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的父亲(陈响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我的父亲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我的父亲》中国当代作家江继祥的散文。

作品欣赏

我的父亲

一直想写写父亲,然短暂光阴如白驹过隙,留在脑海里的,也只是一些片段的堆积。穿过岁月的年轮,我记忆依稀,以致手中的笔似有千斤重,落笔之时老是词不达意。

每个人的眼里都有一个父亲的形象,或心地善良,或慈祥坚强,或不善言语,或兼而有之。我的父亲陈汉文与其他父亲有一样的共性,更有自己的个性特质。也许是因为久经战火的原因,也许是饱经沧桑的经历,亦或许是过多的病痛,父亲的许多行为处事、个人选择,让我们这些做子女的有时感到很不理解。但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父亲总是以一个党员的秉性为人、做事、处世,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1

1933年,父亲出生在位于大别山南麓的原黄冈县(现属团风县)但店镇高家岗村,一个名叫葫芦地的小山塆。当时家中九口人,他最小。从大的背景来说,当时之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日本帝国主义继续扩大侵略,占领山海关,向华北进犯。此时的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对革命根据地开始进行第五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全国民众生活苦不堪言。我们家与当时的普通百姓家庭一样,可以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就是在这种战乱之中,父亲度过了他贫困的童年。

1948年,父亲刚刚15岁,正值青春年少。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困了,他想到外面的世界闯出一片新天地。可是,到什么地方去呢?当时尚未解放,到处战火纷纷,民不聊生。父亲没有深想,他只想先走出去再说,哪怕是讨米要饭,也不能在家里呆下去了。

那年秋后的一个下午,父亲先到自家田里用手捋了一箩筐稻谷。回家后,他用地臼把稻谷捣成大米,然后就交给我那眼睛已经半瞎的奶奶。做完这一切,父亲收拾起一个小包袱,装上二件单衣,对我奶奶说:“我要去参军了。”我奶奶当时没有任何思想准备,还没有听清是怎么回事,完全没反映过来,父亲转身就走了。奶奶是一双小脚,跟着小跑了几步,只能眼呆呆地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很快,父亲的身影就淡出了奶奶的视线,奶奶喊也喊不应,就站在那条出塆口的坡路,泪流不止。

父亲是悄悄走的,临行前,他没有惊动我的爷爷,也没有与我的大姑妈、伯伯们打招呼,更没有惊动塆子里的人。

父亲来到离家20多华里的一个叫上巴河的镇子,当时镇里有军队正在征兵。年少的父亲,刚刚走出小山村,也不知道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招兵。他当时想,只要是军队,肯定会有口饱饭吃,如果干的好的话,说不定还能当上军官。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就报了名。本来年龄不大,但因为父亲身高已有一米七多,加上穷人家的孩子显得成熟,负责征兵的一名解放军简单地问了几个问题,就让他加入了队伍,后来才知道那是刘邓大军的部队。

由于年龄比较小,父亲到部队时就留在连队当了一名通讯员。那时连队的通讯员并不是象和平时期的连队通讯员,只是给连队首长打打水,做些勤务活,而是经常要冒着生命危险传达军令。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对我说:由于那时部队都是驻扎在山里,送信往往是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大部分是在夜里进行。因为没有手电,又不能打火把,父亲在黑夜里只是凭感觉摸索着走山间小路。其实路的陌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深山老林里的一些野生动物。走在山间小道,有时候会碰到出没于山间的老虎,那两只眼睛就像是两只绿色的小灯笼,阴森而恐怖。但父亲并不觉得害怕,他心里有的只是如何尽快把信送到。

一次,在送信途中,他走在一个两边是山的夹皮沟里。这时,父亲发现两边的山头上出现了敌人,大约二个排的兵力。还没容他多想,敌人就发现了背着枪的他。在这紧要关头,父亲没有犹豫,他迅速拉开枪栓,先敌开火,边打边跑,不一会儿就隐没在山林之中。类似这样的惊心动魄的事,父亲遇到不下十次,但父亲体力好,跑得较快,每次都能转危为安。他回忆说,在山里打游击的时候,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在走路,白天走,晚上走,有时还跑步走,由于后勤供应跟不上,经常饿着肚子行军打仗,有时为了躲避敌人围剿,在山林里一呆就是半个多月,难以见阳光,更不要说洗澡了。逢着能见太阳的时候大家就坐在阳光下捉跳蚤和不知名的小虫子。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中,父亲没有喊苦,一直随着部队转战在大别山区。

全国解放后,父亲因为在部队表现出色,加上曾断断续续地读过一段时间的私塾,认识一些字,这在当时的部队算得上是一位“文化人”。于是,部队将他送到了西北野战军第五航空预科队学习飞行,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二航空预科总队五大队二十四中队十班一名学员,也是我军首批预科队飞行员。父亲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学习中非常刻苦认真。当我拿出他当时做的作业的时候,我发现父亲在预科班所做的算术,与现在的教科书相比,可能就是小学阶段课程。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难度,但对于只读过一段时间私墪的父亲来说,难度还非常大。按他自己的说法,每次作业都是按照飞行员操作飞机一样严肃认真对待,写错一个数字,意味着飞机面临一次风险,甚至会机毁人亡,所以不能有丝毫马虎。

至今,我还珍藏着父亲1952年在西北航空学校学习时做的数学作业本。从他的作业本可以看出,他在做作业时极为认真,字间距、行间距,数字大小,排列整齐,字迹工正,书写清晰,极少涂改,计算结果完全正确,老师基本上都是给的满5分。由于成绩突出,学校先后两次给他荣记三等功。又因为他聪慧、勇敢,积极上进,刚满18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父亲“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对我后来的工作影响非常大,我时常会将这个本本拿出来作样品,以此激励自己要象父亲一样认认真真做好每件事。

2

父亲一生经历坎坷,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但他在后来的工作中,无论碰到多大困难、遇到多大疾病,从来不叫一声苦,更不怕吃亏,总是矢志不改,笑对人生。

从稍稍懂事时起,父亲就开始起早贪黑与大人们一道到离家近五十公里的山上打柴谋生;十一二岁时就跟别人一道学徒。父亲常说。他活到70多岁是一个很大的“赚头”,这里面除了说他在自家几兄弟之间活得年纪最大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命大”。

1958年,长江中下游发生特大洪水,黄冈黄州长孙堤出现险情。父亲按照抗洪指挥部的要求,带领单位人员在长孙堤守堤,半夜时堤坝出现管涌,父亲带头跳了下去,与同事们一起在水中浸泡了20多个小时,最终堵住了管涌,保住了大堤的安全。

父亲在长江水中一泡就是半个多月时间。长时间的冷水浸泡,加上饥饿没有按时进食,使父亲的胃病发作,父亲疼得在地上打滚也不喊叫一声。后来出现大出血的险象,整个人失去了知觉,同事们以为他已经“走”了。就把父亲当时当成死去的人,抬回到家乡的卫生院。到了卫生院后,父亲又发出了微弱的鼻息声,医生惊奇地说:“这是痛晕过去了,人还有救。”

同事们立即将他送到县人民医院。医生查看了病情,急切地说:“要想保命,必须立即手术,但是医院手术条件有限,麻醉药不够,这个手术时间可能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怎么办?”已经没有多少力气的父亲幽幽地对医生说:“你们大胆地做,我能挺得住。”医生见父亲有这个坚决的态度,立即将他送进手术室。果不其然,因为麻醉药不到位,没等手术做完,父亲就清醒了。在这种情况下,父亲没有吭声,咬紧牙关挺了过来,即使痛得满头大汗,他没有喊叫一声,直到医生手术做完。给父亲做手术的医生,对守候在手术门外的同事说:“这个人肯定当过兵,不然不会有这样的意志力。”至今想起来,我不知道父亲当时是如何度过那刀割针缝的疼痛,那是怎样的的一种忍受。从此以后,父亲就落下了胃疼、风湿等诸多病根,这些病一直伴随着父亲终身。

也许是因为久经战火的原因,也许是他的饱经沧桑的经历,亦或许是过多的病痛使父亲对生命有一种大彻大悟,父亲后来对人对事的心态变得特别平静。2000年,已经67岁的父亲身患肺气肿、哮喘等多种疾病。可偏偏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此时的父亲又患上了胆结石病。医院检查后对父亲说:“胆结石太多,只能做手术。但我们检查你的腹部,发现你曾经做过两次大的手术,你还能接受第三次手术吗?”父亲淡定地说:“没有问题,你们做吧”。手术麻醉过后,伤口较疼,医生对父亲说:“我看你是位离休干部,年纪也大了,为了减少疼痛,我们建议你使用医用止痛棒,反正你的医药费全部报销。”可父亲却说:“当过兵的人,这点痛不算什么,我能忍受,就不要多花国家的钱了。”医生、护士听了父亲的回答,对他的这种行为既感动,又不是特别理解。即使我们做子女的劝他,也无济于事。我们只好眼巴巴地看着他忍受疼痛。

3

父亲从部队转业后,被分到了家乡一个小镇的人民银行工作,后来改归农业银行办事处。他一直担任着办事处主任,直到离休。

父亲对我说,他们那个年代的银行都还是手工记账,手工填写储户姓名、存款金额等信息后,加盖银行公章。计息结账、银行内部往来对账等,凡是计算,一律都用算盘。收钱、点钱、核对储蓄卡和储蓄凭条,登记存折,然后交由另一人做复核签字、盖章,登记分户账,非常考验工作人员的细心与耐心。每天晚上对账经常要加班加点,有时仅仅是一两分钱的差错,也不得不用算盘再打一遍。“只有做到帐平表对,心里才能会安宁。”这句话,常常挂在父亲嘴边。父亲常用的那把算盘上的算珠,被父亲双手打磨得闪闪发亮。每年的12月31日,是银行的年终结算日。这一天,作为办事处主任的父亲,格外精心细致,从来没有放下工作回过家。父亲说:“一旦有一笔存单出现问题,就得翻回去重新核查、核算。那一夜,对于每一位银行人来说犹如除夕夜,手工打算盘、手工打账本、手工做报表,奋战到凌晨三四点是常有的事,即使是再繁琐、再辛苦也不能马虎,因为我们是替国家理财,就要替国家负责。”

父亲在基层银行工作,除了认真做好每一笔账,对自身的要求也特别严,有时甚至感觉有点“无情”。一次,我们家的一位亲戚,急需一笔资金。亲戚知道,只要父亲稍微松松手,这笔资金就可以从银行贷出来。不只如此,我的这位亲戚还知道,有些钱借出来之后,如果在银行有关系的话,还可以以呆账的形式给予核销。亲戚找到父亲后,父亲看了贷款资料,也了解他家的情况,不符合贷款要求,这笔资金如果贷出去的话,肯定是收不回来的。父亲就没有批这笔贷款。从此后,也得罪了这位亲戚。父亲在银行工作近三十年,我们整个家族的亲戚,没有人从他那里得到“人情贷”,没有沾到什么光。有些亲戚不很理解,常常对父亲说些怨气的话,有的干脆不怎么来往。即使如此,父亲还是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他经手成的上千万贷款没有一笔形成不良。为此,父亲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但有些熟悉父亲的人说:“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在银行工作太古板了”。

别看父亲有时候很无情,但有时候他也显得很温情。与许多老干部一样,父亲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曾经受到过冲击。那个年代结束后,父亲又回到基层银行当了一名办事处主任。一天晚上,三个人找上门来找父亲要贷款。我开门一看,其中有两个人就是批斗过父亲的人,我气得把门很很的一关。父亲听到声音,走了出来,热情地把来人请进屋里,给他们沏水倒茶,还在政策许可的范围答应了给他们贷款的要求。那些人走后,父亲就对我说,做人要胸襟坦荡,不能以恶治恶,要以善对恶,如果总是恶对恶,怨怨相报何时了?说实话,我的境界是不及父亲,我很难理解他那么轻易地就忘记了自己所受的痛苦和委屈。

父亲常嘱咐我们,不贪不占、不讲私情,是一个人的起码道德良心,平平静静地过日子才安心。他的话很朴素,没有大道理。我在银行工作后,一直传承着父亲的足迹,一路走来。

[1]

作者简介

江继祥,笔名大江东去、江影沉香、江晚莫愁;网络诗人,发表诗歌七百多首,擅长写旧体诗;业余作家,发表散文、短篇小说等四十余篇,有一部长篇小说发表;高级工程师,在国家和省级期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

参考资料

  1. [中国作家网 (chinawriter.com.cn)中国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