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易北愛樂廳

易北愛樂廳

德國漢堡新地標,易北愛樂廳的建築工法令人驚嘆
圖片來自read.muzikair.com

易北愛樂廳(Elbphilharmonie)是位於德國北部音樂之都的新心臟,也是世界上最好的音樂廳之一,憑藉其別具一格的建築風格和精彩紛呈的各類活動,這座宏偉的音樂廳將卓越藝術和開放包容融為一體。矗立於水波粼粼的易北河畔,外觀就像一座「玻璃皇冠」,成為漢堡市最引人注目的新地標!

目录

历史簡略

該座音乐厅從2007年4月开工,由建筑服务公司豪赫蒂夫(Hochtief)负责。工程的建筑初步设计及高层建筑设计是由位于瑞士巴塞尔的建筑工作室赫爾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完成[1][2]。此工程正式的业主是易北爱乐汉堡建筑两合公司,而此家公司的有限责任股东及主要出资者是汉堡市。由于实际成本远远高出计划成本,再加上工期的多次延迟,使得此项目曾被看做丑闻工程。而此项項目初步预算阶段,计划7,700万欧元将由汉堡市來承担。当2007年签订合同时,此部分的款项已提高到11,400万欧元。在经过多次谈判與协商后,汉堡市政府与总承包公司豪赫蒂夫于2012年12月将最终净项目款定为57,500万欧元(包括设计款)。2016年底以近80,000万欧元完成。

2013年4月23日汉堡市市长奥拉夫•绍尔茨公布,此项目最终将花费纳税人7.89亿欧元。易北音乐厅最初定于2010年完工,完工时间曾被多次推迟。经过三年的建设之后于2010年5月举行了封顶庆典。根据在2013年6月公布的工程进度计划,此项目的验收将于2016年10月31日举行。音乐厅在2016年11月4日举行了开幕庆典[3],并于2016年11月29日上午11点正式向公众开進行開幕音樂會直播。

 
漢堡易北愛樂廳 空中雲堡超顛覆
圖片來自 台灣群英養豬網

建造設計

易北愛樂音樂廳由三間演奏廳組成,包括可容納2100人的大禮堂。Jacques Herzog和Pierre de Meuron兩位建築大師在表面設計乃至各種材質的相互作用上傾注了大量心血,尤其是覆蓋整個室內空間的“白色皮膚”,由成千上萬塊切割精度達到毫米級的石膏纖維板拼接而成,帶來無與倫比的聲效體驗。這一創舉不僅依靠業界前沿的數位技術,更離不開日本聲學工程師豐田泰久的非凡才智。

特色

易北愛樂音樂廳不僅外形壯觀,其聲音效果也是獨一無二的。可以用兩種果實來形容。如果把整體建築比作一個堅果,那麼大音樂廳就是懸浮在其中的「果仁」,兩者間用緩衝彈簧相連 ,最大程度減少振動和外部噪音對演奏的影響。其次大音樂廳的結構採取葡萄園梯田式結構。樂池位於底部正中,2100個觀眾坐席則呈梯田狀,圍繞著座席盤旋而上。頂部垂下一隻巨大的蘑菇形反射板 ,將樂隊上方的聲音均勻反射向座席。無論從哪個角度,觀眾與演出席的直線距離不超過30米。

影片

德國易北音樂廳開幕 頂級視聽享受【大千世界】易北愛樂廳|音樂|交響樂|德國漢堡|梅克爾|高克

參考文獻

  1. Staff, River Tunes: Elbe Philharmonic Hall by Herzog & de Meuron, ArchNewsNow.com, 2007-04-05 [2008-08-23] 
  2. Jaeger, Falk, Waterfront Living and Working: Hamburg's HafenCity, Goethe-Institut, May 2008 [2008-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02) 
  3. ARD Tagesschau: Plaza der Elbphilharmonie eröffnet, ARD.de, 4. November 2016, abgerufen am 4. November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