县花莲市美仑溪河口的一座景观桥梁,曙光桥其名称源自站于其上东望太平洋可迎接第一道曙光。该桥起造于日本时代,临近美仑溪口,在清朝时曾是运送官兵到丰川(今丰村)的起点,因而被称为“陆军港”,溪口也是汉人第一次登陆花莲的地方。

沿革

当时为铁路路线花莲港支线的铁道桥,横跨美仑溪以联络花莲港花莲市。 花莲旧火车站至花莲港码头,早年建有铁路花莲港支线,兴建于昭和六年(民国廿年),花莲港支线日治时期设四站:一“入船站”,位于今花莲港务局西侧,光复后易名“民立站”。二“日出站”,位于今亚士都饭店越海岸路东侧,光复后易名“新村站”。三“米仑站”,位于花莲中学后方越海岸路下阶梯,昔称“鸟踏石”聚落,光复后始易名“美仑站”。四“东花莲港站”,位于今花莲港内港处,光复后易名“花莲港站”。[1]

后来随著北回铁路的竣工、花莲车站西迁,整个铁路业务跟著迁移,昔日临港线铁道及铁桥也就跟著荒废停止使用。该铁道支线废除后,花莲县政府将其改建为木栈桥,供行人及自行车通行。2000年(民国89年),花莲县县长王庆丰规划“南北滨自行车道”,以南滨公园为起点沿旧临港支线至北滨公园,再沿旧铁道至花莲港北侧管制站,获行政院环保署经费补助及台湾铁路管理局同意使用土地后,花莲县政府将原本铁道桥铺上木栈道,曙光桥长度125公尺,宽3公尺全长四公里。为提供自行车及行人行走的景观桥。曾见证花东铁路发展史,具有独特历史意义,民国94年3月花莲县府登录为历史建筑。2005年(民国94年)3月经登录列为花莲县历史建筑。[2]

交通

大众运输

搭乘北回线铁路火车至花莲火车站,转搭花莲客运105线,至北滨公园站下车,曙光桥即位于北滨公园内。

自行开车

南下:过雪山隧道由苏澳交流道下往台9号方向行驶,到达花莲市后,沿中山路直行,至与海滨路岔口左转后直行即可到达北滨公园,曙光桥即位于北滨公园内。 北上:沿台9线行驶至中山路右转,往海滨路处岔口左转直行即可到达北滨公园,曙光桥即位于北滨公园内。

影片

20190730曙光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