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读.四书(张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我读.四书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我读.四书》中国当代作家张强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我读.四书

我小时候听人称老四书底子的本家肇炜大爷说过《四书》,可是没有机会读过《四书》。退休以后由贤弟翟恒民局长引荐,在“平阴明德孝文化传播中心”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才知道四书包括:《大学》《中庸》《孟子》《论语》。我感觉《四书》内容很好,开始认真研读。

我读《四书》采取先读后写,读写结合的原则。先读,即先通过阅读,把内容基本弄懂,然后再抄写,抄写是为了加深理解。每天早晨先把昨天抄写的内容读一遍,即复习一遍,再把今天计划抄写的内容读懂,就开始抄写。《大学》《中庸》这两篇合印在一起的名著,我一字不拉的抄写了三遍,伴随着抄写,读的遍数就无法统计了。抄了三遍以后,我仍然感觉不很满意,亦可以说仍不解馋!就开始一遍一遍的读,我一口气读了十遍。第一遍读了五天,第二遍读了四天,第三遍读了三天,第四遍读了两天,第五遍读了一天,以后便一天读一遍,连着读了五天,即五遍。一本书一天读一遍,也就是选重点难理解的地方看一看,即一页一页的掀过去就算完了。读完第十遍,我感觉满意了,才肯放下。

每抄写完一个章节,我就靠在座椅背上,闭上眼睛,琢磨文章中每一个字意思(原意,含义,引申义)和每一句话的意思以及整篇文章宗旨和意境。那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幸福感油然而生——那种悠然似神、飘然若仙的境界,不读书的人是不能体会到的!

我渐渐的明白,原来我们的生活中,包括治国经略、文化教育、说话做事、衣食住行等等所依据的标准都来自《四书五经》中的传统文化。也可以说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旮旮旯旯里都渗透着《四书五经》中的传统文化。学好了《四书五经》我们的生活就有规可遵,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奥妙无穷;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天都要身体力行。现举《论语》四例,仅供参考。

衣:《子罕篇第九》9.27章:“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这意思是:穿着破旧的衣服,和穿着狐皮裘衣的人站在一起不感觉耻辱的,也只有仲由了!仲由不妒忌,不贪求,有什么不好呢?我们或许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我们是什么心情呢?

食:《乡党篇第十》10.8章:“……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这意思是肉再多,其用量也不能超过主食(即粮食做的食物)。酒可以不限量的喝,但不可以喝醉。《弟子规》上说:“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喝醉了不只伤身体,还丢人。怎么能喝醉呢?

住:《乡党篇第十》10.26章:“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意思是说,孔子想去九夷这个地方居住,有人说,那个地方粗陋,怎么可以去住呢?孔子说:'君子住在那儿,有什么粗陋的呢?’”是啊,君子住在那儿会改变那里的人文环境啊!会将粗陋变成文明啊!

行:《乡党篇第十》10.26章:“'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这意思是说:“上车以后,坐立要端正,要抓好绳索(现指扶手),不要左顾右盼,不要大声说话,不要指指点点。”这一点如果让经常坐公交车的人看看多好啊!他们会非常感谢孔老夫子。

好了,因篇幅有限,故不再举例。

尊敬的读者,您一定会问,你读过《四书》之后,有变化吗?满你之意,我也举例说明。

以前,我家的纸箱子、纸盒子、啤酒瓶等都是攒到一起卖钱的,现在是白送给收垃圾的人;以前我赶集买菜,要讨价还价,现在不问价,随价买;遇到乞讨的残疾人,由最初给他5元钱,现已升到给他10元钱,只要看见就给,绝不躲避。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学》……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我当然不是士大夫、卿大夫、诸侯一类级别的官员。可我是中共党员啊!我有工资,我衣食无忧!所以我也要尽绵薄之力,考虑让别人衣食无忧。不好意思了哈。其实我做的好事多了,我不愿意说就是了。哦,索性再赘述一例:烈日当空,大地喷火。一位白发苍苍的卖杏老人嘴唇干裂,声音嘶哑,已经无力叫卖。天已正午,他肯定饥渴难耐。我担心他晕倒在地,赶紧带头买了他3斤杏,又劝说玩伴分别买了他一些杏。最后还剩一些杏没人要了。他说3元钱让人包圆。我看没人要,给了他5元钱打发他回家了。

这是好事我为什么不愿意说呢?《论语》《雍也篇第六》6.15章: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这是说,鲁国有个叫孟之反的将军,从来不愿意夸耀自己。打了败仗,他骑马在后边掩护别人撤退,当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战马说:'不是我愿意走在最后呀,是我的马不肯快跑!’”把自己掩护别人的功劳,赖在马身上,也不愿意记在自己头上。古人尚能如此,今人无缘不为啊!

读书是我的爱好,我这一辈子就嫌自己读的书少。这正是: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人到无求品自高。

充耳不闻是非妙,

余生只认读书好![1]

作者简介

张强,平阴县安城镇退休教师,中共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