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新北投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北投站
图片来自自由时报

新北投站位于中华民国台北市北投区,为台北捷运淡水信义线新北投支线)的捷运车站。过去为台湾铁路管理局新北投线的端点站,台铁站体与列车现展示于捷运站旁的公园。

车站概要

高架二层车站位于大业路旁,与中和街、泉源路、中山路、光明路的交叉路口西侧;车站代码为R22A

站名取自地名及日治时代原站名“新北投”(相对于北投站一带之“旧北投”地区)。

本站原先设计为捷运淡水线营运区间之其中一个主线终点站,却因周遭居民抗议噪音问题而将其改为支线终点,而台北捷运公司有将此方案重启之计画,本站将可能成为“新北投-大安(离峰)/象山(尖峰)”营运区间之终点站。

车站构造

高架二层车站,一个岛式月台,一个出入口。地下一楼为商店街,需从七星街进入。

新北投线进行过隔音墙更新工程,(2019/7/16起至年底)平日9:30~16:00的营运模式调整成:[往北投]改在2月台候车。其馀时段在1月台候车。

车站出口

出口位于车站北端。

  • 出口:大业路、泉源路

利用状况

本站西侧设有剪式横渡轨供列车折返使用,预留作为台北捷运淡水信义线主线其中一个起讫站,但附近居民觉得太吵(主因是轨道弯曲过大),在试车时期就以丢掷杂物抗议,通车时决定降速行驶,并且不与主线相通,通车一段时间之后亦由原本六节改为三节车厢行驶至今。

2019年6月20日,依据前一个月的北投区里长座谈会时其中4位里长的提案,进行一天的区间车北投站端延驶到本站的测试,期间本站两个月台都使用,是通车以来首次载客同时使用本站两个月台。之后将结果将于7月底呈报给台北市政府,作为是否常态化的评估。2019年9月14日台北捷运宣布,由于噪音不符法规标准,且严重影响沿线住户生活作息,新北投支线维持三车组营运。

此外市府与当地民众,均有反应是否启用新北投站的紧急出口,作为第二出口使用的需求,以方便七星街一带的居民与带动B1商店街人气,但新增出口设备所费不赀,是否具有经济效益一直处于研议中。

台铁新北投车站

兴建与扩建

  • 1916年4月1日:随著新北投线铁路正式通车而启用(当时称为“新北投停车场”),以台湾红桧木为主要建材,屋顶辟有四座对称的雕花气窗与三孔老虎窗形式。
  • 1937年:扩建增为四个老虎窗圆孔,建筑形式沿用至今,为台湾经典建筑。改建过后的第二代站房落成,车站与轨道呈“T”字型垂直布设,十分特别。
  • 过去以单节汽油客车往返于本站与北投车站间,战后改以单节柴油客车行驶。

废止与拆除

  • 1988年7月15日:兴起捷运风潮,随著台铁新北投线正式结束营运而废止。
  • 经建筑师李重耀的牵线,台北市政府以象征性的一元价格,将新北投车站卖给彰化的台湾民俗村

车站归乡运动

  • 1996年:国立中央大学土木系教授陈慧慈因北投人在地情感,以一篇文章“寻回失散亲人,重迎新北投车站”倡议新北投车站返乡,大家才慢慢认知,文化资产的珍贵性,逐渐凝聚新北投车站返乡的共识。
  • 地方居民期望“新北投车站回娘家”的声音未曾停歇。

台北市议员吴思瑶多次质询要求台北市政府协助新北投车站返乡于原址重建,检讨过去为了建设开发而轻忽古迹保存之政策,重新重视文化资产、找回过往北投人记忆拼图,然而车站重组也成为政治角力的禁脔 。经多方争取车站建筑产权所有人将车站捐赠台北市政府,维修后2016年重新开放。

  • 2012年:台湾民俗村遭法拍,新的产权所有人拒绝割爱,彰化县政府将车站列为暂定古迹,老车站的返乡机会却越来越渺茫,甚至不排除原地仿建。[1]吴思瑶、八头里仁协会与北投地方人士一同启动“新北投车站回娘家”计画,申请成立台北市首创的古迹公益信托基金,发起“一人一块钱买回车站”募款活动,除了募集车站归乡基金,还能让民间与政府共同永续经营车站,并且在新北投捷运站外架设信托基金看板,设定目标金额为19,160,401元,也就是车站当年完工的日期,希望于车站百岁(2016年)前迎回车站。
  • 2013年4月1日:北部文史团体结合彰化在地文史团体,跨县市发起“抢救台湾民俗村暂定古迹活动”,同时也在网路上发起连署活动,获得19个团体、242人连署。
  • 2013年4月18日:台湾民俗村产权人日荣资产管理公司无偿捐赠新北投车站给台北市政府,同时肯定任何历史价值建筑必须与原本存在的土地具有关连性。[2]
  • 2014年2月22日:台北市及彰化县文化局“喜迎车站”队伍,将象征车站的六个构件包括老虎窗、檐架雕刻等,从彰化送回台北,以大红花轿装置著象征车站的主要构件,包括老虎窗、鬼瓦、檐架雕刻、榫头及新北投车站大字归来。

在地团体与台北市议员吴思瑶合作作曲车站归乡,并制作车站归乡纪录影片。

  • 吴思瑶向台北市长郝龙斌建议,车站重建与选址应加入公民意见,故市府召开2次“公民扩大会议”,慎重对待地方意见。2014年1月23日,第一次公民会议达成三项共识,包括“新北投车站重组样貌以新北投地区时期的正反四个老虎窗”、“材料则以旧料为主的新旧并陈为原则”、“有关后续经营则是以公私合营的模式,并以亲民的活化再利用方式为主”。同年4月第二次公民会议,文化局将会勘后的民众意见汇整后,择定六个方案,虽未获共识,但已有二大重组方向之雏形。同年10年21日,台北市文化局召开第61次文化资产会议,确认新北投车站的重组位置将坐落在原车站基地上的北投七星公园。
  • 2015年10月:因文资团体对位址抱持不同看法,面临A方案(车站原始位址)与D方案(七星公园内)两案僵持,选址问题陷入僵局。[3]
  • 2016年2月2日:台北市政府都市发展局及文化局举办公听会,再次说明A方案、微调A方案及D方案相关细节,并宣布将进行站体位置模拟。
  • 2016年5月2日:台北市政府由副市长陈景峻举办公听会,经过车站位置模拟后,交通局发现微调A案确实会影响行车时间及顺畅度,也出现纽泽西护栏遭大客车撞凹的现象;会后表决支持D案者压倒性多数,主席将多数赞成“微调D案”与“D案”的意见送市府都发、文化局裁量。
  • 2017年4月1日:百年建筑“新北投车站”历经12年民间推动,终于“返乡”以全新材料面貌亮相,和101年前车站启用同一天,致敬意味浓厚。
  • 2018年5月30日:全新材料所建的新北投车站被台北市政府指定历史建筑

车站周边

公车资讯

站牌名为《新北投》、《北投公园

编号 经营业者 区间 备注
129 大南汽车 捷运北投站-阳明山第二停车场 例假日行驶。
216 大南汽车 新北投-捷运剑潭站
216区间 大南汽车 新北投-荣总
218 大南汽车 新北投-万华 行经文林北路。
218区间 大南汽车 新北投-捷运奇岩站
218直 大南汽车 新北投-万华 直行承德路。
仅上班日上、下午尖峰时段固定班次发车,例假日停驶。
223 大南汽车 关渡-青年公园
230 大南汽车 捷运北投站-阳明山
承德干线 大南汽车 新北投-捷运市政府站 原266路线
602 中兴巴士、大南汽车 北投-天母
小6 大南汽车 北投-清天宫
小7 大南汽车 北投-岭头
小9 大南汽车 北投-竹子湖 台湾好行竹子湖线。
小22 大南汽车 捷运北投站-泉源路
小25 大南汽车 捷运北投站-六窟
小26 大南汽车 北投-顶湖
市民小巴2 大南汽车 捷运北投站-温泉路 仅停靠 北投公园站牌
内科通勤专车16 大南汽车 捷运石牌站-内湖科技园区
南软通勤专车北投线 大南汽车 新北投-南港软体园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