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从字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原图链接 文从字顺

文从字顺(英文名:readable and fluent),汉语成语,拼音是wén cóng zì shùn,意思指文章通顺。[1]

成语解释

从:服从,顺从;顺:通顺。[2]

成语出处

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 躅( ㄓㄨㄛˊ zhuó 浊):足迹,行迹。[3]

唐玉翰府紫泥全书·拜访不遇式》:“别久思深,适感夜舟之兴,擅造门下,不意文从他出。”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文章用词妥贴通顺。

近义词:不蔓不枝顺理成章文不加点

反义词:佶屈聱牙钩章棘句文不对题文理不通狗屁不通[4]

示例

这贾家呢,第二个儿子今年廿四岁,在家读书,人也长得清清秀秀的,笔下也还文从字顺。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五回

清·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序》:“其间独照之匠,若荆川、遵岩、震川,变秦汉为欧曾,易诘屈謷牙为字顺文从。”[5]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语言。语言是基础。首先要文从字顺,进而要求优美传神。如果语言不过关,别人就无法帮忙了,除非替你重新写过。

文章文从字顺的要求

“文从字顺各识职”的原则,是韩愈在《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中提出来的。《辍耕录》认为樊宗师(绍述)文章艰深奇涩,人莫能诵,所以韩愈提出上述原则有讥讽樊宗师的意思。其实这不仅仅是对樊一人而言,同时也表现了韩愈对散文体语言修辞的要求,可以说是散文修辞的原则。它要求散文语言要注重词的秩序、位置,文句要平易自然,不挢揉造作,不刻意雕琢,不杂乱无章,要有条理地恰切地表达思想感情。这也是针对当时专重声色对偶、已成为达意栓格的骄体文的偏颇而言的。他希望人们从这一束缚中摆脱出来。韩愈还进一步认为:

气,水也,官,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狄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答李翊书

他把文章的气势与语言的关系,比作水与浮物的关系。要求以充沛的气势来驾驭语言,用词行文要随气势的变化而自然浑成,语言声调、音节均要自然,不受对偶声律的束缚,从而做到文从字顺。同时韩愈也要求语言表达的清断,反对乱杂无章。他曾在 《送孟东野序》中批评魏晋以下的文学“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

当时古文家曾讨论文章的难易问题。当时有二种意见:主张宜易的人,认为用字,文意都应浅近易晓。主张宜难的人则认为宜用僻字难字,文意也宜艰深。

当有人征求韩愈对这个问题的意见时,韩答日:“无难易,惟其是耳”。这里的“是”就是正确、恰当的意思.韩愈认为不应片面地追求“难”或“易”,而应该以正确、恰切为堆则,包括语言形式和文章内容都要恰到好处。

清代刘熙载说:“昌黎论文日:‘惟其是尔’,余谓‘是’字注脚有二:曰正、日真气今人曹冕理解为达意精确。他说:“修辞学之目的,在辞能达意,则用字亦同此指归。韩退之《答刘正夫书》云:‘文无易难,惟其是耳’。……用字求精确,即‘惟其是’……之谓”。其实,“惟其是耳”与“文从字顺各识职”彼此相通。

总的精神是要求恰切地达意,适应思想感情、内容表达的需要。这实际上已涉及到适应题旨的问题,因而具有普遍实用的意义。所以曹冕认为“天下之凡名为文者,所莫能外也”。清代钱谦益在《徐元叹诗序》中也称赞说:“文从字顺,永官之则也”。

参考文献

  1. 文从字顺 .汉辞网[引用日期2014-11-07]
  2. 文从字顺_历史典故:文从字顺解释_故事文从字顺来历意思与出处... 文从字顺,历史典故:文从字顺解释,故事文从字顺来历意思与出处,历史典故,文字通顺,词句妥贴。唐代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
  3. 文从字顺_典故大全 2017年4月5日 - 原文:“文从字顺各识职。” 【用法】: 指文章的文字妥帖通顺。 【例句】: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语言。语言是基础。首先要文从字顺,进而要求...
  4. 文从字顺_文从字顺介绍_历史知识_词典网 历史典故文从字顺历史词典解释: 文字通顺,词句妥贴。唐代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躅( ㄓㄨㄛˊ zhuó 浊):足迹,行...
  5. 【文从字顺什么意思】_文从字顺故事寓意典故-2345成语大全 2345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文从字顺成语知识,告诉您文从字顺是什么意思,并提供文从字顺的近义词,文从字顺的反义词,文从字顺的拼音,文从字顺的解释,文从字顺的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