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前身为景德镇陶瓷馆,该馆作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是国内少数专业性陶瓷博物馆之一,地址在景德镇市莲社北路169号。1954年1月正式开放,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84平方米,展厅面积3194平方米。馆藏文物丰富,八个展示厅展示了自汉唐以来历代陶瓷珍品,其近现代和当代景德镇陶瓷珍品为陶瓷馆所特有。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项目工程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项目总占地面积近5万5千平方米,土建工程于2005年初步完工,完成投资9000多万。

建筑特点

明闾”、“清园”两组古建筑群布局有致,白墙青瓦,雕檐翘角,环绕翠绿竹古松。气势雄伟的门楼,曲致清澈的明湖,小巧玲珑的兀然亭、环翠亭各成情趣,错落其间。“明闾”有闾门、店铺、祠堂、民宅八栋建筑。其中闾门在我国明代建筑遗存中较为罕见的,它与安徽歙县溪南明路亭同属明代建筑中精致的建筑小品。“清园”有四栋不同类型的清代建筑。其中有构架精犷壮观,雕刻[1]彩饰华丽堂皇的祠堂;有气势轩昂、用料考究的窑柴行老板大宅。它们是研究景德镇的经济、建筑、陶瓷发展史难得的实物资料。同时又可以一览古时景德镇民间建筑之风貌,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游览价值。

旅游特色

1994年10月,陶瓷民俗博览馆被省委、省政府授牌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11月又入选为全国100家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陶瓷文化博览区(含民俗馆、古窑瓷厂)2004年11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现已成为瓷都最着名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

基本概述

景德镇陶瓷馆位于景德镇市区莲社路。郭沫若亲笔题写的“景德镇陶瓷馆”六个大字镶嵌在门楼上。该馆建于建国初期,后规模不断扩大,展出内容分“历史之部”,“新中国之部”和专题展览厅。 前者以朝代为序,展出古瓷1000多件;后者按类别陈列,展出建国后收藏的陶瓷珍品1500多件。有五代的青瓷、白瓷;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卵白瓷、釉里红;明代的青花瓷[2] 、五彩瓷、斗彩、各类颜色釉瓷;清代的数十类精品陶瓷。现代各陶瓷工厂、陶瓷 研究所和陶瓷名家的作品也都有收藏。是来景德镇观光的游客不可不游的去处。 这些珍贵的陶瓷真实地反映了景德镇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展示了历代景德镇陶瓷工人的聪明智慧和伟大创造。驻足欣赏,令人流连忘返。

历史文化

瓷都——景德镇,是世界陶瓷艺园一颗灿烂的明珠。景德镇陶瓷馆以特有的陈列形式,“集历代名瓷于一室,述千年历史于一时”,展示了瓷都的悠久历史。

据史籍记载:景德镇冶陶始于季汉,唐代有陶窑、霍窑。产品色素润,有"假玉器"美称。五代至宋,窑场遍布镇内及镇郊南河两岸,五代白瓷已达到现代的瓷质标准;宋代影青瓷质细腻,色莹润,光致茂美,着行海内,成为我国青白瓷系的故乡。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在镇置监镇官,制器进御,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元代曾设"浮梁瓷局"掌烧宫廷用瓷,当时成功烧造了青花、釉里红、铜红釉、霁蓝釉、卵白釉及釉上三彩、金彩等新品种,尤以青花艺术名扬四海。明初在镇珠山设御窑厂,瓷业出现官、民窑竟市的繁荣景况。官窑以永乐、宣德青花、祭红、甜白釉,成化斗彩、孔雀绿与娇黄釉,以及嘉靖、万历的五彩、矾红彩,均名噪一时;民窑则以自由奔放的青花、弘治至嘉靖的珐华彩及素三彩等引人注目。这时的景德镇,正是"火光红焰照天,夜令人不能寝的“四时雷电镇”。清代制瓷技艺精进,康、雍、干时期攀登了我国制瓷历史上的高峰。康熙五彩、三彩、珐琅彩,雍正粉彩、墨彩,以及乾隆古铜彩、玲珑等品种精妙绝伦;这一时期的郎窑红、美人醉、钧红、天青、茶叶末和炉钧、珐翠等高、低温颜色釉丰富多彩,取得了超越前古的成就。此后,随着社会的江河日下,瓷业生产日渐衰败,陶瓷艺术流入堆砌、繁琐,黯然失色。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资料社会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古老的手工瓷业的生产、管理,沿着现代化方向发展,景德镇陶瓷重绽新蕾。具有传统特色以及创新花色的品种不断增加,产品质量、产量日新月异。青花、粉彩、青花玲珑等品种荣获国家金质奖、高温颜色釉瓷,薄胎瓷获国家银质奖,另有多项产品分别获得轻工部、江西省优质产品奖。

景德镇瓷器以她特有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中外人民的赞誉。景德镇--这颗灿烂的明珠将永放光华!

视频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相关视频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爱上博物馆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