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合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合镇

图片来自网络

中文名 : 新合镇

所属地区: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

新合镇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古称"仙居",别名 "新合",下辖7个行政村和1个农场,127个村民小组,共3590户,18217人,其中耕地面积12000余亩,林用地面积36000余亩,养殖水面800余亩。

新合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北京新闻三杰之一的黄为基(字远生)先生故里,东临城门、狮子,南接岷山,西毗新塘,北连新塘、城门湖。总面积43.13平方公里,辖爱国、杨桥、涌塘、小石、址坊、利民、尖山等7个行政村和1个关山农场。[1]

经济概况

2009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完成主要预期目标,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实现1.163亿元,增长16.2%;财政收入实现630万元;其中:国税完成156万元;地税完成474万元,超254万元,完成全年任务215.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实现4238元。

2009新合镇新增个体工商户52户,增长25%;新增固定增产投资一百万元以上项目4项,特别是成功引进上海派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办柴桑区新合工业聚集区,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面积200亩。园区首栋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厂房已竣工,于11月10日正式交付使用;第一期建筑面积达3600平方米办公楼于10月开工建设,计划年底前竣工;第二栋厂房计划年内开工。建成后的工业园区,可容纳企业50家,产值将达2亿元,解决1200人就业问题。

2009年我镇特色农业发展较快,九江凌华公司投资 200万元在尖山村开发荒地1000亩,发展早熟梨、绿茶、油茶种植,预计收获期产值将达500万元,带动当地200人就业。汤小勇、曹福章等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总投资400万元,种植面积达300亩,可解决当地300人就业。注册了新合蔬菜种植、爱国养殖专业合作社。

2009年我镇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共9个,其中涌塘中心村2个,集镇4个,杨桥3个(市县共建点)。6月份,我镇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已全面完成,实施下水道改造2000米,新装路灯30盏,搭建彩钢瓦棚150顶,装配垃圾筒20个;新建垃圾中转站和填埋场,规划了集镇停车位和停车场,并组织交警、土管、工商等部门对集镇的占道经营、乱搭乱建和车辆乱停放等现象进行了整治,强化了管理,规范了秩序,确保了集镇交通安全畅通、街道清洁卫生、车辆停放有序,使我镇窗口形象大为改善,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农业

2014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600元,比上年增长13.1%。该镇重点打造"千亩蔬菜基地"、"千亩茶叶基地","千亩水稻种植基地"三个千亩基地,初步形成了以蔬菜栽培为龙头,茶叶种植为特色,林果粮齐发展的农业格局。全镇共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6家,其中仙居种植专业合作社被纳入省级示范合作社。

工业

在发展农业的同时,积极挖掘民营企业的潜力,做强做大传统服装产业,共注册服装企业20余家,全镇民营企业上半年创利税近200万元。

物产资源

新合物华天宝,资源丰富。树种繁多,森林覆盖率达56%。天然石灰石储量丰富,品质高。非公有制经济日益繁荣,初步形成了以服装加工业、化工业、建筑材料加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特色农业发展执着强劲,有水稻、棉花小麦、大豆、红薯、油菜、芝麻等,其中"新合"豆条,"桑篱"早熟梨已成为地方名优产品。

社会事业

新合镇是全省重点小城镇之一,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开放开发的风水宝地。交通便利,武九铁路穿镇而过,双瑞公路贯穿全镇,新合镇距离九江火车站11公里,庐山火车站13公里,九江庐山机场40公里,昌九高速公路13公里,与世界六大名山之一的庐山相隔不过15公里。

集镇建设日新月异,三层临街商住楼鳞次栉比,集镇街道整洁宽阔,市场繁荣,农贸市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齐全。教学、医疗、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齐全,程控电话、有线电视、村级公路、高压电已全部实现村村通。正在建设的涌塘小康文明示范村将成为全市的典型,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谢家畈低产田履行工程已把2000亩低产田改造成可机械化作业、园田化旱涝保收的高产田。镇内35千伏电站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争先进位催跨越,仙居锦绣展新颜。镇党委、镇政府将率领1.6万仙居人民为建设美丽、富裕、和谐、文明的新新合,共创兴赣大业而努力奋斗。

视频

江西省九江县新合镇 傍晚风景 飞鸟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