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持久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持久战毛泽东抗日战争前夕提出的一种战术理论,其思想凝结于著作《论持久战》。该战术内涵为持续时间较长的作战,是相对于速决战而言的。战争中正义的一方,处在敌强己弱的情况下,通常在战略上采取持久战的方针,以逐步削弱敌人,化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打破敌人的战略速决,最后取得战争胜利。


持久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战争中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指导方针。因为反动势力雄厚,革命势力是逐渐成长壮大的,这就规定了战争的持久性。根据当时战争的实际情况,在战略上采取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在战役战斗上则抓住战机,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外线的速决进攻战,以消耗、歼灭敌军有生力量,逐渐转化力量对比和攻防形势,最后夺取战争胜利。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         持久战
        提出者         毛泽东
        战术理论代表         《论持久战
        战术战场代表         中国抗日战争
        相对战术         速决战


战术概要

持久战的提出者——毛泽东图片来自腾讯

该战术内涵在《论持久战》一书中完全概要,下面从该书中看此战术思想。


该战术主要原则是:由于战争是力量的竞赛,在战斗时,力量强的一方会获胜。而抗日战争前期的形势是敌强我弱,如果进行决战就会失败。所以此时应该避免决战,从而否定速胜派。现在的力量对比是敌强我弱,我方想要胜利,需要达到我强敌弱的力量对比,从而进行决战,获得胜利。


力量是决定胜负的最基本因素,文中说:“速胜论者则不知道战争是力量的竞赛,在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没有起一定的变化以前,就要举行战略的决战,就想提前到达解放之路,也是没有根据的。而现状是敌强我弱,所以要采取持久战的战略,不与敌人进行决战,分散兵力保全实力。为了要获得胜利,就需要达到我强敌弱的目标。[1]


《论持久战》中的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进,敌疲我打。


战术运用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图片来自新浪

中国抗日战争

《论持久战》将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为:“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这个第二阶段,也许将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敌我力量对比将发生巨大的相反的变化,中国将逐渐上升,日本则逐渐下降。那时中国将脱出劣势,日本则脱出优势,先走到平衡的地位,再走到优劣相反的地位。然后中国大体上将完成战略反攻的准备而走到实行反攻、驱敌出国的阶段。三个阶段为第一阶段的敌强我弱的现状,中间状态的双方力量均衡,到第三阶段的目标状态的我强敌弱。由于敌方力量强于我方较多,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达到我强敌弱的状态。


增强我方力量有两种,一种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一种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国内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因素。使国内人民大联合的方法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政治动员是动员一切力量的手段。


减少敌人的力量有两种,一种是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这是一种被动的手段;一种是我方主动采取手段使其减少,手段又包含两种,一种是有利的时刻集中优势兵力,采取包围迂回战术,进行歼灭战,从而减少敌人的力量;另一种是不利的时刻,分散兵力进行消耗战,从而蚕食敌人的力量。通过较长时间的积累,我方的力量逐渐增强,敌人的力量逐渐减弱,从敌强我弱到力量均衡,最后达到我强敌弱的状态,此时进行决战,战胜敌人。


战术分析

战略退却典型案例——夷陵之战局势图图片来自百家号

以弱胜强的战争,一般分为:防御——相持——反攻,三个步骤。为何是这样的呢?因为在战争的初期,我方是新生的力量,总是薄弱的,所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敌方势力。这就决定了这样的战争不能是速决的、一蹴而就的进攻战,而必须是由防御——相持——反攻组成的持久战。持久战是以弱胜强战争的主要特点,是新事物用以战胜旧事物的战略。弱小的新生势力只有在持久战中不断的保存自己、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并不断的削弱、分化、瓦解敌方,才能在最终的决战中打败对手。


持久战就是要使我方从弱变为强,使敌方由强变成弱,因此这种战争无法说必须是进攻的还是防守的。攻守的关系是一对矛盾范畴,不能割裂开,应该从统一的角度来看问题。从全局的角度看,以弱胜强的战争就是要消灭庞大的敌军,所以它必须是进攻的;但在局部上,弱小的势力是慢慢壮大的,因而它又需要不断的防守、保留实力以壮大自己,因而它又是防御的,一味无休止的进攻只会以卵击石,葬送军队。进攻与防守的关系,深刻的体现了事物的辩证转化规律,正如《老子》说的:“将欲取之,必故予之。”


战略防御是持久战初期的战术。进步力量在刚刚诞生、刚刚起义成军时,是最弱小而富有生命力的时候,也就是《易经》中的“潜龙勿用”状态。在此阶段所面对的现实是敌强我弱,而且我十分的弱。一味的进攻是不可能不失败的。在此阶段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轻敌和惧敌,轻敌就会造成冒进,惧敌就会导致保守和消极防御,正确的方法是认清现实,采取积极防御。在战争的初期,弱小的一方进行退却是必要的,《老子》曰:“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说得正是战略退却。


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正的防御。消极防御完全割裂了和进攻的关系,是人类观念对现实的错误反映。在战争现实中几乎不会存在不求胜利的军队,不存在不进攻的军队,因此那种死守、保守的防御不符合战争的现实,是人的错误观念指导军队所造成的后果。消极防御是假防御,它根本就不属于战争,就如克劳塞维兹的《战争论》说的:一方进攻,另一方却完全不抵抗,这就不可能形成战争,战争必须是冲突的。简单的说积极防御就是防守反击,消极防御就是防守不反击。进攻和防御是一对矛盾,二者对立统一,互相包含对方的因为,因而才可以互相转化。真正的进攻是顾及防御的进攻,真正的防御是为了进攻而准备的防御。


积极防御最主要的作用是保存实力,为反攻做准备。什么时候才能化积极防御为进攻呢?这要依据敌我关系的变化来决定的。如果反击得过晚,错失了良机,那么敌我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反击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十分的大。因此,对于无法全面的、有把握的断定反击时机时,宁肯失之过早,不可失之过晚。失之过早尚可弥补,失之过晚可能就会万劫不复。


在反击之前,有一个准备反击的阶段,也大体属于战略相持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是抵挡敌人的进攻,并且壮大自己。要做好政治动员、征集新兵、对待异己分子、创造战场、征集支援和提升作战能力等工作。其中游击战是重中之重。[2]


后人评价

李德哈特在《战略论:间接路线》中强调时间的对比优势:“足以预防我们犯一种基本错误,也是最普通的错误,那即是:使你的对手,有自由和时间来集中他的兵力,而用以对抗你的集中兵力。”从广义动量定理 Fαt=MV 的角度说,战争是为了产生比对方更大的成果 MV,如果可以利用时间优势,就可以产生更大的成果。奇袭产生有利结果的一个原因也是出其不意,从而敌人没有时间t去准备,而我方是有时间准备的,从而产生了时间的对比优势。


除了时间有长短的这个属性外,时间还有一个属性是时刻,发生的时刻不同,产生的成果也不同。在《曹奎论战》中,曹奎强调在敌人三鼓时才进行进攻,此时敌人的士气衰竭,从而可以比一鼓和二鼓时进攻产生更大的成果。[3]


1938年5月,毛泽东著《论持久战》。故而中国最早提出持久战的是毛泽东。有人写诗赞道:

孙子言拙速,未闻久且持。

高哉毛太祖,其道反行之。

势异江山改,筹谋必适时。

安能守老旧,螳臂当车驰。


视频

《论持久战》艰苦抗战中的航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