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的不死鸟(吕延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我的不死鸟
圖片來自创意悠悠花园

《我的不死鸟》中国当代作家吕延梅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我的不死鸟

阳台上的植物在我眼里,像皇宫里嫔妃,也有尊卑贵贱,我知道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但事实的感觉就是如此。那些胖嘟嘟的多肉植物,名字怪怪的,我怎么也记不住,不像小时候在野地里挖的野菜,荠菜,马齿苋,米蒿……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这些多肉植物是从花卉市场里精挑细选的,是稀罕的植物。有一盆混迹其中,有点滥竽充数。对称的、高翘的叶子,像蓬起的羽翼,俨然鸟儿展翅飞翔。它叫落地生根,又名“不死鸟”,听这名字,和“死不了”一样,卑微,但有极强的生命力。

碧绿油厚的叶子,长三角形,边缘就像画了曲线,红色的,每一个锯齿上都有一个绿色的小叶芽。我喜欢用手指轻轻地触碰,一粒粒叶包在指尖滑过,纷纷滚落,碎玉满地。它不怕旱,十天半月,甚至一两个月,不浇水,一样绿葱葱的,只是叶子向下蜷着,抱成一团,像一个圆鼓鼓的绣球。

不由得想起它的来历。前年,在办公室窗前,锈迹斑斑的红陶盆里有一株赖泱泱的植株,落寞地空守在冷清的角落里。我惊奇的发现,小手掌般的叶子边上一棵棵独立的植株,毛刺刺的红白的根,在空中寻觅着落脚的土壤。花盆里,已有几棵小苗。我随意拔出来一颗,栽在闲置的盆里,偶尔给它浇一点残茶水。它竟然欢脱脱生长起来,到了夏天,拔出一杆长长的穗子,开出来一串浅紫的小花。我见了,哑然失笑。这不起眼的植物,花儿也不惹人眼,幸亏它不靠花儿招蜂引蝶繁衍后代。

因为工作原因,我要调换校区,我把一些花草寄养在同事的办公室。一年之后,我再回到那里,看到它们的惨状:吊兰因为缺水,叶子泛黄了,但却疯了一样,蓬成一丛秋草;芦荟像千手观音,伸展着无数的胳膊,无序地伸向四面八方;这盆落地生根把铜锈色身体蜷缩成一个球体,,光洁的叶面,片片朝外,透着生之厚重,暗红色的瓦盆被包裹其中,想伸手端起它,竟无从下手。我清楚,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样,有闲情养几株花草。有些人对植物一点不感兴趣,任凭花草在眼前渐渐枯萎。

我在新的办公地点,白手起家,开始养花草。在人家储藏室外面仅有一点土地上,一株吊兰在墙角里,在寒风里瑟瑟抖着。我小心地掐下一株小苗,用小塑料花盆培了土,摆在办公桌上。它的枝叶渐渐长大,孱弱的叶子有些泛白。在缺少阳光的屋子里,它显然是缺钙的小婴儿。当太阳西斜,温暖的阳光从西窗照进来,我打开窗户,攀着椅子,探出身子,把它放在窗户外的平台上。它吹着自然的风,晒着太阳,听着隔壁小学校园里孩子的欢笑声。

我并不是喜新厌旧之人,对于花草尤甚。再普通的花草也不舍得送人,仿佛那就是我的孩子,离了我的视线,就觉得不安稳。但是,现实条件有时不允许,我家没有一个阳光充足的阳台,也没有固定的办公室。我永远白天和夜晚匆匆忙忙地赶路,在家和菜市场里与蔬菜和粮食打交道。我时常看着电视记挂着哪本书还没看完,看着书又心不在焉,想着微信群里又有什么信息。如此这般,把时间无数次的切割,支离破碎,一事难成。

如果花草有知,会不会埋怨我,随意把它们遗弃在那里,希望他人能给予关爱,最终任它们自生自灭。其实我没有想到会是这番情景,在我的想象里,它们或者像原来一样,被时时关注着,浇点水,晒晒太阳,就那么不紧不慢地长着,如他人窗前的花草。或者,一堆枯死的枝叶,委在干硬的黄土上,等我去看它们,连花盆也不知道被遗弃在哪个角落里了。

想起当初我和这盆落地生根的相守,在太白搂后面办公楼四楼的窗台上,它簇拥在一片生机盎然的花草之中,像一棵大树挺立着,疏疏朗朗的叶子在阳光下,尽情伸展着,虽然没有花儿的艳丽,单单这些叶子,也别是一番风味。只要给它们一米阳光,有维持生命的水分,它们就把生命演绎成一道风景。在那个僻静的窗台上,很少有人光顾,即使打开窗户,南风从楼缝里穿过来,偶尔有送来小飞虫,在叶子间流连,之后,又悄悄地离开,不知飞到哪里的了。随着时间的流转,那盆植物当时的情形,只能成为一个记忆,在我电脑文档里储存着它的照片,偶尔翻出来,它郁郁葱葱的影子,像我曾经蓬蓬勃勃的青春,眼光一碰到它,心里还有怦然之声。

如今的它,以另一种姿态呈现着生命的存在。不同的际遇,不同形式的生存方式。曾经在网上查了查,它是治跌打伤的中药材,景天科伽蓝菜属多年生肉质草本,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热带地区。

花草需要阳光和水分,人也是一样。日子平淡得久了,也需要晒一晒阳光,情感干渴久了,也需要一些安慰。只是现实的平淡已是常态,以怎样的心态对待是至关重要的。即使没有阳光,一样以内心的强大对抗一切。在枯水期,冬日的大河袒露着干枯的河床,在凛冽的寒风里长久地等待着,以一种决绝的精神,等待着冰雪融化,春潮来临。

在父母师长的关爱下,孩子会成长得健康俊逸;而缺少爱的环境中自我成长起来的孩子,能够抗挫折,生命力极强。谁也不希望遭遇困境,但世事无常,即使在绝境中,也不会轻易束手就擒,如果要生存,必须摆正心态激发内在的潜力奋力活下去,却活出了不一般的精彩。[1]

作者简介

吕延梅,笔名,绿叶子。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生活在孔孟之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