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昭觉县第一小学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昭觉县第一小学与时俱进,积极构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1]。体现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改革活校”的治校方略和管理理念,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蓬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2]办学品位不断提升。

目录

校园资讯

“读书明理,成志于学”———昭觉县第一小学2022年秋季学期一年级新生开笔礼仪式

金秋十月,柔风送爽;时临仲秋,齐聚一堂!2022年10月6日,昭觉县第一小学为全体一年级新生举办了隆重的开笔礼仪式

开笔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在古代,学童会在“开笔礼”,即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读书、写字,然后参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学读书。这一仪式俗称“破蒙”。古时,“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对每个读书人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

昭觉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部长罗强;昭觉县东方红小学校校长杨兴慧;昭觉县第一小学校校长马饬哈、副校长阿硕依且、副校长罗瓦则、德育主任吉克给冷惹及昭觉县第一小学全体师生出席和参加了本次仪式。

善学乃成人之基,善行乃有为之源,立德立善乃成人之本。仪式开始,来自一年级八个班的四十位学生代表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通过立善之门,走上励志长廊,到达行礼台。

副校长阿硕依且作校长致辞

在致辞中,阿硕校长代表第一小学向到场的各位领导、来宾、家长代表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并解释了开笔礼的含义和举行开笔礼的重要意义。

罗强部长讲话

罗强部长在讲话中分别对学校,对孩子们提出了“成为让社会满意、让家长信赖、让学生喜爱的学校”和“在第一小学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能与同学友好相处,能听从老师的教导;能学习到各项本领,攀上科学的高峰”的美好愿望

仪式第一项,正衣冠

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穿戴整齐洁净,更能展示一个人良好的精神面貌。在正衣冠的环节中,到场的领导,老师和家长代表分别为孩子们整理着装,从帽子、头饰,到上衣、裤子、鞋子,旨在让孩子们养成从此出门先整理着装的良好习惯。

仪式第二项:拜孔子,行揖礼

第一拜,拜孔子。孔子是读书人的祖师爷,在孩子们成为小学生的第一天祭拜圣贤,目的就是要追思先贤,认真学习和践行古代儒家经典,教育孩子们如何做人、做学问,如何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在花曲古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向大成圣先师孔子的画像行揖礼四次,寓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第二拜,学生拜老师。感谢老师启蒙之恩,育人之恩。

第三拜,同学互拜。寓意从此岁月同窗,挚爱互帮!

仪式第三项:朱砂启智

在古代,学童入学读书前,都会有启蒙师长用红色的朱砂在学子们的额正中点上红痣,称为“开天眼”,寓意开启智慧,从此眼明心亮,发奋读书。在此环节中,所有到场人员积极为一年级新生点红痣,小小的红点,寄托着他们对孩子们殷切的期望,希望孩子们从此眼明心亮,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仪式第四项:击鼓鸣(明)志

通过“击鼓鸣(明)志”,表明自己的志向,意为击鼓的声音越响,声音传得越远,说明志向就越远大。在“击鼓鸣(明)志”环节中,杨校长带领学生代表上台击鼓,击鼓三声,寓意读书明理、书鼓和鸣、铿锵成长。

仪式第五项:启蒙描红

人生聪明识字始,一撇一捺学做人!“人”字一撇一捺虽简单却寓意深刻,撇捺相互紧挨,方能立稳。此项仪式,马云芳老师带领八位学生代表写下自己人生的第一个“人”字,寓意让学生谨记“人”之含义:做人要堂堂正正地立身,像“人”字那样脚踏实地,顶天立地。

学生展示自己用毛笔写下的第一个“人”字

家长代表发言

一年级新生张欣玉的妈妈木帕伍各作为家长代表,就参加本次开笔礼仪式后的感想进行发言。她在发言中代表全体到场的新生家长对学校为新生举行开笔礼仪式表示感谢,并为学校及全体师生送上了由衷的祝福

礼成

仪式在一段舞蹈班的学生带来的精彩表演中顺利结束,昭觉县第一小学2022年秋季学期一年级新生开笔礼至此礼成!

以这样庄重的礼仪来为孩子们启蒙,一方面希望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明白入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开始学习、走向成才的起点;另一方面,使孩子们亲历古代学子的启蒙学习仪式,从中领略中华民族尊师孝亲、崇德立志、勤奋学习、仁爱处事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让学生把上学求知作为一种神圣使命,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沐浴儒学智慧,感受经典魅力,以一次心智的洗礼迎接小学生活的到来。希望每一位新入学的小朋友都能在孔子思想的感召下学习尚礼,立志“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做有理想、有德性、有文化的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