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我的两位读者朋友(曹中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我的两位读者朋友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我的两位读者朋友》中国当代作家曹中江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我的两位读者朋友

说起树奇先生,太多人感到陌生,但他与我有着二十多年交情,称他为我的知交,恐不为过。

树奇先生是《黄石晚报》(即现在的《东楚晚报》)之忠实读者,那是妥妥的。

当时,树奇先生在大冶汪仁街上摆了一个钟表修理摊谋生,闲时,喜读报,彼时的《黄石晚报》是他的最爱。

写此文前,我征求树奇先生的意见。他说,你大胆写,好的坏的都可以写。他的话给我壮胆,他的信任让我感动。 那我就不避讳了。树奇先生是残疾人,腿脚不便。他在汪仁街上摆摊,真个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又善于与人沟通,于是,当地各种信息都在他那里集中。他是热心人,便给《黄石晚报》记者提供线索,我彼时是新兵蛋子,对什么都感到好奇。汪仁发生山火,自强不息的普通人,爱心涌向困难家庭,诸如此类的线索,都是树奇先生给我提供的。我总是喜孜孜地从黄石市区搭车赶去采访。见报后,就通知他。有一次,在汪仁街上一家小餐馆,我们一起吃过中饭。是他请我,还是我请他,喝没喝酒,因时隔二十多年,我不记得。我记得的是,我们相谈甚欢。

其实树奇不止是给我提供新闻线索,像李锋、黄旭东等记者都接到过他的报料,列起来,是一串长长的名单。树奇先生说,他先后给晚报提供了一百多条线索。

树奇先生还能写几笔。早前,他经常给《大冶报》投稿,写过消息、通讯,还有一篇佳作上了《大冶报》头版头条,让他兴奋了好久。

树奇还给晚报投了不少稿,也多次被采用。他还成为晚报社区新闻代言人。

时间在流逝,社会在进步。戴手表的人少了,用手机的人多了。树奇先生的钟表修理摊生意一落千丈,他只好去开麻木,用于载客,挣点生活费。我也跑不动了,从记者转为做编辑。

从事新闻工作,爱好文学。闲时,手痒,我练练笔,写写随笔。习作发了后,我便在朋友圈晒一晒,炫耀一下。许多朋友便在文后点赞、留言,关心我、激励我,树奇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我有时叫他树奇,有时叫他树奇先生,有时叫他树奇兄,乱叫一气,他也不介意。不过,有一件事,真让他生气了。我以为,我要失去这位好朋友了。

不记得是去年还是前年,树奇兄参加了当地一个培训班。他怀着感激心情,写了一篇新闻稿,还配了图片,投给我。我阅后,回复不好见报。他问为何?我说不适合晚报。然后,我不假思索地说他不懂晚报新闻。这下,他真的生气了,质问我:“我不懂晚报新闻,只你懂晚报新闻?笑话!”

说得我哑口无言。我知道,我伤了他的心。我疑心,他可能给培训班的同志说了,他和我是好朋友,他写的稿子,我肯定会发。没想到,我是这个态度,让他丢了面子,能不生气?树奇先生,在此我给你道歉!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发了习作,他仍然点赞,还表扬我的文章有进步,说了一些溢美之词。可见,风吹云散后,他仍将我当朋友。

树奇先生已是花甲之年,仍在开麻木,在乡间道路上来回奔波。他的两个女儿已出嫁。他最担心的是儿子二十九岁了,还未找到女朋友

树奇先生日晒雨淋,皮肤格外黑,但他不肯歇一歇。他告诉我,因建设需要,他的湾子面临拆迁,他的两栋房子亦在拆迁之列。我坚信,树奇先生的生活会越过越好,那是一定的!树奇先生,保重身体!

再来说说庭政。2000年新春,我受单位委派,周明先生送我到阳新当驻站记者。

有一天,一位彪形大汉来找我,他的声音洪亮,给我深刻印象。别人说我中气足,说话声音大,和他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他,就是庭政。彼时,他是客车司机,和妻子状告阳新一家单位乱收费,将其告上法庭。结果,官司打赢了,法院判决那家单位赔偿他三万多元。

让我感到惊奇的是,他并未请律师,而赢了官司。原来,他虽仅高中毕业,但自修法律经年。据说,有些法律条款,他倒背如流,连执业律师都佩服他。

稿子见报了,庭政数次请我,被我婉拒。有一天中午,在阳新立交桥下,我被他堵住了,他非要拉我去餐馆喝一杯,以表谢意。他拉着我,说:“家门,不去,就是看不起我。”他声音那么大,引得大街上的行人看着我们。拗不过他,我只好说,那就到阳新客运站旁边的“帐篷小炒店”吃。当时,那里有一排帐篷,经营小炒,主要顾客是客运司机和乘客。

我作主点了一荤一素加一个汤,庭政还要加菜,我不让。他只好在旁边小副食店拿了一瓶白酒。对,我记起来是蚌埠白酒,当地人都爱喝。我俩喝着小酒,吃着辣菜,喝着热汤,痛快淋离啊!不一会,庭政满面红光,额头泛起红光,我也敞开衣服,和他干了一杯又一杯。

最后一结账,只花了二三十元钱,但酒足饭饱。

那时候,庭政跑阳新-黄石客运,其妻卖票。有一次,我回黄石开会,碰巧上了他的车,他大声对妻子吆喝:“家门不必买票。”他的妻子经过我身边时,我还是主动买了票,他的心意我领了,但我乘车就应买票。

后来,我调回黄石,各忙各的,我与庭政断了来往,只知,他已改跑阳新-武汉客运。前不久,同事冯东斌问我认不认识庭政,我说当然认识。他问要不要将我的电话号码告诉对方,我说当然可以。

次日,一个陌生号码给我打电话。我一听那个大嗓门,就知是庭政。他还问我知不知道他是谁,我说你是家门。他哈哈大笑起来。聊起来,他说阳新至武汉的高铁、动车开通后,他的客车生意不好做了,他便改跑货运。 这位,与时俱进啊!

他加了我的微信,说想来黄石和我喝喝茶,聊聊天。

果然,一个周六清晨六点多,因头天上了夜班,我还没醒,他就给我发信息,说来黄石。八点多,他再给我发信息,问我起来没?我说起床了,问他有什么事?他不说。我知他有事。九点,他到了报社门口,给我发了视频,我看见他的鬓毛衰了。我赶紧过去,将他让到办公室,递给他一瓶农夫山泉。

两人聊起来。他说,有一次,他开着货车去大冶拉货,被大冶有关部门执法人员拦住,说他的车子超载,将他的车子扣住,称要罚他一万元。随后,他到大冶信访部门投诉,说执法人员执法时未亮执法证,执法程序也不到位。结果,庭政又赢了,执法人员将货车还给他,钱也没罚。

他找我,果然有事。原来,他要告一名村干部,说对方涉嫌经济问题。当地党组织给了这名干部一个党纪处分,但他认为有些实质问题尚未触及到,便继续上告。他找我,想让媒体曝光。我问他有没有证据,他说当地群众都知道此事,但证据一时尚未掌握,我说这就不好办,表示爱莫能助。

上午十点多,他说要请我吃饭,我说:“时间尚早,我已两个月未休息了,我也不请你,你也不必请我,改日再约。”

我将他送到报社大门,挥手作别。

第二天,他给我发微信,让我将曹小月、杨威的联系方式和详细地址告诉他,说这两位也是媒体人。我除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和外界接触很少,根本不认识这两位。

今天上午,庭政告诉我,他与曹小月、杨威联系上了,她们,一位在杭州,一位在南京,他想去找她们反映情况。 庭政啊,你真执著。

说起来,也真是巧,树奇,庭政,加上我,都姓曹。三个姓曹的男人,凑在一起,倒也有趣。

都是平常人,说着平常话,吃着平常菜,做着平常事。但,虽为平常人,不改真本色。

对于官员来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于我而言,金杯银杯,不如读者的口碑。

做了二十多年记者、编辑,确乎没有值得炫耀的成绩,但能被读者朋友认同,倒也不算太失败,甚慰,甚慰! 写于2023年8月28日下午 [1]

作者简介

曹中江,从事新闻工作,爱好文学,偶有习作。老实做人,真诚为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