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我们怎样做老师(宝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我们怎样做老师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我们怎样做老师》中国当代作家宝栋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我们怎样做老师

写下这个题目,马上觉得有抄袭鲁迅大师《我们怎样做父亲》题目之嫌,但是,既已写下,也不想另做别拟。就算沾点大师的光,谈谈对于我们这个行当的看法。

这个题目,缘起于一次朋友聊天。有一次在老家大街上和几位老朋友聊天。本该上学的时间,却有几个应该上初中的孩子在街里头闲转。问其所以,老朋友们都说几个孩子顽劣,无心学习。又说目前学校也不理想,学生不学,老师要么不管,要么打骂讽刺。本来就没学好,更不愿整天听老师的责备讽刺。不上学,家长也没办法,于是辍学在家。这么个年龄,说大不大,该学不学,出去打工,太小,没人敢用。家里活又根本不上手,难管得很。就这么放羊一般地天天闲逛,混着日子,等待长大出去打工。这么看来,初中都没毕业,他们的未来基本可知了。

学生厌学辍学,除了孩子的个性原因之外,实在有学校原因,家庭原因,以及背后复杂的社会原因,这里暂不涉及。

单就老师这一块,出于教师的本职,我倒是有些想法了,这个题目,也就这么随笔而出了。

既然有了抄袭大师题目的嫌疑,那就去重新拜读一下大师的作品。对于如何做父亲,大师是应了“五四”的号召,呼号改良做父亲的理念。中国传统悠悠几千年,单是儒家登了正统之后,也有两千多年了吧。传统的延续,父亲当然起了莫大的作用。大师所反对者,大概在“老子养了你”这一层上。所谓“棍棒之下出孝子”之类,以为老子为大,孩子就成了自己的附属,打骂之传统随着人的血脉延续到近代,这是一种恶劣的精神遗传,或谓之家教文化遗传。

而对于老师,应该是粘着些文化和文明的边了,可是,一句“师徒如父子”的话也跟着父亲的作派一起传下来了。虽有一部分“师徒情如父子”的成份,但是也没有完全逃脱“棍棒父子”的习气。于是老师的“戒尺”天经地义,两千多年一直跟下来,至今余孽不绝。而至于学习者有无兴趣之类就不管了,在“反正都是为你好”的大伞之下,一路地敲打过来。当然“棍棒之下出孝子”之类的师徒也出了不少有大出息者,但是这种不分学生个性特点的“一打了之”,也实在委屈、浪费了不少孩子的青春和前途。

至于“怎么做老师”?也不是新鲜话题,儒家老祖宗也是早已经立下了训令的。

《礼记·学记》明确说:“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以及“恶其师,疏其道”。据传经郭沫若考证,说出这话的是战国时期孟子的学生乐正克,纯正的儒家正宗。他《学记》中这话的意思是“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安于学习,亲近师长,乐于和同学相处,深信所学之道”。“恶其师,疏其道”,意思不言自明,无需赘述。

“亲其师信其道”,在当下则多被理解为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有渊博知识,擅言谈技巧,秉高尚人格,富工作热情的教师,会有更多追随者。

细思“亲其师信其道”,在“亲”和“信”上,应该没有先后。亲则信之,信则亲之,应该都说得通。

韩愈老夫子在《师说》一文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指出了教师的作用,也就是三个任务 :传道,授业,解惑。这“道”就是“信其道”之“道”。只要“信其道”了,那么“业”和“惑”就有兴趣和心力去解决了,可以“学”而“问”之了。至于如何让学生“信其道”?韩老夫子没有讲,大概他以为《礼记.学记》上已经讲过,不需要重复了。

那么,我们现在也可以沿用《学记》的老法子,在“亲”和“信”上下功夫。

从人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来看,也是两个问题,要么“亲”你,要么“信”你。感觉亲近了,那么你的学问风范就会影响他,就会着了魔力一般地追随你。如此,学何不成?如果“信”你之“道”了,那么,他也会不辞辛苦地追随你,

孜孜矻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日不辍了。同样,学何不成?

相反,“恶其师,疏其道”,这个“恶”和“疏”是有先后的。学生往往因为不喜欢一个老师,而不喜欢这个老师所教授的科目,并且不会努力把它学好。如此,学何能成?

所以,教育学生的事,急躁了是不能收到好效果的。要 他“亲”,是功夫,更是性情,是人格,是魅力。要他“信”,也是功夫,而且是真功夫,是业能,是技术,是技术魅力。有了这两项,或者其中一项,学生就会“学而不厌”,绝不会“疏其道”的。

如果二者皆不具备,或者耐心也非常有限,再或者惹不起咱还躲得起,老子和你“井水不犯河水”,“一边去吧”。根本把学生领不进“门”去,那实在有咱作老师的不是,需要咱多加炉火,勤加精炼。否则,真对不起咱自己选定的这个行当。

有女人说,“抓住了男人的胃,就抓住了男人的心。”抄袭一下,抓住了学生的志趣,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是不是可以成立?

至于拳头和戒尺,我看大可不必施用。

当然,老祖宗发明“戒尺”这东西,肯定不是出于“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的思想。就人的本性来说,不知好歹的混小子也是古来就有的,要不孔老夫子怎么能在《论语》中说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类大为光火的话呢?文化人,谁会无故赚一肚子闲气呢?不过,那“戒尺”就如古来大家族的所谓“家法”,让它挂在那里,作为警戒就可以了。

忽然想到了庄稼人和牛,牛的力道好,但也犟劲足。庄稼人聪明的很,一根绳子拴在牛鼻子上就完事。这“牵牛鼻子”的生活哲理深刻,值得我们教书的思考和效仿。

2021.11.6晨五时于郓城学校 [1]

作者简介

宝栋,高中语文教师,现有一百多篇文章见诸网络。

参考资料