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蛾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文学名: | 拟蛾兰 |
拉丁学名: | Phalaenopsis aphrodite Rchb. f. |
别 称 : | 蝶兰、台湾蝴蝶兰 |
界 : | 植物界 |
亚 界 : | 绿色植物亚界 |
总 门 : | 轮藻总门 |
门 : | 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
纲 : | 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
亚 纲 : | 百合亚纲 |
目 : | 天门冬目 |
亚 目 : | 茄亚目 |
科 : | 兰科 |
属 : | 蝴蝶兰属 |
种 : | 蝴蝶兰 |
拟蛾兰(Phalaenopsis aphrodite Rchb. F.)为兰科蝴蝶兰属,原产于亚热带雨林地区,为附生性兰花。
缩筋草白色粗大的气根露在叶片周围,除了具有吸收空气中养分的作用外,还有生长和光合作用。
新春时节,蝴蝶兰植株从叶腋中抽出长长的花梗,并且开出形如蝴蝶飞舞般的花朵,
深受花迷们的青睐,素有“洋兰王后”之称。
分布在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中国台湾。[1]
形态特征
茎很短,常被叶鞘所包。叶片稍肉质,常3-4枚或更多,上面绿色,背面紫色,
椭圆形,长圆形或镰刀状长圆形,长10-20厘米,宽3-6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楔形或有时歪斜,具短而宽的鞘。
花序侧生于茎的基部,长达50厘米,不分枝或有时分枝;花序柄绿色,粗4-5毫米,
被数枚鳞片状鞘;花序轴紫绿色,多少回折状,常具数朵由基部向顶端逐朵开放的花;
花苞片卵状三角形,长3-5毫米;花梗连同子房绿色,纤细,长2.5-4.5厘米;
花白色,美丽,花期长;中萼片近椭圆形,长2.5-3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钝,
基部稍收狭,具网状脉;侧萼片歪卵形,长2.6-3.5厘米,宽1.4-2.2厘米,先端钝,
基部收狭并贴生在蕊柱足上,具网状脉;花瓣菱状圆形,长2.7-3.4厘米,宽2.4-3.8厘米,
先端圆形,基部收狭呈短爪,具网状脉;唇瓣3裂,基部具长约7-9毫米的爪;侧裂片直立,
倒卵形,长2厘米,先端圆形或锐尖,基部收狭,具红色斑点或细条纹,在两侧裂片之间和中裂片基部相交处具1枚黄色肉突;
中裂片似菱形,长1.5-2.8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渐狭并且具2条长8-18毫米的卷须,基部楔形;
蕊柱粗壮,长约1厘米,具宽的蕊柱足;花粉团2个,近球形,每个劈裂为不等大的2爿。
花期4-6月。[2]
地理分布
拟蛾兰是在1750年发现的,迄今已发现七十多个原生种,大多数产于潮湿的亚洲地区,
菲律宾以至台湾等低纬度热带海岛。台东的武森永一带森林及绿岛所产的蝴蝶兰最著名。
但由于森林砍伐与采集过度,资源明显减少。
在中国台湾(恒春半岛、兰屿、台东)和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台湾出产最多。
生长环境
拟蛾兰喜高温、高湿度、通风透气的环境;不耐涝,耐半阴环境,
忌烈日直射,忌积水,畏寒冷,生长适温为22~28℃,越冬温度不低于15℃。
品种介绍
拟蛾兰品种-红花系列
大型红花向来是蝴蝶兰的主要品种,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红花占有率在八成以上,
尽管品种繁多,但主流品种仍是一些经典的老品种,
如“巨宝红玫瑰”(Dtps.JiuhbaoRedRose)、“火鸟”(Dtps.SogoBeach)、“红龙”(Dtps.BenYuStar“RedDragon”)等。
“v31”是最早的蝴蝶兰分生苗,曾经是蝴蝶兰市场上供应量最多的品种,
近年由于利润空间逐步缩小,加上消费者对其产生审美疲劳,
开始逐步退出主流市场。近年兴起的红花品种有“大辣椒”
(P.BigChili)、“内山姑娘”(Dtps.NeyShanGuNiang)和“光芒四射”.
“巨宝红玫瑰”:学名Dtps.JiuhbaoRedRose,深红花,花朵宽10.5厘米,花梗高62厘米。
“火鸟”:学名Dtps.SogoBeach,大朵红花,花朵宽11厘米,花梗高53厘米。
“红龙”:学名Dtps.BenYuStar“RedDragon”,花梗长,花序排列良好,
并且每箭花朵最多可达20多个,花形大,花朵直径最大可达15厘米,颜色红艳,符合了国内消费者的要求。
“大辣椒”:学名P.BigChili,深红大花,花径10.5厘米,梗高60厘米,颜色佳,花序好。
“内山姑娘”:学名Dtps.NeyShanGuNiang,深红、多花、排序整齐,花径12厘米,花梗高50厘米。
“光芒四射”:花茎12.2厘米,花梗45——53厘米,花色奇特,
厚实的花瓣穿插着一道道呈放射状的条纹,红底白丝,美艳非常;
花株一般有12朵花,花期长不容易凋谢,可望成为年宵花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