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施辽丁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赫尔曼·施陶丁格 (Hermann Staudinger, 1881年3月23日 - 1965年) 德国著名化学家、化学教育家。

生于德国沃尔姆斯。1898年在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学习。青年时他对植物很有兴趣。他父亲让他先学化学,为学植物学打基础。于是施陶丁格先后在慕尼黑大学和哈勒大学学习与化学有关的课程。他读书十分刻苦,1903年他撰写了《不饱和化合物丙二酸酯》的论文,并获博士学位。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19年施陶丁格开始研究有关橡胶的化学,当时对于橡胶非常大的分子量是使用物理方法量测像是利用拉乌尔和范特霍夫方法。 施陶丁格持相反看法,提出了一个里程碑式的论文发表在1920年的橡胶和其他聚合物质,如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的长链分子借由共价键相连短重复单元。换言之,聚合物像回形针炼一样,由小组成部分的联系。

在1920年,施陶丁格决定离开安全的避风港和著名的古典有机化学转变领域到高分子科学。施陶丁格的创业精神促使他摆脱了传统思维的典型有机化学,推进新的革命思想。1926年,他在阿尔伯特路德维希在弗赖堡大学被任命为主席,在那里他奉献他的所有努力,建立和扩大高分子科学的前沿。

他的研究课题包括天然橡胶,纤维素,合成聚合物,如聚甲醛,聚苯乙烯,聚乙烯氧化物,施陶丁格认为是模型系统,用于更复杂的生物聚合物。如埃米尔菲舍尔海因里希维兰德认为测量高分子量唯一明显的价值由于小分子聚合成胶体。起初,大部分施陶丁格的同事拒绝接受小分子可以共价键连接在一起的可能性,进而形成高分子量的化合物。由于米尔豪普特正好说明,在20世纪初,由于分子结构和键结理论没有得到充分理解部分的事实。

在20世纪30年代,进一步的证据支持施陶丁格的假设出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膜渗透法确认,并经施陶丁格的测量溶液中的粘度。赫尔曼马克利用X射线衍射研究了聚合物提供长链分子的重复单位的直接证据。以及合成工作领导者卡罗瑟斯表明,聚合物如尼龙和聚酯可用简单的有机反应来获得。施陶丁格的突破性澄清性质的高分子量化合物他称之为Makromoleküle。施陶丁格本人看到了这一学科的长期潜力,然后才完全实现。

“这不是不可能的,”施陶丁格巧妙地评论说,1936年,那迟早会被发现的方式编写的人工纤维,合成高分子产品,因为产品的强度和弹性的天然纤维完全依赖于他们的宏观分子结构也就是说,他们的长螺纹状的分子。施陶丁格成立了第一个高分子化学杂志在1940年和1953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的他的发现在该领域的高分子化学。他的开创性研究已经给了世界上无数的塑料,纺织,高分子材料等产品更是让消费者负担得起的,有吸引力和乐趣[1]

中文名 赫尔曼·施陶丁格 国 籍 德国 出生地 德国沃尔姆斯 出生日期 1881年 逝世日期 1965年 职 业 化学家 毕业院校 慕尼黑大学、哈勒大学 主要成就 提出大分子概念 1953年诺贝尔化学奖 聚合物化学 博士导师丹尼尔·福尔兰德尔 博士学生拉沃斯拉夫·鲁日奇卡 性 别 男

相关影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