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昌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昌言》是中国东汉末哲学家仲长统创作的哲学政治著作。

内容简介

《后汉书·仲长统传》载,仲长统“每论说古今及时俗行事,恒发愤叹息。因著论名曰《昌言》,凡三十四篇,十余万言”。 原书已佚,《后汉书》“本传” 录有《理乱》、《损益》、《法诫》三篇。此外,《群书治要》、《意林》、《齐民要术序》、《文选》、《太平御览》等书中保存有某些片断。 《昌言》针对东汉末年的社会弊病,主张“限夫田以断并兼,急农桑以丰委积,严禁令以阶僭差,察苛刻以绝烦暴”;“政不分于外戚之家,权不入于宦竖之门”。反对“选士而论族姓阀阅”,主张“核才艺以叙官宜”。在哲学上,提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观点,反对迷信天道而背人事。 《昌言》的辑本,见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的《全后汉文》和马国翰的《玉函山房辑佚书》。

释义

①善言;正当的言论:屡奏昌言。②直言无讳:未敢昌言|昌言无忌。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 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公(袁可立)乃抗疏曰:‘夫卖直者退,则不直者进;沽名者斥,则毁名者庸。朝有不直、毁名之臣,则民生休戚、人品邪正,谁复为国家昌言乎?’

作者简介

仲长统(179—220年),字公理,山阳郡高平(今山东省邹城市西南部)人。东汉末年哲学家、政论家。仲长统从小聪颖好学,博览群书,长于文辞。少年时敏思好学,博览群书。20余岁时,便游学青、徐、并、冀州之间。仲长统才华过人,但性卓异、豪爽,洒脱不拘,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称为狂生。凡州郡召他为官,都称疾不就。到汉献帝时,尚书令荀彧闻其名声,举荐他为尚书郎,之后,曾参与丞相曹操的军事,但没有得到曹操的重用,不久便又回到尚书郎的位置。仲长统的思想和才华集中表现在《昌言》之中。

内容预览

理亂篇 豪傑之當天命者,未始有天下之分者也。無天下之分,故戰爭者競起焉。于斯之時,並偽假天威,矯據方國,擁甲兵與我角才智,程勇力與我競雌雄,不知去就,疑誤天下,蓋不可數也。角知者皆窮,角力者皆負,形不堪復伉,埶不足復校,乃始羈首係頸,就我之銜紲耳。夫或曾為我之尊長矣,或曾與我為等儕矣,或曾臣虜我矣,或曾執囚我矣。彼之蔚蔚,皆匈詈腹詛,幸我之不成,而以奮其前志,詎肯用此為終死之分邪? 及繼體之時,民心定矣。普天之下,賴我而得生育,由我而得富貴,安居樂業,長養子孫,天下晏然,皆歸心於我矣。豪傑之心既絕,士民之志已定,貴有常家,尊在一人。當此之時,雖下愚之才居之,猶能使恩同天地,威侔鬼神。暴風疾霆,不足以方其怒;陽春時雨,不足以喻其澤;周﹑孔數千,無所復角其聖;賁﹑育百萬,無所復奮其勇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