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新闻的不了情(沈清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闻的不了情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新闻的不了情》中国当代作家沈清良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新闻的不了情

2019年11月,我退休5年后,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向我颁发了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年的荣誉证书和奖章,表彰我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作出的积极贡献。手捧着这个沉甸甸的证书和奖章,我竟一时走神了。

我从哪里走来?

1971年,18岁的我在家乡一个工厂当了工人。参加工作时名为初中毕业,其实也就是小学五年级文化程度,小数点以后的课都没学过。好在那个年代,我没有消沉,一有空闲,就手捧书本,四大名著大都是那时看的。一天上班时,马路电线杆上的县广播站大喇叭正在播送一篇小评论,谈青年立志成才的事,我被深深吸引了。几天后,我忐忑不安的来到县广播站,把自己写的一篇也谈青年工人如何心怀理想,脚踏实地为祖国做贡献的小评论,交给了一位戴眼镜名叫李洪凡的编辑,他看完稿件后说,先放这里吧,并鼓励了我两句。半个多月后,就在我对这篇稿件已不抱任何希望时,没想到经编辑修改后竟然被采用了。当我站在电线杆下听完了广播后,心花怒放,这是我的处女作呀!一时之间,我想了很多很久!那个场景,永远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受此鼓舞,后来又相继写了几篇,也被县广播站一一采用。这件事,没想到多年后竟然影响了我一生! 我从哪里走来?

1976年12月,赵祖华老师把报纸拿给我看,把我好一顿夸奖。半年后,县委宣传部把我正式调来准备到部里学习室工作,不巧学习室又刚进了一个人,一时我无处落脚。赵祖华老师闻讯找到我,你到新闻组来吧,组里正好缺一个人。当新闻干事,那是我连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竟然成了现实。真可谓是一个人只要不负韶华,幸运的经纬总是不期而来,交集于心灵的最深处。新闻干事,成为我新闻生涯的起点!

当新闻干事的10年,我跑遍了明水的山山水水,跑遍了明水的各行各业,我被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新鲜事物所感染,所激动,燃烧着写作的激情。明水发展薪炭林一稿,在《人民日报》二版头题发表,并配发本报评论员文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中予以播出。《飞吧,蒲公英》,在省《文明村》杂志上介绍了明水一个小村庄36位农民自发成立“蒲公英”文学社的事迹,引发全省观注。35年过去,如今这个文学社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达千余篇,出版诗集、小说、曲艺4部,印制各类作品选集20本。“蒲公英”浓郁的芳香,已飘向四面八方。明水县长期是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报道是我的重点,一批脱贫致富带头人的典型在中央和省级媒体上不断亮相,展示了家乡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1981年,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为此授予我全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我从哪里走来?

1988年夏季,绥化地区成立了报社,领导班子已组建,这又唤醒了我当记者的梦想。当年曾经把我要到新闻组的赵祖华老师这时已任绥化地区报社副总编辑,我当即向他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愿望。此前,因为学历低,两次调往省级新闻单位的事都已告吹,现在能否如愿我也心中无底。此时我已是县委农村工作部主持工作的副部长,之前又担任过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仕途看好。县里领导和一些要好的同志也纷纷劝我,别放着“婆婆”不当,去当什么“小媳妇”云云,我不为所动,仍然当了新闻记者。

从在一个县写新闻报道,到在整个绥化地区12个市、县写报道,办报纸,我工作舞台拓展了,领域大了,眼界宽了,一下子有海阔天空、如鱼得水之感。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珍惜这个机遇,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在黑土地上抒写自己的新闻之歌。生活中,很多人羡慕记者这个职业,其实这个职业并没有多少耀眼的光环。重大的责任和高度紧张的工作,使多少新闻人的眼角过早爬上了皱纹;长期的劳累,又使多少新闻人损害了身体的健康。是新闻人生中的光荣与梦想,激情与奉献,求索与追求,才支撑着我一路前行!

20多年来,我笔耕不缀,先后有103篇新闻作品在省级以上获奖,其中获黑龙江新闻奖特别奖和一等奖5次,中国地市报新闻奖、黑龙江报纸奖等各类新闻奖一等奖25次。有33 篇新闻论文在《中国记者》《中华新闻报》等国家和省级报刊发表,并有十五篇获奖。同时,著有《新闻采写攻略》《评报手记》等著作8部,与他人合著两部。《评报手记》《高扬旗帜》两部著作分获中国地市报论文(论著)奖一、二等奖。1993年我成为主任记者,2001年晋升为高级记者2004年成为绥化日报社总编辑,2014年晋升为二级高级记者,后来又成为黑龙江省宣传文化战线“六个一批人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如今,我已是古稀之年,早已退出了新闻舞台。夜深人静,回忆过去的时光,想起了最初的人生亮相,我忘不了自己是从哪里走来。从一个懵懂青年写第一篇广播稿开始,那些青涩和幼稚,似乎注定了我的命运同新闻有缘;从一个新闻报道干事开始,我走上了专业写新闻的道路,让我体会到了手中这支笔的责任和使命;从一个记者职业生涯开始,我的新闻梦想展翅飞翔,一个新闻人的激情让我永远年轻!

三百六十行,我热爱新闻这一行,因为这份职业的名称叫记者!我为有这样的称呼而感动,而兴奋,而骄傲,而自豪! 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做记者![1]

作者简介

沈清良,网名,清良,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黑龙江省《绥化日报》总编辑,高级记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