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教书是件痛苦的事(周伶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教书是件痛苦的事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教书是件痛苦的事》中国当代作家周伶俐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教书是件痛苦的事

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我要说,教书于我来说是件特痛苦的事。

我平生不喜欢讲话,尤其不喜欢在公众场合吵吵嚷嚷地说。静静地看书,静静地漫无边际地想,或者三两投缘之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那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而教书是与此无缘的。你不仅要说,而且还要吵着说;不仅吵着说,还要反复说。这个教室说了去那个教室说,今天说了明天又说,终于把一个很原野的人说成了鸡零狗碎之徒。

教书是勤快人的事,朝五晚九,非勤快人不可,而我是个懒散的人。文人懒散在古时并不是什么丑事,甚至引以为傲,因此,古代文人并不隐讳自己的懒撒。比如嵇康,疏懒成性,即是“不涉经学,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闷痒,不能沐也。”王维和孟浩然也是够懒的,王维说“莺啼山客犹眠”,孟浩然说“春眠不觉晓”,哪里是因为春困,明明就是赖床。可人家写了几千首诗,懒得任性!我辈一教书匠,教书自然是天职,所有心思自然应该在教书上。可我少年时就养成了个坏习惯,喜欢读教科书以外的闲书,不仅看,还喜欢胡诌点文字;尤其喜欢熬夜,熬得人面黄肌瘦,瘦骨嶙峋,第二天早读课的三块钱也泡汤了,于是,勤快的同事太太们便盛传着我的“懒”名。如果文字能上大雅之堂,“懒”也能懒得其所,可惜,我的文字太拙劣,连女儿都时常嘲笑我。况且,男人懒散无可厚非,虽有“懒汉”之称呼,却总比“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来得客气。从“懒”当初形"女赖”便可看出,“懒”字从“女”,即“懒”是针对女子而言的。从前的女子要有“妇容”,即“早起三光”,早上起来,头要梳,脸要洗,脚要裹,还要缝衣捣砧,主持中馈,伺候公婆,非夙兴夜寐不可。如今的女子虽有职业,但对其要求并未放松,要“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能如此勤快的女子是引以为豪的。可见,女子懒散便是无德。

近年来更觉教书痛苦,尤其教语文。语言本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和交流工具,说什么语言自然应该入乡随俗的,可是,现在北方话席卷了大江南北,我在我的家乡说的话学生都觉得土气,更不说你和他们说家乡的儿歌和俗语了。记得有一次,我举“驮地凼,舞狮子灯,舞了一身汗,还说不好看”来说明方法要得当,可解释了好一会儿,他们也不知道地凼和狮子灯是什么。

悲哀!当年贺知章浙江去京城西安,做了几十年京官,回乡时仍是乡音未改。梁启超北京演讲,也是用地地道道的广东话,他的国语很差劲,可并没有人对他说三道四。周作人给北大学生讲课,用的也是家乡话。而我辈现在却要丢了讲了几十年的乡言,悲哀啊!难道真要我放弃家乡的生动的语言?我不愿意!可是,我又必须接受学生在课堂说普通话,接受学生对我的语言的乡土气的拷问!这种痛苦难以言表!

教语文的痛苦还在于,高中语文所学五花八门,成了大杂烩,学生学得吃力,教师教得厌烦,考试分数不相上下,致使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都不看重语文,却还要语文在考试中出成绩。我原是个做事严谨却不愿管人的人,但在可怜的考绩和虚荣心面前,我强迫着自己去管人,然后在生气和自责中纠结。

似乎不能再说了,再说真有怨妇之嫌了。让我粗劣的文字结束吧,明天得去挣那三块钱早读费![1]

作者简介

周伶俐,女,安徽枞阳人,号西山散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