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普列汉诺夫的美学文艺学论著汇编。普列汉诺夫著,曹葆华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本书另作为《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5卷由三联书店于1984年出版。

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文集收入作者自1888年起至1913年止的有关美学文艺学论著19篇(部),其重要美学文艺学著作大多收入在内。全书分两册,共80.3万字。本文集的论著有些早有译文,有的甚至不止一种译本。收入本集的论著均由译者根据苏联社会经济书籍出版社1958年版重译或新译。

本书的内容有关于艺术的起源、什么是美和艺术、文艺的社会功能、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以及形象思维等;涉及的美学现象范围很广,从小说、诗歌、绘画、戏剧、音乐、舞蹈至雕塑等等,几乎包括所有的艺术门类。在19篇(部)论著中,《没有地址的信》和《艺术与社会生活》最为著称。《没有地址的信》写于1899—1900年,是普列汉诺夫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分析艺术的起源和发展的早期著作之一。本书曾有过鲁迅的译本,题为《艺术论》,1930年由上海光华书店刊行,1957年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此书原是作为论艺术的一组文章而构思的,这一构思后来没有实现。现存文字由作者生前和死后发表的作品集合而成,共有6封书信。这些信分析了原始民族的艺术,证明了艺术对社会的从属关系,证明了人类艺术活动与生产劳动有着直接的联系。引证了许多资产阶级学者实地考察得来的资料,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得出了劳动先于原始艺术的结论。原始人最初是以实用观点看待事物的,只是后来才对它们有了审美的要求,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是由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所决定的。此外,还对艺术的定义、审美趣味和概念的根源等问题作了富有创见的探讨。《艺术与社会生活》是作者另一部重要文艺学论著,系根据他1912年11月在列日和巴黎所作的学术报告改写而成,1912—1913年发表于《同时代人》杂志上。本书曾有冯雪峰的译本,上海水沫书店1929年初版,1930年2版,上海生活书店1938年2版。全文分为3大部分。考察了产生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和功利主义的艺术观点的社会条件,论述了艺术在阶级社会中的地位,艺术与解放运动的关系,以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等问题。指出,在阶级社会中,作家的活动是受到他所从属的阶级制约的。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是不利于艺术发展的。还论及思想内容的决定意义、美的标准的具体性等问题。

本文集包含着作者丰富的美学和文艺学思想,有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对原始艺术与原始人的生产劳动和游戏的关系及劳动和游戏关系的论述,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艺术起源于劳动的思想。他的“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的观点,纠正了列夫·托尔斯泰关于“艺术表现人的感情”的定义的片面性,后来并被称为经典的艺术形象思维论。此外,对审美的心理根源与社会根源的分析,对艺术活动的功利性的看法,对现代资产阶级艺术之所以走向悲观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分析,都极富有独到见解并对后来的文艺学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从美学文艺理论和美学史研究的角度看,本文集中有关对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和托尔斯泰等人的美学理论和文艺观点的评论和研究文章也颇为引人注目。作者的思想观点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集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工作者的必备书籍。

作者介绍

普列汉诺夫(Г.В.Плеханов,1856—1918),俄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革命家和美学家。他是最早用唯物史观来研究美学和文艺学问题的理论家之一。

相关信息

名著是书籍中的精华[1]。它标志着人类认识发展的水平,影响乃至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影响乃至支配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筛选出价值高、作用大、影响广的一万部名著,把它们汇集一起,根据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区别和联系加以分门别类,并逐部作出精要的诠释。可以说,这是对科学文化的一次总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科学文化建设工程。这部辞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书[2]

视频

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 相关视频

俄罗斯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
西方史学史,普列汉诺夫是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参考文献

  1. 100部科普经典名著,豆瓣,2018-04-26
  2. 工具书及其分类,豆丁网,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