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施蛰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施蛰存
出生 (1905-12-03) 1905年12月3日(118岁)
浙江省杭州市水亭址(水亭子)
逝世 2003年11月19日(2003-11-19)(97岁)
国籍 中国
别名 原名青萍,笔名安华,李万鹤等
职业 作家,文学翻译家,学者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原名施德普,字蛰存,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等 ,浙江杭州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简介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后转大同大学、震旦大学。与同学戴望舒戴杜衡刘呐鸥等相交,成为中国现代派的主要人物。

1932年起在上海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 ,并从事小说创作,是中国最早的“新感觉派” 的代表。

1937年起,相继在云南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大同大学、光华大学、沪江大学等校任教。

1952年调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

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施蛰存博学多才,兼通古今中外,在文学创作、古典文学研究、碑帖研究、外国文学翻译方面均有成绩。[1]

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之一

1929年,施蛰存在中国第一次运用心理分析创作小说《鸠摩罗什》 《将军的头》而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之一。

1930年代他主编的《现代》杂志,引进现代主义思潮,推崇现代意识的文学创作,在当时影响广泛。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曾先后执教于云南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和光华大学。

1958年,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

施蛰存以写心理分析小说著称,代表作有《梅雨之夕》、《春阳》等篇,著意描写人物主观意识的流动和心理感情的变化,追求新奇的感觉,将主观感觉融入对客体的描写中去,并用快速的节奏表现病态的都市生活,成为中国“新感觉派”的主要作家之一。[2]

作品

施蛰存的小说全写于三十岁以前,出版于三十年代前后,共出版七本小说集、两 本散文集。[3]

小说集

《江平集》

《缉子姑娘》

《上元灯》

{将军底头》(1932)

《梅雨之夕》 (1933)

《善女人行品》 (1933)

《小珍集 》(1936) 。

===散文集===: 《灯下集》(1937)

《待旦录》(1947)'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