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拉文·貝克爾」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拉文·貝克爾'''<br><img src="https://mckennamusicaljubilee.com/…”)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 次修訂)
行 3: 行 3:
 
|}
 
|}
  
'''拉文·貝克爾'''('''LaVern Baker,1929年11月11日-1997年3月10日)'''),全名'''Delores LaVern Baker'''是一位美國[[節奏藍調]]歌手,被描述為當時最古怪,最美麗的女神之一。儘管她的實際音樂生涯要到1949年才開始,但她最早在1946年就開始在[[芝加哥]]唱歌。1990年,貝克爾獲得了R&B Foundation Pioneer Award大獎。1991年,她成為僅次於[[艾瑞莎·弗蘭克林]](Aretha Franklin)入選[[搖滾名人堂]]的第二位女性  。她的歌曲“吉姆·丹迪”(Jim Dandy)於1956年發行,入選《滾石雜誌》前500大影響力的歌曲。
+
'''拉文·貝克爾'''('''LaVern Baker,1929年11月11日-1997年3月10日)'''),全名'''Delores LaVern Baker'''是一位[[ 美國]][[節奏藍調]]歌手,被描述為當時最古怪,最美麗的女神之一。儘管她的實際音樂生涯要到1949年才開始,但她最早在1946年就開始在[[芝加哥]]唱歌。1990年,貝克爾獲得了R&B Foundation Pioneer Award大獎。1991年,她成為僅次於[[艾瑞莎·弗蘭克林]](Aretha Franklin)入選[[搖滾名人堂]]的第二位女性  。她的歌曲“吉姆·丹迪”(Jim Dandy)於1956年發行,入選《滾石雜誌》前500大影響力的歌曲。
  
 
== 背景 ==
 
== 背景 ==
胡克 出生 在音樂家庭,他是 Earl Hooker 的堂兄弟,同時也受到繼父影響,他的繼父是一位當地的藍調吉他手,在[[ 路易斯安納 州]]的 Shreveport 學習低沉、單調、只有一個和弦的藍調,與密西西比三角洲藍調截然不同。
+
1929年11月11日 出生 [[ 伊利諾伊 州]]的[[芝加哥]]. 1946 , 17 歲時在[[ 芝加哥]] 南側的DeLisa俱樂部唱歌 穿著破爛 服裝 並被冠以“ Little Miss Sharecropper” 稱號。1951年 她22歲時與Okeh Records簽約 最初使用的 字是Bea Baker 但到1952年 她將其更改為LaVern Baker。
 
+
<ref>[https://www.allmusic.com/artist/lavern-baker-mn0000778344/biography LaVern Baker] ,allmusic.com</ref>
胡克排行老么,他有 10 位兄姊,他的父親 William Hooker (1871–1923) 是一位佃農,同時也是浸信教會的牧師,從小父親規定他們只能聽宗教歌曲,所以小時候對於音樂的啟發全來自於教堂裡的詩歌。1921 年父母親離婚,隔 母親 Minnie Ramsey 改嫁 William Moore,他是一位藍調歌手,William Moore 不但送給 Hooker 第一把吉他,日後並影響他在彈奏方面的獨特風格。
 
 
 
William Moore 在當時的藍調樂手中頗富盛名,Blind Lemon Jefferson、Charley Patton 與 Blind Blake 均與他熟識,也在 Hooker 心中留下印象。1923 年胡克的父親 William Hooker 往生,在他 15  那年 (1932 年),他從母親住處離開,從此未曾與母親與繼父見過面。
 
 
 
1930 年代胡克住在 Memphis,他在 Beale Street 工作,偶爾在家庭聚會場合中表演,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好幾個城市的工廠裡做工,生活顛沛流離,他在辛辛那提待了7年,1943 年搬到底特律。
 
 
 
1948 年,當 在[[ 底特律]] 的福特汽車公司工作,很靠近 Hastings Street 那裡是底特律東邊黑人 娛樂中心 有許多藍調音樂 小酒店 他們正在找鋼琴手和吉他手,Hooker 覺得棒呆了!他在當地 clubs 表演 立刻聲 大噪 太多觀眾前來捧場 坐在後面的聽眾聽不清楚空心吉他的聲音,於是他買下生平的第一把電吉他
 
 
 
<ref>[https://zeushsu.blogspot.com/2007/04/john-lee-hooker.html john lee hooker] ,zeushsu.blogspot.com</ref>
 
  
 
== 音樂類型 ==
 
== 音樂類型 ==
行 22: 行 13:
  
 
== 活躍年代 ==
 
== 活躍年代 ==
1942 年-2001
+
1946 年-1991
  
 
== 音樂事業 ==
 
== 音樂事業 ==
Hooker 的錄音生涯於 1948  展開 他做了第一首快 Boogie Chillen [[洛杉磯]]的 Modern 唱片公司將它 發行 後立刻大賣,成為 Hooker 第 支經典勁 ,1949  又發行 the Boogie Man、Hoogie Boogie、Crawling King Snake、Hobo Blues 等 歌曲。
+
1953 年, 她與Atlantic Records簽約成為獨唱 並開始錄製1955年 發行 系列熱門 曲,例如“ Soul on Fire”,“ Tweedlee Dee”和“ The Coy”。1956 ,她的 歌曲 “ Bop-Ting-A-Ling”,“ Still”和“ Play it Fair”全部進入R&B排行榜,分別在1956年排名第三,第二和第四
  
Hooker 是位多產的詞曲作家,偶 也會拿傳統藍調歌詞來改編,如 if I was chief of police、I would run her right out of town。 1950  錄音室工作 黑人音樂家時常獲得不到一頓飯的薪水,所以 Hooker 連半夜都在錄音室工作,寫新 、改歌曲 許多錄音室都曾有他徘迴流連 足跡,他為 King、Regent、Savoy、Danceland、Staff、Sensation (1950 年的金曲 Huckle Up, Baby)、Gotham、Regal、Swing Time、Federal、Gone、Chess、Acorn、Chance、DeLuxe、JVB、Chart 等廠牌錄音 ,作 品太多難以計數
+
  貝克 還涉足電視和電影。1955 她成為第一個出現 愛德Sullivan 電視節目的R&B 手。在1958年至1964年間 她發行了向[[貝西·史密斯]](Bessie Smith)致敬 唱片“I Cried a Tear,” “Saved, ” and “On This Revival Day,”。1966年 她與傑基威爾遜(Jackie Wilson)合 ,他們發行了《 Think Twice》專輯,由於其露骨的歌詞而引起爭議
  
  防止他日 領取版稅 唱片公司甚至與他簽訂錄音合約 時, 禁止他使用本名 不過還是可以透過明顯 匿名如 John Lee Booker、Johnny Hooker 或 John Cooker 得知哪些歌是 John Lee Hooker 的創作。也有些根本看不出來的化名 例如 Texas Slim、Birmingham Sam & His Magic Guitar、Johnny Williams
+
  貝克爾在1966年開始巡迴演出。在越南期間,她得 肺炎,最 是在泰國一家醫院康復。到1967年她健康的時候 巡迴演出已經回到了美國。但她再次因身體不好而回到菲律賓休養。當 她的丈夫是喜劇演員Slappy White 她於1961年結婚 這次回到菲律賓,她進入菲律賓 蘇比克灣海軍基地 並指揮一個NCO夜總會 開始新生活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right">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right">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center><img src="https://www.music-bazaar.com/album-images/vol1017/923/923781/2787629-big/The-Vee-Jay-Years-1955-1964-CD3-cover.jpg" width="250"></center><small> [https://www.music-bazaar.com/world-music/album/923781/The-Vee-Jay-Years-1955-1964-CD3/ 原圖鏈結] [https://www.music-bazaar.com/world-music/album/923781/The-Vee-Jay-Years-1955-1964-CD3/ 圖片來 自music-bazaar.com] <br>John Lee Hooker The Vee-<br>Jay Years 1955-1964
+
|<center><img src="https://www.picsofcelebrities.com/celebrity/lavern-baker/pictures/large/lavern-baker-pictures.jpg" width="250"></center><small> [https://www.picsofcelebrities.com/celebrity/lavern-baker/pictures/lavern-baker-scandal.html 原圖鏈結] [https://www.picsofcelebrities.com/celebrity/lavern-baker/pictures/lavern-baker-scandal.html 圖片來 自picsofcelebrities.com] <br> LaVern Baker<br>
 
</small>  
 
</small>  
 
|}
 
|}
 
</div>
 
</div>
 +
回到美國後,她為《大西洋唱片》成立40週年演出,並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製作了幾部電影配樂,例如  Angel Heart,  Dick Tracy和  Harge in A Rage。時年62歲的貝克還是1991年音樂劇《黑與藍》的主角  。
  
直到 1955  他與 Vee-Jay  唱片公司 簽約後 終於可以正式使用自己的名字 John Lee Hooker 發行唱片。他找吉他手 Eddie Kirkland 與他搭檔,當時底特律的藍調音樂正在發展,Hooker 的影響力居功厥偉。
+
1992 ,大西洋 唱片公司 (Atlantic Records)製作了《靈魂之火(Soul on Fire)》 貝克爾 精選 專輯。然後, 她於1992年晚 些時 候為DRG 唱片錄製 專輯 《今早醒來(Woke Up This Morning)》。兩 年後, 她的雙腿很 幸的因糖尿病而被截肢 但是在1995 年, 她為哈里·尼爾森(Harry Nilsson)致敬 錄製 了她 的最後一首歌 《為了哈 利的 愛(For the Love of Harry)》
 
 
I Am John Lee Hooker 首次發行 在 1959 年,專輯中收錄 1955 到 1959 年間最受歡迎 歌曲。如同 專輯 名字具有『必也正名乎』的宣告意味,他終於可以大方的使用自己的名字公開發行唱片 這張專輯發行 不久 美國樂壇便遭到英國搖滾大舉入侵,不過 John Lee Hooker 卻反而影響了這 來美國交流的英國樂團。
 
 
 
John Lee Hooker 的吉他彈奏法很接近於鋼琴的 Boogie Woogie,他會用拇指彈奏 walking bass,在歌曲結束前以一連串的顫音加以強調,再迅速的使用 hammer-ons 與 pull-offs 技法結束歌曲,最著名的代表歌曲便是 Boogie Chillen。1960 年代他維持獨奏的表演形式,並擁有大量藍調和民謠樂迷,甚至超越膚色種族的界線,影響許多白人樂迷和樂手,例如 Bob Dylan。隨著年紀增加,他也開始擁有樂團,成員也越來越多,與年輕 的表演形式不同。
 
 
 
1955 年至 1964 年 John Lee Hooker 與 Vee Jay  唱片 簽約,這 10 年錄下的歌曲是最經典也是最受歡迎,這些錄音並影響許多日後的藍調搖滾樂團,此外 Vee Jay 的發行版本也獲得市場極高評價。Hooker  錄製 超過 100 張 專輯 ,他在[[舊金山]]灣區度過晚年,1997  他在當地開設名為 John Lee Hooker's Boom Boom Room 的 night club,2001 年歐洲巡迴結束 他感到身體不適 隨後 久便與世長辭 83 歲 生前 錄製的最後一首歌 是與義大 靈魂樂手 Zucchero 一同合作 Ali D'Oro,Hooker 在這首歌裡合唱著 I lay down with an angel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right">
 
{| class="wikitable"
 
|<center><img src="https://i.ytimg.com/vi/vPqrL5o9NHg/maxresdefault.jpg" width="250"></center><smal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PqrL5o9NHg 原圖鏈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PqrL5o9NHg 圖片來自youtube.com] <br> JOHN LEE HOOKER feat ZUCCHERO -<br> "I lay down" HD
 
</small>
 
|}
 
</div>
 
  
  他除了在1991年入選[[ 搖滾名人堂]] ,兩首最經典的藍調歌曲 Boogie Chillen 和 Boom Boom 獲選為『搖滾名人殿堂 500 首對於搖滾樂有著直接貢獻影響的歌曲』,Boogie Chillen 這首歌還獲選為『 紀之歌』(共 365 首歌入榜)
+
1997年3月10日,LaVern Baker 因心血管疾病在[[ 紐約]] 皇后區去 。享年67歲
<ref>[http://stones-stories.over-blog.com/2001/06/john-lee-hooker.html john-lee-hooker] ,stones-stories.over-blog</ref>
+
<ref>[https://www.blackpast.org/african-american-history/baker-lavern-1929-1997/ LaVern Baker] ,blackpast.org</ref>
  
 
== 主要作品 ==
 
== 主要作品 ==
  《The Country Blues Of John Lee Hooker 》(1959)<br>
+
  《Lavern 》(1956)<br>
  《I'm John Lee Hooker 》 (1959)<br>
+
  《LaVern Baker 》 (1957)<br>
  《That's My Story John Lee Hooker Sings The Blues 》 (1960)<br>
+
  《Precious Memories 》 (1959)<br>
  《Don't Turn Me From Your Door - John Lee Hooker Sings His Blues 》 (1963)<br>
+
  《Blues Ballads 》 (1959)<br>
《Urban Blues》 (1967)<br>
 
《No Friend Around 》 (1969)<br>
 
《I Wanna Dance All Night》 (1970)<br>
 
《I Feel Good》 (1970)<br>
 
《Born In Mississippi, Raised Up In Tennessee》 (1973)<br>
 
《John Lee Hooker And The Coast To Coast Blues Band Feat. Jim Kahr - Live+Well》 (1978)<br>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4pp02_GN9A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pFEXzMugSI
 
|alignment=center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50
 
|dimensions=450
 
|container=frame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Boogie Chillen original 1948 version}}  
+
|description=Jim Dandy}}  
 
</div>
 
</div>
 
{{-}}
 
{{-}}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70VMrH3yBg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RjnV0DcAwE
 
|alignment=center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50
 
|dimensions=450
 
|container=frame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Boom Boom}}  
+
|description=I Cried a Tear}}  
 
</div>
 
</div>
 
{{-}}
 
{{-}}

於 2021年4月26日 (一) 20:56 的最新修訂

拉文·貝克爾
圖片來自mckennamusicaljubilee.com

拉文·貝克爾LaVern Baker,1929年11月11日-1997年3月10日)),全名Delores LaVern Baker是一位美國節奏藍調歌手,被描述為當時最古怪,最美麗的女神之一。儘管她的實際音樂生涯要到1949年才開始,但她最早在1946年就開始在芝加哥唱歌。1990年,貝克爾獲得了R&B Foundation Pioneer Award大獎。1991年,她成為僅次於艾瑞莎·弗蘭克林(Aretha Franklin)入選搖滾名人堂的第二位女性 。她的歌曲「吉姆·丹迪」(Jim Dandy)於1956年發行,入選《滾石雜誌》前500大影響力的歌曲。

背景

1929年11月11日出生於伊利諾伊州芝加哥. 1946年, 17歲時在芝加哥南側的DeLisa俱樂部唱歌,穿著破爛的服裝,並被冠以「 Little Miss Sharecropper」的稱號。1951年,她22歲時與Okeh Records簽約,最初使用的名字是Bea Baker,但到1952年,她將其更改為LaVern Baker。。 [1]

音樂類型

藍調

活躍年代

1946年-1991年

音樂事業

1953年,她與Atlantic Records簽約成為獨唱歌手,並開始錄製1955年發行的一系列熱門歌曲,例如「 Soul on Fire」,「 Tweedlee Dee」和「 The Coy」。1956年,她的歌曲「 Bop-Ting-A-Ling」,「 Still」和「 Play it Fair」全部進入R&B排行榜,分別在1956年排名第三,第二和第四。

貝克爾還涉足電視和電影。1955年她成為第一個出現在愛德Sullivan的電視節目的R&B歌手。在1958年至1964年間,她發行了向貝西·史密斯(Bessie Smith)致敬的唱片「I Cried a Tear,」 「Saved,」 and 「On This Revival Day,」。1966年,她與傑基威爾遜(Jackie Wilson)合作,他們發行了《 Think Twice》專輯,由於其露骨的歌詞而引起爭議。

貝克爾在1966年開始巡迴演出。在越南期間,她得了肺炎,最後是在泰國一家醫院康復。到1967年她健康的時候,巡迴演出已經回到了美國。但她再次因身體不好而回到菲律賓休養。當時她的丈夫是喜劇演員Slappy White,她於1961年結婚,這次回到菲律賓,她進入菲律賓的蘇比克灣海軍基地,並指揮一個NCO夜總會,開始新生活。

回到美國後,她為《大西洋唱片》成立40週年演出,並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製作了幾部電影配樂,例如 Angel Heart, Dick Tracy和 Harge in A Rage。時年62歲的貝克還是1991年音樂劇《黑與藍》的主角 。

1992年,大西洋唱片公司(Atlantic Records)製作了《靈魂之火(Soul on Fire)》,這是貝克爾的精選專輯。然後,她於1992年晚些時候為DRG唱片錄製了專輯《今早醒來(Woke Up This Morning)》。兩年後,她的雙腿很不幸的因糖尿病而被截肢,但是在1995年,她為哈里·尼爾森(Harry Nilsson)致敬錄製了她的最後一首歌《為了哈利的愛(For the Love of Harry)》。

1997年3月10日,LaVern Baker 因心血管疾病在紐約皇后區去世。享年67歲。 [2]

主要作品

《Lavern》(1956)
《LaVern Baker》 (1957)
《Precious Memories》 (1959)
《Blues Ballads》 (1959)

Jim Dandy
I Cried a Tear

參考來源

  1. LaVern Baker,allmusic.com
  2. LaVern Baker,blackpas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